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體系經濟影響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3 02:56:00

導語:區域創新體系經濟影響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創新體系經濟影響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區域創新系統的經濟支持力的內涵;支持力評價指標體系;支持力指數評價模型;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支持力的評價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區域創新系統在區域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單指標指數計算模型、規模指數計算模型、貢獻指數計算模型、支持力指數模型、創新資源投人和創新技術的擴散方面有待加強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區域創新系統支持力評價

論文摘要: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驅動作用。本文討論了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力,建立了支持力評價的指數模型,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經濟支持力進行了評價。

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支持和帶動作用〕研究區域創新系統是否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否與區域經濟系統相協調,是否能夠很好地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其支持程度如何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為此,本文使川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力指數,對東部10省市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力進行評價,據此分析山東省區域創新系統對山東經濟的支持力

一、區域創新系統的經濟支持力的內涵

區域創新系統在區域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指區域創新系統與經濟系統發展的適應、協調和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因此,本文將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定義為:區域創新系統與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適應、協調程度,以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與引領能力_區域創新系統的支持力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要反映區域創新系統的建設規模,以體現區域創新系統發展與區域國民經濟發展的協調度;第二,要反映區域創新系統在區域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程度,以體現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

二、支持力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土述支持力的定義和其兩方面含義,建立指標體系,應包括規模指標和貢獻指標

其中,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規模用兩類指標來衡量,一類指標是描述區域創新系統發展規模的大小,采用科技活動人員數和科技經費支出額;’另一類是描述區域創新系統規模的發展速度,采用科技活動少、員增長率、科技經費支出額增長率

區域創新系統的貢獻指標也用兩類指標來衡量,一類指標是描述區域創新系統貢獻的大小,采用論文、專著、專利數量和新產品產值兩個指標2其中,論文、專著、專利數量指標采用論文、專著、專利指數來表達,指數計算方法是:結合科技司科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及實際情況,本文采用論文:專著:專利二1:4:5,最后將三部分匯成指數,稱為論文、專著、專利指數另一類是描述區域創新系統貢獻的發展速度,采用論文、專著、專利數量增長率和新產品產值增長率兩個指標具體指標見表1。

三、支持力指數評價模型

本文以上述支持力的定義和指標體系為基礎,給出新的指標,即規模指數、貢獻指數和支持力指數,分別描述區域創新系統的發展規模、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和支持力度

1.單指標指數計算模型

令X表示規模指標,Y}表示貢獻指標,其中;.l分別表示規模指標和貢獻指標選取的個數令X表示被評價的省市第i項規模指標的均值,令牲表}Js被評價的省市第J項貢獻指標的均值

定義規模指標單指標指數和貢獻指標單指標指數腸。分別為:

其中.i=1,2,3,4;j=1,2,3,4;m=1,2,11,10,n‘代表被評價的省市:s;‑為m省(市)第!個規模指標t-‑的指數;!h為貢獻指標S}‑的指數

2.規模指數計算模型

區域創新系統的規模指標指數Y,定義為4個規模指標指數的加權平均綜合指數設各規模指標指數的權重分別為1,(i=1,2,3,4),則區域創新系統規模指數計算模型為:

3.貢獻指數計算模型

(2)與規模指數計算模型同理,區域創新系統的貢獻指數模型形式為:

式中:,為區域創新系統貢獻指數;氣,j=1,2,3,4分別為經濟貢獻指標指數的權重

4.支持力指數模型

支持力指數是規模指數與貢獻指數的綜合從指標體系的構建以及支持力的定義可以看出,規模指數與貢獻指數是支持力指數中兩個不可替代的因素,任何一個因素的低水平,都會導致支持力的低水平。因此,支持力指數不適合用規模指數和貢獻指數的加權平均綜合來構造’

變權綜合原理是因素空間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該原理不僅可以反映綜合決策與評價中諸要素在重要程度上的區別,同時也可以反映諸要素之間的不可替代性。這種不可替代性的具體解釋是:即使是最不重要的要素,只要其評價值為0,則總體評價為0為表達支持力指數中規模指數與貢獻指數的不可替代性,下面給出支持力的變權綜合指數模型:

式中:S為區域創新系統的支持力指數;w,指數Y和貢獻指數,的常權權重值limS=0,正適合不可替代性的要求顯然,,w:分別為規模limS=0以及I訓此外,從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當某一指標特別大時,其變權會變得較小,從而避免了由于某一指標值很大而使總體評價過程過高“

上式就是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國民經濟的支持力指數模型。本文采用上述模型對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國民經濟的支持力進行測度,能準確地反映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科技、經濟支持的程度和貢獻

四、區域創新系統對區域經濟支持力的評價

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東西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差異,本文采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將內地劃分為“四大板塊八大經濟區”的方案: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并將這四大板塊劃分為八大綜合經濟區。其中,東部板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不一東、海南為一r能對區域創新能力進行系統、綜合的評價與比較,而東部版塊的10個省市具有經濟發展水平接近、區位特征相似的特點,因此本文采用東部10省市的相關數據,評價這些省市的區域創新系統對該區域經濟的支持力。年度指標數值采用2005年的數據,增長率指標數值根據2004年、2005年的數據計算得到,具體數據如表2

(1)按照(1)式計算單指標指數

(2)按照(2)式計算規模指數值其中,權重的取值,根據專家的意見,科技活動人員、利一技經費支出額、科技活動人員增長率、科技經費支出額增長率等指標的權重分別取0.3,0.3,0.2,0.2a

(3)按照(3)式計算貢獻指數其中,權重的取值,根據專家意見,論文專著專利指數、新產品產值、論文專著專利數量增長率、新產品產值增長率等指標的取值分別取0.2,0.4,0.1,0.3。

(4)按照(4)式計算區域創新系統支持力指數。其中,權重的取值,根據專家意見,取0.4,取0.6。

五、結論

從以上測度結果可以看出,山東省區域創新系統對山東經濟的支持力指數為0.9800,在東部地區排名第5位。

從區域創新系統建設的規模來看,人力資源方面,2005年山東省共投入科技活動人員27,42萬人,相對2004年減少了1.79%,人員規模在東部地區排名第4位;資金資源方面,2005年山東省科技經費支出額為375.03億元,相對于2004年增加了25.52%,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經費規模在東部地區排名第4位。從區域創新系統的貢獻來看,知識貢獻方面,2005年全省在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數19847篇,專利申請獲得授權10743項,均比2004年有10%以上的增長;新產品規模方面,新產品產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區域創新的物質體現,代表著創新的轉化能力,2005年山東省新產品產值2503.19億元,比2004年增加了12.45%,新產品產值在東部地區排名第4位。

山東省區域創新系統建設規模指數為0.9133,在東部地區排名第6位,說明山東省對區域創新系統的投人還不夠。山東省創新系統對山東經濟的總體支持力在東部地區處于中游位置,創新資源投人和創新技術的擴散方面有待加強。當前山東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創新技術的擴散能力還不夠高,GDP的增長主要還是依賴于人員和資金的增長;二是區域創新系統的投人在總體規模中排名偏低,勢必會成為制約山東創新系統建設與發展的瓶頸,政府應該增加研究與開發投資,積極制定相關金融投資融資政策,鼓勵資本流人R&D領域;三是對內對外開放程度還不夠,應該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引進東部沿海地區的人才和技術,進一步拓展與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改造和提升全省產業結構,提高GDP中高技術產品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