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對策分析

時間:2022-03-10 09:03:00

導語: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對策分析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區域經濟合作的范圍和內容也越來越廣泛深入。廣西是中國—東盟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參與者。本文將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礎上,探討廣西旅游業如何在立足自身旅游資源,抓住中國—東盟區域經濟發展的契機,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戰略和對策。

關鍵詞: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廣西旅游合作博弈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的不斷發展,全世界出現了各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中國—東盟正是其中的一個。中國與東盟從對抗到合作,從昔日的冷戰對手到如今的戰略伙伴,跨越四十年的風雨歷程,成功地把彼此的關系塑造成當代國際關系的典范,中國—東盟區域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東盟區域范圍包括中國和東盟的10個國家:新加坡、菲律賓、越南、老撾、馬來西亞、文萊、印尼、柬埔寨、泰國和緬甸,合作領域涉及商貿、旅游、能源、醫藥等多個領域。

一、廣西旅游業現狀和資源特色

旅游業發展比較成熟,據廣西旅游統計資料,2006年廣西接待游客1707729人次,比2005年增長15.61%,其中國外游客突破1046687人次。[1]旅游外匯收入42312萬美元,在全國排名第13位。[2]越南、泰國和新加坡是廣西主要的入境客源市場。

廣西旅游擁有優越的資源稟賦,以桂林山水為代表,兼有桂平西山、寧明山花園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31個省級風景區。風景區以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為特色各不相同。根據各自資源特色,形成了以山水風光、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古跡為特色的桂北旅游區;以壯族文化、南亞熱帶濱海風光和邊關旅游為特色的桂南旅游區;突出歷史古跡、宗教文化、風景名勝和僑鄉風貌的桂東旅游區;以長壽旅游和紅色旅游為特色的桂西旅游區。

同時,廣西還兼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廣西與越南陸路接壤,與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文萊等國隔海相望,處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地理中心位置,擁有延邊沿海優勢,是傳統上中國溝通東南亞的橋頭堡。在交通建設方面,廣西擁有公路、鐵路、水路、港口及100多條國內外航線,不僅是通向西南的大通道,還是連接中國—東盟的大通道。

也正是因為如此便利的區位條件,廣西與東盟的旅游合作成為各方的最優戰略選擇。本文將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礎上,通過經濟學意義的比較,來說明廣西與東盟的旅游合作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以一直進行下去的。

二、廣西與東盟的旅游合作博弈分析

從經濟學意義上分析,作為政府組織也可以被視為理性的經濟人。基于這樣的假設,我們可以認為廣西選擇與東盟進行區域旅游合作必然要有利可圖。同樣,東盟各國選擇與廣西進行區域旅游合作時,也要有利可圖,否則,合作經濟組織不可能出現,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也不可能存在。雙方進行這種策略選擇時,我們可以從合作博弈的角度來分析探討。

(一)博弈模型構建

1、假設:①該博弈模型的參與者是廣西和東盟各國,為簡單起見,我們將參與者定義為A和B。A代表廣西,B代表(i=1、2、3…10,代表東盟各國)。

②A和B選擇互相合作時,都獲得收益m;A,B都不合作時,都獲得n,且m>n>0,即雙方合作時都能獲得高于不合作時的收益;A合作,B不合作時,A獲得0,B獲得s;A不合作,B合作時,A獲得s,B獲得0,其中s>m,因為不合作的一方可以節省合作成本,同時收獲合作時的利益。

③在該模型中,只要雙方都選擇合作,則永遠合作下去;一旦其中一方選擇不合作,則另一方從下一階段開始,總是選擇不合作。且每一參與者在在重復博弈中得到的收益等于各自在所有階段博弈中得到的收益現值,其貼現因子都為δ(0<δ<1),模型中的收益解釋為收益凈值。

2、博弈的支付矩陣如圖1所示:

3、參與者雙方的收益:

①一直合作時有

(i=A、B;j=1,2,3…)(1)

(2)

②參與者有一方在第t階段選擇不合作時,有

(3)

(t=1,2,3…)(4)

(5)

(t=1,2,3…)(6)

其中,Π1表示在t階段選擇合作的一方的收益現值,Π2表示在t階段選擇不合作的一方的收益現值。

(二)模型分析在上圖中雙方的支付矩陣里,如果這個博弈只是一個階段的完全信息靜態博弈,那么其納什均衡為(不合作,不合作),即廣西和東盟不實行旅游區域合作策略。從經濟學意義上可以解釋為,如果雙方合作只有一期,那么合作的成本高于不合作時的成本,會導致該期不合作時的凈收益反而大于合作時的凈收益。

如果雙方決定合作且一直合作下去,在理性經濟人的前提下,只要(6)式的值小于(2)式的值,即:,則任何一方不會選擇不合作。化簡該不等式,可得:,其中,s>m>n>0,故。因此:

①只要<δ<1,即可保證該不等式成立,此時,參與博弈的雙方都會一直選擇合作策略。也就是說,只要貼現因子δ足夠大,廣西與東盟各國的最佳策略是雙方一直合作下去,當前政府的區域經濟政策與該結論是相符的。

②m的值變化會使δ的取值發生變化,當m增大時,δ會在更大的取值范圍內滿足合作策略的要求,當m→+∞時,δ的取值范圍為(0,1);當m減小時,滿足要求的δ取值范圍也相應縮小,直到時,δ→1。

③s變化時,δ值域也發生相應變化,當s增加時,δ值域縮小,直到s→+∞時,δ→1;當s減小時,δ值域變大,直到s→m時,δ值域為。

④n變化時,δ值域隨之變化,n增加時,δ值域縮小,直到n→m時,δ→1;當n減小時,δ值域變大,直到n→0時,δ值域為。

其中,δ是貼現因子,跟銀行利率有關。s是一方合作時另一方選擇不合作策略的收益,m是雙方都合作時的收益,n是雙方都不合作時的收益,要保證合作一直進行,需要讓m值足夠大;m越大,即收益越大,合作的意愿越堅定。因此,在實踐中,基于雙方開展旅游合作的前提下,廣西更應該根據自身的資源特色,在實踐中以合作為基石,尋找新的發展思路與對策,以期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m值。

三、廣西旅游業發展的新思路與對策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廣西旅游業一方面有著區域經濟發展新環境,在廣西—東盟合作體中,擁有更加寬闊的客源市場。另一方面又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包括國內和國際競爭,并且對旅游產品質量和基礎設施以及環境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所以,基于上述分析,在新的合作背景下,廣西需要調整旅游業的發展思路,做好行業規劃和規范,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發展對策。

(一)立足自身的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提高廣西旅游資源的品位,樹立優秀的旅游形象。

一方面,開發旅游新產品和保護現有旅游產品相結合。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旅游產品也同樣面臨著開發、成長、成熟和衰退期。因此,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開發新產品成為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廣西旅游業發展不平衡,很多地方旅游業還在起步階段,而早期發展旅游的地區,如桂林已經出現部分產品進入市場衰退期,面臨著淘汰出市的危機。因此,各地要根據自身狀況合理開發新的具有特色的產品,以保證旅游資源的吸引力,樹立優秀旅游區的良好品質形象。同時,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現有的旅游產品,盡可能地延長每一種產品的生命周期,達到利潤最大化。

另一方面,調整和優化廣西旅游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優化是指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結構化。旅游業是一個高關聯度的產業,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部門,同時又能帶動多個其他產業的發展。從總體上說,廣西旅游業還處于粗放型階段,應該加強產業建設,引導產業向集約方向發展。一方面,要加強產業間的內部聯系,根據“木桶原理”使最短邊與其他邊一樣長,發揮整體的優勢;另一方面,改變單純的以擴大規模和投入為發展旅游的手段,充分利用資源,使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集約化發展。

(二)充分利用中國—東盟的合作平臺,整合區域資源,深度開發客源市場。同時“泛珠三角洲”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區域經濟合作的推力,在基礎設施和通道建設方面形成獨特的旅游營銷模式。

1、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旅游交流合作以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每年在南寧舉辦一次廣西—東盟高層旅游論壇,在博覽會期間舉辦廣西國際旅游展,將其作為博覽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吸引東盟各國旅游部門每年都來參展;每年組織一次到東盟的大型旅游宣傳促銷活動,每年邀請一次東盟國家的媒體及大型旅行社來廣西考察、采訪,以擴大影響,擴大旅游促銷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2、加強廣西與東盟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加強廣西與東盟,特別是與中南半島各國的旅游合作,合作圈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迅速跟上步伐,尤其是旅游通道的建設。

陸路方面目前廣西已有一條鐵路與越南連接,但未與整條泛亞鐵路連通,與東盟其他國家的鐵路連接還處于空白,因此可以規劃建設:一南新公路,即南寧—河內—萬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高速公路,可溝通我國華東、華南一帶與中南半島東盟國家的旅游合作;二是南金公路,即南寧—東興(越南芒街)—越南下龍灣—海防—南定—胡志明—柬埔寨金邊,連接泰國的亞蘭,溝通印度支那半島,可溝通中國與印度支那3國的旅游合作;三南新鐵路,貫通南寧—河內—胡志明—金邊—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四南(寧)—仰(光)鐵路,線路走向為中國南寧—越南河內—老撾萬象—泰國清邁—緬甸仰光,途經中、越、老、泰、緬5國。

海路方面,廣西現有北海港、防城港、欽州港3個沿海港口,已開通北海至越南下龍灣和防城港至越南下龍灣兩條海上旅游航線。隨著廣西與東盟各國旅游業的發展,應盡快完善北海、防城港至越南下龍灣的海上航線;今后還應開辟遠距離海上航線,如廣西至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海上航線等,真正實現泛北部灣區域旅游合作戰略。

航空方面,開通南寧至胡志明市、曼谷、雅加達、吉隆坡、新加坡的正常國際航班以及到馬尼拉、萬象、金邊的包機航線;開通桂林至馬尼拉、雅加達、河內等城市的空中航線,以形成中國南方與東盟合作的國際航空網絡。

3、改善和保護資源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廣西要根據旅游資源特色,篩選優質項目進行包裝后推出,招商引資,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東盟國家的資金投到廣西旅游業。同時,廣西也積極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到條件較具備的東盟國家投資旅游項目或接待設施,接待中國到東盟旅游的客人,創造經濟效益。

中國與東盟應考慮建立像歐盟“申根協定”一樣的簽證制,即廣西應該向國家爭取在廣西口岸對東南亞國家的游客試行類似于香港到深圳的便利簽證,至少是實行落地簽證制度,這對廣西開展與東盟的旅游合作也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旅游業正日益受到各國各地區重視,其綜合社會效益和拉動作用已被證明,而區域旅游合作是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旅游合作為廣西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廣西與東盟各國的旅游合作是必須的,而且也是對雙方都有利的。我們期待廣西在合作背景下,立足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強合作區之間的旅游交流,進一步開拓自己的客源市場,使旅游業的發展更進一步,為廣西的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news_detail/newsshow.aspid=A200736105703942096

[2]/news_detail/oldshow.aspid=a2007361123139751

[3]彭得成.論中西部旅游資源開發的資本市場戰略[J].旅游調研,2000(7),32—35

[4]唐留雄.現代旅游產業經濟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1

[5]何穎.“泛珠—東盟”旅游合作的發展對策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6(12),15—18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