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江西加工貿易競爭力的提升

時間:2022-04-08 03:45:00

導語:小議江西加工貿易競爭力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江西加工貿易競爭力的提升

關鍵詞:貿易企業產業升級創新

內容摘要:本文結合后危機時期2009年1-12月份的統計數據,對比全國及江西外貿出口整體水平的同比變化及貿易形式相對變化,認為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競爭力弱是江西加工貿易發展的軟肋,進而文章提出如何提升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競爭力的建議。

分析江西加工貿易的發展狀況,進一步提升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的競爭力;對出口貿易乃至整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對外貿易業已成為了我國經濟增長依賴的主要方式之一。此次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下滑,然而,在我國,江西貿易出口狀況的下滑速度和強度均小于全國平均水平;與貿易企業發達地區訂單減少出口額下降比較,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的出口一直穩定增長;江西省加工貿易企業的出口增長速度以及占總出口比重依舊保持增長勢頭。

2009年江西外貿整體運行情況

(一)江西外貿運行情況

據海關統計,自2009年2月份始,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穩定恢復性增長(見圖1),2009年全國進出口總值為220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下降16%;進口下降11.2%。而江西省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26.65億美元,同比僅下降7%,其中出口73.64億美元,同比下降4.7%;進口53.01億美元,同比下降10%。從12月當月數據看,江西省實現進出口總額16.4億美元,其中出口10.87億美元;進口5.53億美元。單月進出口和出口雙雙再創歷史新高(見表1)。從圖1和表1可以看出,江西外貿的總體情況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統計還顯示,2009年江西省出口規模位次前移。2009年,江西省外貿出口居全國第17位,較2008年前移2位;發展速度位次前移。累計出口同比下降4.7%,發展速度居全國第三,較2008年前移5位,在出口下降的29個省份中降幅最低(全國僅廣西、四川為正增長)。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從2009年9月份起,江西省出口降幅持續擴大的勢頭得到有效遏止,降幅逐月收窄,出口降幅從8月份下降17.6%收窄至全年下降4.7%,出口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

(二)江西加工貿易方式運行情況

雖然江西省2009年外貿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見表2),但可以看到2009年5月后,在一般貿易出口降幅收窄,其他貿易方式出口強勁增長的同時,江西加工貿易增幅大幅下降,發展遠不如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見表3和圖2所示)。

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企業平均規模小且產業集中度偏低。江西加工貿易資本布局不合理,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影響到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江西加工貿易企業資本廣泛分布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在一些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關鍵產業中,江西加工貿易資本所占比例并不高;另外,江西大量加工貿易資產分布在中小型企業,使得江西加工貿易經濟產業集中度較低。迄今為止還沒有建立一批實力雄厚的大中型企業,加快培育江西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是當務之急。

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江西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商品中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食品、紡織服裝業和一般機電行業。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因素,關系到企業競爭的成敗。改革開放以來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進體制、科技和管理創新,自主創新工作獲得了長足發展。然而,同一些世界知名企業相比,科技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真正具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數量還較少,其中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現。

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由于研發投入經費有限、高層次人才缺乏等原因制約,自主創新能力一直處于落后狀況。除石化、鋼鐵、航天和電子等產業為數不多的大型江西加工貿易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外,大多數江西加工貿易企業技術研發能力薄弱。

提升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競爭力的對策

利用好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首先,企業要善于合理利用國家出口退稅政策。

出口退稅率提高的產品中,很大部分為江西省出口拳頭產品,如部分水產品、箱包、燈具、石材等,在全國出口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其次,政府部門對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企業加以適當扶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各項促進政策,并向優質江西加工貿易企業傾斜。引導和支持企業克服困難,通過加快結構調整、擴大內銷比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適銷對路產品、開拓新興市場等措施,努力化解和應對外部沖擊。再次,真正理解、掌握WTO規則,最重要的是從思想上真正認識、理解和接受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同時,相關各方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辦事。

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既是江西加工貿易企業改革和江西加工貿易企業戰略調整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中國企業應對國際競爭的重大舉措。應當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優化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的布局和結構,推動江西加工貿易資本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中,使它們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經濟結構調整的主導力量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

加快加工貿易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要適應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必須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發展建立在優化結構、降低消耗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江西加工貿易企業在江西省的地位決定了其必須在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走在前列,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要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大研發投入,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通過創新強化江西加工貿易企業科研開發的主體地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擴大創新的層次和范圍。加強對自主創新的引導和鼓勵,力爭在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隆國強.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之探討[J].國際貿易,2008(12)

2.楊志龍.淺析中國加工貿易的比較優勢[J].管理觀察,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