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協調發展事關利益論文

時間:2022-06-22 11:09:00

導語:經濟協調發展事關利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協調發展事關利益論文

摘要:本文借鑒了發達國家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相關經驗,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如何促進我國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議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早已被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等看作是事關國家長遠利益和本國經濟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運轉的重要問題。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如何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日益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本人認為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行專門的立法

可以說成功緩解區域經濟發展差異過大問題的幾個國家,都將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任務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其中日本的區域經濟政策完全以制定詳細的法律法規來推進,而美國、德國也都有相關的專門法規出臺。日本政府無論是對全國性開發,還是對地方性開發或特殊性開發,都制訂了相應的法律,并根據各項法律制訂了相應的計劃,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了政府的主導作用,保證了政府各項開發政策的實施;美國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規范對落后地區援助資金的使用情況,保證所有的程序和過程都在嚴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發生將資金挪作他用,而使項目夭折的事情,保證了援助項目落到實處,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從而促進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德國的相關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區域差異成為各級政府的共同任務,將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運用了財政政策的相關工具

首先,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差別稅制。從20世紀30年代起,美國政府通過差別稅制積極培養落后地區的良性循環能力。其次,要對落后大的地區轉移支付,這里可以以德國的財政平衡制度作為借鑒。其特有的轉移支付機制充分體現其合作性財政聯邦制的“合作”性質,即通過財政手段實現州之間或地方之間人均財力的相對平衡,為確保各地區居民能夠實現這種相同的生活水準創造條件,這正是德國財政制度的核心。

3對落后地區實行傾斜的金融政策

區域協調性問題處理的比較好的國家都十分關注運用對落后地區傾斜的金融政策來促進落后地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實行對落后地區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準備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傾斜。考慮到落后地區貨幣乘數較小的現實,應實行區域差別化的存款準備金制度,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而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深化理論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區金融改革的當務之急。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應該有效的反映資金的稀缺、投資的風險,利率也可以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作為資金流向的導航器。其次,采取積極政策合理推動落后區域金融的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及制度創新。理念創新是實現由傳統經營理念向現代經營理念的轉變。落后區域金融發展滯后,固然有外部環境的制約,但內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國家對落后區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

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一個前提條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落后地區依靠自身力量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用于這方面的建設,這就需要國家加大相關的投資力度。同時,要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的同時,高度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以德國為例,其在不同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的同時,也要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使得區域間經濟能得到協調發展。

5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勞動者素質

美國政府促進落后地區發展的政策導向,主要是著重提高勞動者素質,鼓勵私人資本投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核心是要培育欠發達地區的自我發展的創造能力和持續發展的競爭力,認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當前對人力資本的公共投資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見國家對提高勞動者素質這一問題也高度關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隨之增加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6使地方政府成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任務的具體承擔者

德國所采取的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國借鑒,在我國當前國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任務的具體承擔者,而中央政府主要發揮居中協調作用,則更容易解決“諸侯經濟”導致的各種矛盾。具體的做法可以首先通過立法的方式,將地區經濟發展是否有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合理性及相關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同時建立專門的部門定期進行審查以確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資

我國經濟發展不能過分依賴海外資金,同時引進外資時應在吸引直接投資上下工夫。外國資本的流入如果處理不當,有時會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特別是在短期資金和那些隨時可以兌現逃走的證券投資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訊手段十分發達,全球市場一體化進程加快,金融市場稍有風吹草動,證券投資資金在瞬時內就會抽走,從而對一國的對外支付造成嚴重壓力。

8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德國經濟的中堅力量,其實并非作為工業巨頭的諸多大企業,而是眾多的中小企業。為支持本國中小企業發展,德國采取了設立州投資的銀行,設立中小企業資助項目、中小企業參股基金、市場開發項目,為中小企業創造、保證就業、提高競爭力,以及對出口市場的開拓、培訓和技術應用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中小企業融資,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成立巴伐利亞建設融資促進銀行,為企業申請商業貸款提供政府擔保;成立巴伐利亞風險資本投資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等一系列手段。而這一點與我國實際也相吻合,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無疑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一環。

9對高新技術產業區域分布的合理引導

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會加大區域間技術及物質交換的難度,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對高新技術產業區域分布的合理引導。如美國幾個著名的高新技術工業科研生產基地,如加州的“硅谷”、北卡羅來納的“三角研究區”、佛羅里達的“硅灘”、亞特蘭大的計算機工業等都位于落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