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10-14 09:29:27
導語:新媒體環境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將新媒體的優勢運用到田徑運動中去,分析探討新媒體與田徑運動相融合的角度以及融合形式。方法:本文以新媒體環境下的田徑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歸納法,從田徑賽事、體育教學、全民健身以及田徑文化四個方面進行探討。新媒體的應用可以人們增加了田徑競賽關注度,促進田徑運動教學模式的革新,促進田徑運動融合全民健身,促進田徑文化的傳播,使田徑運動的發展更加多元化,最終促進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田徑;可持續發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新媒體技術不斷地革新,各類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由于新媒體的廣泛應用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現階段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及其兩者融合形成的移動互聯網,以及其他具有互動性的數字媒體形式,同時也常指主要基于上述媒介從事新聞與其他信息服務的機構。新媒體具有數字化、融合性、網絡化、互動性四個特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檢索便捷等優點。
1新媒體可以提高田徑運動的關注度
體育賽事的直播使無法親臨現場也可以觀看比賽成為現實,人們無需到現場,也可以在電視觀看賽事直播,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各大視頻網站也建立了賽事直播平臺,實現了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觀看直播比賽。如今,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致使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觀看直播比賽,隨著電視、手機、平板和電腦的普及,人們的時間安排更加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拘于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賽事。
1.1賽事報道全明星路線
要做到提高田徑賽事的關注度,首先要吸引觀眾觀看田徑運動競賽。從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央視轉播的特色中可以看出,央視通過四個方面來增加收視率,分別是公共服務國際化、賽事報道明星化、節目編排藝術化、融合傳播互聯化[],其中可以借鑒的是央視體育頻道采取的是一條“全明星路線”,即明星主持搭配明星嘉賓、報道明星運動員,邀請劉翔、蘇炳添等著名田徑運動員擔任解說嘉賓,他們與著名解說員搭檔對賽事進行解說,安排明星主持人和記者全程報道田徑比賽,包括賽后對明星運動員、教練員的采訪報道,通過利用明星效應,借助新媒體平臺對田徑運動進行宣傳極大地增加了賽事看點和熱度,最大限度吸引了觀眾們的眼球。
1.2節目編排符合觀眾觀看習慣
收視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觀眾的關注度和關注方向,同樣,田徑賽事的收視率高低反映出了觀眾對于田徑賽事的興趣高低,而電視節目的編排對于收視率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會達到10%左右,所以這就要求在編排田徑節目時要考慮到觀眾的作息時間,按照觀看習慣進行節目編排,尤其是在黃金時段,安排田徑賽事相關的新聞專題或專欄節目,增加田徑賽事的出鏡率,逐漸讓部分觀眾由較為被動地關注田徑運動轉為主動關注。
1.3新媒體新興互動形式加強觀眾互動
此外,官方微信、微博和客戶端等新媒體與田徑賽事充做好密切的搭配合作。利用微博發起“話題討論”、微信“搖一搖”參與賽事直播互動;官方客戶端經典圖片、賽事集錦等,讓大眾參與到關于田徑賽事的話題中,分享自己觀看的感受和體驗,加強了田徑賽事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出和諧的大眾田徑氣氛,與此同時更能夠調動觀眾對田徑的積極性、提高田徑運動的參與度。
2新媒體可以促進體育教學模式的革新
2.1田徑運動類APP的設計研發
現在手機中能夠搜索到有關于籃球、足球和羽毛球的教學視頻APP,但是缺少與田徑相關的APP,所以在設計田徑APP時,結合田徑的教學特點,參考其他運動APP設計出具有田徑教學特色的APP。此外可以添加更新穎的形式,如技術動作通過動畫演示進行360度呈現、設置游戲練習視頻板塊、著名運動員動作示范板塊,滿足用戶的視覺享受。其次,還可以增設優秀教師的田徑教學視頻板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篩選下載教學視頻觀看學習,同時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評論觀點。此外,教師還可以上傳自己的教學視頻,大家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出意見和建議,互相學習指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APP的使用,幫助學生預習下節課所學內容,讓即將所學的動作技術更加形象直觀,加強個人體驗,發現田徑運動所帶來的視覺享受,感受田徑運動的魅力;有助于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部分學習較慢的學生自主剖析困難所在,跟上課堂進度;讓學生們對該項目的技術動作形成正確表象,自我審視動作技術不足之處,再與教師交流溝通時候,加以改正和提升。
2.2家校群聊營造和諧田徑氛圍
建立師生、家校微信群、QQ群,教學過程中家長、教師或學生對學習情況進行反饋、評價,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在群中分享田徑運動的文化和發展歷程,學生也以分享自己與田徑故事和經歷,營造田徑學習的氛圍,吸引學生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提高家長對于孩子田徑學習的重視程度,從而達到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3新媒體可以促進田徑運動與全民健身相融合
健康中國“2030”對全民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作為影響全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肩負著重大的使命。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體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田徑運動屬于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由于田徑運動是以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動技能組成的,對于個體速度、耐力、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更直接、更具體的效果,有效的促進個體系統機能的發展。此外田徑運動不受場地、器材、規則的限制,基本動作簡單、易學,便于廣泛開展與普及等特點,為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提供了更便利的選擇方式。新興的趣味田徑運動不僅增加了運動的趣味性、大眾參與田徑形式的多樣化,還能培養人的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品質,所以田徑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1促進田徑健身產業的發展
新媒體的發展促進田徑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培養和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和充滿活力的田徑運動消費市場。過網絡媒體宣傳,人們的健身觀念不斷被革新,各種大小型馬拉松賽事、越野跑賽事等開始得到大眾的關注,人們對于運動的投資也逐漸增多,比如跑步鞋、跑步襪等等一系列的周邊產品,隨著投資的增加,大大地刺激了人們參與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隨著投資和關注地深入,人們會逐漸由關注周邊產品轉移到關注運動本身,從而對于田徑運動的關注度也會隨之增加。
3.2創建田徑健身資源共享平臺
創建田徑健身資源共享平臺,使人們獲取健身信息更加方便、高效、快捷。如將關于長跑訓練、利用田徑屬性進行功能性康復的教學視頻和科普知識到網站上,作為指導資源讓人們通過網絡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搜索觀看,即使在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的情況下,人們也能夠自主進行科學的運動、康復,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同時,鼓勵大眾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使田徑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競技走向,也可以是全民參與的健身運動,改變了人們對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認識偏見,對田徑運動的健身功能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從而促進了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4新媒體可以促進田徑文化的傳播
田徑文化是田徑運動傳承與發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人們對田徑運動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運動動機、運動觀念和運動行為。在田徑文化的熏陶之下,人們感受到田徑獨有的運動魅力以及田徑運動精神帶來的飽滿的正能量,有助于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促進人們形成良好的品德意志和行為規范。如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是當前最受大眾歡迎的平臺之一,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這些平臺建立關于“田徑”的公眾號,和大眾分享田徑運動的文化和發展歷程,介紹每一田徑項目的起源、發源地、技術演變過程、在該項目上奉獻巨大的人以及成績優異的選手等等,搜羅歷史上關于田徑的各種奇聞軼事,編寫推送給關注者。除此之外,采訪、搜集田徑運動員、教練員比賽背后的訓練生活,了解比賽幕后個人、團隊付出的艱辛和汗水,宣揚田徑運動精神,展現運動員、教練員的個人魅力、團隊魅力,讓他們的運動精神鼓舞激勵關注者,讓大家感受到田徑運動的獨特魅力。
5結語
田徑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當今新媒體技術發展如此迅速,多媒體平臺種類繁多、滲透范圍之廣、大眾普及度之高,田徑運動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基于大眾的視角,通過與新媒體平臺相結合,從田徑賽事、體育教學、全民健身以及田徑文化等方方面面來思考田徑運動更加寬廣的發展途徑,提高大眾對于田徑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從而促進田徑運動的發展更加多元化,最終達到促進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季瀏,李林,汪曉贊.身體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8,14(1):37-42.
[2]牟麗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文化發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3]吳鐘權.新媒體時代體育教學與全民健身發展研究[J].新聞戰線,2015,(1):208-209.
[4]吳芳,殷曉旺.不同人群體育鍛煉堅持性研究述評[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3):295-297,300.
[5]王海濱.新媒體文化下的體育教學模式創新[J].新聞戰線,2015,(10):145-146.
[6]匡文波."新媒體"概念辨析[J[.國際新聞界,2008,(6):66-69.
[7]陶麗,李子建.中小學教師運用新媒體的研究:師生互動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6,37(2):102-107.
[8]蔡洪福.全民健身運動中應用田徑手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0):247-248.
作者:劉冠程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 上一篇:鐵路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措施
- 下一篇:探析戴爾公司市場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