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探討

時間:2022-10-28 11:18:38

導語: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探討

摘要:介紹了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基礎理論,包括相關概念與原則,剖析了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建設中暴露的一些問題,例如生態環保、城市空間布局、城市規劃項目質量等,針對這些問題,最后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帶動了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居住環境也逐漸得到改善。然而,隨著城市的大規模和高速建設,城市規劃的一些問題已經暴露出來。這就要求在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應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城市建設的前提,實現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1]。

1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基礎理論

1.1可持續發展規劃的相關概念。城市規劃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制定對城市發展戰略的總體規劃,主要是城市管理和附近區域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環境保護、土體使用布局狀況、生態、社會以及經濟的總體發展規劃。當前,城市規劃處理的主要對象是建筑物的區域布局、城市工程的安排、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涉及的內容有空間布局、規劃道路交通、水體和綠化植被等內容[2]。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較為廣泛,涉及自然科學、經濟科學、環境科學、政治等方面,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界定,綜合各方面的界定歸納為,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自然、環境、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共同協調發展基礎上的共同發展狀態,其核心思想是:既能相對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需求為代價[3]。最終,城市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規劃下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為人民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1.2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原則。1.2.1綜合性原則。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戰略的總體規劃,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產以及自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時,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把這些因素產生的影響納入到城市規劃設計中,才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城市是人類生存活動空間,要想獲得高質量的生存環境,并保證子孫后代也能享受這一美好的生存環境,必須考慮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的綜合性原則。1.2.2協調性原則。在城市建設過程時,會利用土地資源、水資源、空間位置等多種資源,在資源的獲取時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4],比如:獲取土地資源時會破壞植被、獲取水資源時會影響水質。合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可以對周圍的生態環境減少破壞或者改善,比如:合理的交通規劃可以減少植被破壞、合理的水處理系統可以提高水質和種植花草樹木可以改空氣質量。可持續發展中的城市規劃與生態環境存在相互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因此,要保持城市規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才能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1.2.3和諧性原則。城市是人類生存活動的場所,人類是城市建設的主體,合理的城市規劃影響人類的發展狀況,同時人們能夠帶動城市的發展,決定城市規劃的程度,城市規劃與人類生存具有息息相關的特點。因此,在構建可持續城市規劃的城市建設時,要遵循城市規劃與人類的和諧性原則,城市規劃既要保證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智能化、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條件,還要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滿足人們各種生活需求,實現城市規劃的和諧性原則,促進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5]。

2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是以創造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人們生活質量的判斷條件不僅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社會福利制度,最重要的人們居住地的生態環境是否達標。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建筑數量不斷增加、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等優勢逐漸顯現。然而,由于缺乏生態環保意識,在城市建設中,為了節約成本,廢水、廢物、固體廢物和建筑廢物被隨意處置;綠色植被遭到破壞沒有及時種植,城市綠化速度不及城市建設速度等影響環境的問題,導致生態環境破壞。以邯鄲為例,自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邯鄲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控制質量排名中長期靠后,環保責任執行力不夠。2.2缺乏科學的指導,城市空間布局不合理在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過程中,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能夠有效地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然而,在城市規劃中,一些城市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對城市發展進行預測,導致城市空間布局不合理,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比如,近年隨著人們經濟水平提高,家庭轎車購買率增加,雖然城市道路每年都在改造,由于城市交通網絡規劃不合理,經常出現交通網絡癱瘓、交通擁擠等問題,嚴重造成經濟損失、資源浪費;為推進物流產業空間合理布局,邯鄲市規劃并正在實施中心城區物流項目“出城入園”任務。2.3只注重城市規劃建設的速度,從而忽視城市規劃。項目的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建設速度一般比較慢,有些城市著急想通過城市規劃來實現城市的發展,大力支持建設“表面工程”、“形象工程”、“獻禮工程”,片面的追求建設速度,嚴重違背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準則,造就了一些廢墟工程,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而且嚴重阻礙的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度[6]。2.4缺乏規章制度,規劃建設不合理。城市規劃是促進城市繁榮發展的前提,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城鎮化速度比較快,致使城市規劃制度和監督制度的制定速度落后,城市規劃建設沒有相關規章制度的支持和相關制度的約束,出現隨意城市規劃的現象比較多,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規劃內容隨意改變,造成資源浪費,并且在制定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時目標、方向偏離軌道,使得城市規劃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某些城市在城市規劃時,還容易出現“面子工程”,嚴重造成城市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城市原有的規劃布局。城市的規劃被政府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雙重管理,在進行城市規劃文件的審批以及相關手續的辦理比較繁瑣,影響城市規劃的進程。有時政府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關于城市規劃問題出現不同的意見,可能出現利益沖突,阻礙城市規劃的執行。

3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具體措施

3.1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城市規劃需要具有良好素質的規劃管理人員。因此,要培養規劃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在選用城市規劃人員時,必須以城市規劃專業為基礎進行考核,不合格者嚴禁錄用。對在職的城市規劃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努力提升相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城市規劃專業技能。同時還要鼓勵城市規劃公眾參與,培養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大力推廣低碳規劃與綠色規劃,其中綠色規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點。在城市規劃時,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進行規劃建設,嚴禁廢水、廢棄、固體廢物以及建筑垃圾隨意處理,需經過相關工序的處理,經檢測達到排放指標時,才可排放[3]。從而建設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促進城市繁榮發展。3.2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制定規范的城市空間布局。在城市規劃建設前期,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結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城市空間布局應滿足城市后期的發展需求。這就要求在制定城市空間布局時,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利用土地資源,制定規范的空間布局,還要對城市未來的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制定城市未來的規劃方案,為未來城市發展提供空間,才能避免出現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交通阻塞的問題。城市規劃的計劃具有超前性,合理的進行城市規劃,盡量避免城市規劃不均勻,出現城中村、貧富差距太大的情況。3.3利用經典案例,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規劃。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大多數的城市規劃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使得城市發展迅速。城市規劃不能閉門造車,應該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然后再結合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發展狀況進行規劃,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的獲得成功。尋找城市發展特點,運用到城市規劃建設,建設符合本地特色的城市,并將這一特色發揮到極致。比如,在多山多水的山區,把城市規劃的重點放在了城市旅游服務設施建設上,帶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廣州市的發展優勢是經濟狀況、電子科技技術,在城市規劃時努力減少重工業的布局,增加高科技產品的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內蒙古地區天然能源比較豐富,這些天然能源不僅用于本地城市需要,還輸送到外地。城市規劃時,考慮自身特點、引用經典成功案例經驗,建設更加合理、可持續發展的符合本地習慣的城市。

4結語

在城市建設速度加快、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如何對城市建設進行規劃,建設怎樣的城市一直以來都被社會廣泛關注著。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城市建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過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能夠避免一些問題,建立共同繁榮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總而言之,進行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戚紅年.城市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J].智能城市,2017:12-13.

[2]王書.S市建筑垃圾治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D].沈陽:遼寧大學,2013.

[3]朱穎.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淄博市新型城鎮化規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

[4]錢曙光.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規劃建設問題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15.

[5]楊潔.智慧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的創新與發展[J].智能建筑與智慧市,2018:35-36,40.

[6]楊靈.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7(26):91-92.

作者:王超 單位:中煤邯鄲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