小議我國服裝市場品牌的缺失
時間:2022-09-23 11:43:00
導語:小議我國服裝市場品牌的缺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入21世紀的今天,服裝的消費不僅僅是款式的競爭,更是品牌的競爭,這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市場的現實。品牌在為服裝做出各種解釋的同時,已經自覺地賦予了服裝文化上的意義。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把服裝消費理解為一種文化消費,與觀看電影、欣賞藝術品劃為同類,而不是一種純粹的物質性消費,而且服裝是消費者的一種自我表現,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內在表達。但在中國當前的服裝市場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缺乏這種意思的質感。中國品牌所缺失的文化內涵,在西方品牌上卻有很大的體現,是什么造成中西方品牌價值上如此大的差距?這一問題已經為眾人所探討。
一、西方國家服裝品牌的文化意思表現
縱觀西方服裝文化史,價值觀追求的表現往往以各種“主義”的方式進行,其基本框架主要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兩條主線,其文化樣式性發展為幾種鮮明“風格”,主要有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等,經常交互地重復地出現。
服裝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在西方文化史各種“主義”進行時,都能看到服裝文化的鮮明表現。如文藝復興時期,是從復古到創新的一個轉變,以人的中心觀察問題,贊美人性的美好,反對神的權威,以人性代替神性,充分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提倡幸福生活,表現自我。在這樣的文化與價值觀下,開始有立體剪裁的理念,女服的連衣裙,領口開得很大,胸口袒露很多,高腰身,衣長及地,外套有華麗刺繡,色彩明快,流行高跟鞋。女性充分表現自我。
西方設計師品牌也是如此,設計師把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融入服裝中,使其服裝并不只是由纖維和線條組成的,在它的每一根纖維里,流淌著設計師的靈魂。當這種理想自我—品牌個性文化,為眾多消費者所欣賞并接納時,形成了品牌文化。
國際上的頂級服裝品牌大多是設計師品牌。如法國的香奈爾、皮爾卡丹,意大利的普拉達、阿瑪尼,美國的加爾文?克萊因(CK)和拉爾夫等,這些品牌之所以經久不衰,就是設計師把個人靈魂和個性注入進服裝里了。在這里,設計師的風格就成為了服裝的風格。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服裝業其實并不是制造業,而是藝術行業。服裝不是制造出來的,而是創意出來的。
二、中國服裝文化意識表現的盲區
反觀中國服裝史,中國古代服裝的發展是緩慢的。在漫長的奴隸制、封建制歷史演進中,它遲遲沒有確立一個科學的裁剪制造體系。甚至可以說,在服裝文化領域,尤其是封建后期,中國服裝是不能夠與西方并駕齊驅的,只能作為整個東方服裝的一個分支派別加以認識和理解。
1、社會習俗的原因。中國是一個提倡勤儉節約的國家。勤儉,是一種公認的美德,這與古時候思想家的大力提倡是分不開的,反映在服裝上,就是整體結構上相對的“簡”。
2、哲學體系的影響。中國古代服裝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影響是重大的,甚至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天人合一宇宙觀強調整個宇宙的和諧,在與環境相統一的服裝體系中,更注重與社會環境的統一,其本身,亦要求“統一”。因此,服裝在制作過程中,盡量避免了縫合的產生,這是哲學體系影響的審美觀念的一次突出表現。
3、對人體認識的差異。中國,精神追求的含蓄性,人體服從于“天”的認識,導致服裝有其含蓄性。不可能出現緊身,強調性感表露的情況。在服裝的制作上,也只強調二維空間效果。并形成自己一套脫離人體曲線美的審美標準,如晉代“曹衣出水”和唐代“吳帶當風”。
中西服裝文化之間的內涵有很大的差別,中國服裝文化是一種單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與中國的巫覡和禮樂文化有密切的聯系,注重形的內涵,具有濃厚的社會政治倫理傾向。在其發展進程中,因襲、守舊,繼承性與連續性遠大于變異性與創新性。西方服裝文化是一種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將服裝視作一門特殊的人體藝術,人性的學問和自我表達的方式。注重形式,認為形式即內容。在其發展過程中,時代特征明顯,風格變化昭然。變異與創新性遠大于繼承與連續性。
因為這樣的歷史文化原因,使得中國品牌創新少,模仿多,不注重文化內涵,技術與文化研究發展上的不平衡至今也帶來了一些明顯的“效率”問題。因為對價值觀念的困惑,思維和創造力的限制,阻滯了服裝產業創新能力的發揮和可持續發展。當然,除了歷史原因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中國服裝品牌效應的意識取向
中國服裝品牌今后應更注重文化這個概念。服裝品牌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和特質在品牌中的沉淀和提煉,它賦予服裝品牌以生命力,促進服裝品牌形象的形成。延展的服裝品牌文化有包括企業歷史、經營理念、價值取向,以及設計師組合了各種元素和設計靈感賦予服裝品牌的文化內涵、時代特征、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等。服裝品牌文化是內在的、無形的,需要通過品牌的其他要素來表現。服裝品牌文化思想在于它的核心識別,它是服裝品牌使命、價值主張和個性靈魂的集合。
文化是一種包容的環境,服裝與文化無法分割。保持文化中的個性更是重要,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全球文化大交融的時代。首先,文化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塑造著每一個個體。只有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服裝設計和表達,才能確保在這個文化交融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個性;其次,越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就越會對別的文化產生敏感。不是要去復制或者抄襲哪一個國家的文化,而是盡可能地去找到一種認知和尊重它的方式。不同理念的交流常常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文化需要一個開放的空間來生長;第三,要了解文化運作的規律。設計與其他任何創造性的工作一樣,都要遵循規律進行。了解了規律后才能創造性地超越和打破它。中國服裝需要以一種適合自己的文化來運作品牌,把服裝推向世界。
- 上一篇:小學黨支部開展民主生活會活動心得
- 下一篇:房地產貸款的風險成因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