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0-16 04:29:29

導語: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現狀及對策

一、高職人才就業與經濟發展現狀

(一)人才流失制約經濟的發展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每年納新四千多人,然而,不管是普高生源還是對口生源,有的回到自己的家鄉,有的則是“良禽擇木而棲”,到北上廣等城市謀求更好的發展。也就是說,雖然各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做了各種努力,但是,邢臺區域經濟的發展程度并不足以吸引那些高素質的優秀畢業生。而人才的流失,又反過來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以此往復,形成了惡性循環。以旅游業為例,邢臺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有臨城崆山白云洞、天河山、九龍峽等眾多旅游景點。然而,相比較其他城市的風景區,邢臺的旅游資源欠開發,交通也不便利,無法吸引畢業生在此就業。雖然每年旅游專業培養人才數百人,但在邢臺地區的就業量并不高,無法對本地旅游業的發展起更大地推動作用。其他專業如建工、服裝、國貿、藝術等也是如此,雖然畢業生總體就業率較高,但就業于當地企業行業的比例并不高,很多畢業生以到一線城市工作為榮,缺少在本地就業或創業的思想動力。

(二)人才缺乏創新力制約經濟的發展

雖然有些畢業生選擇其他城市就業,然而,還有大量的畢業生留在邢臺本地,如河北鋼鐵集團龍海鋼鐵有限公司、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邢臺冶金廠等每年都吸引招納了大批畢業生,其中不乏優秀之才。但是,任何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都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邢臺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也不例外。在調查中,各個領域的行業企業多數都表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能夠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術,可以勝任當前本職工作,對人才表示滿意;但是有一部分企業行業對畢業生在工作上的表現不滿意,主要是因為:有些畢業生專業技術不扎實,需要花時間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才能勝任工作;有些畢業生對工作沒有足夠的熱情,缺乏活力;有些畢業生工作不踏實,只是把當前的工作當作跳槽的跳板,等等。從這些反饋信息來看,有些畢業生的技術及技能素質不高,后續學習能力不足,難以成為有潛力的企業創新型人才。這種現象源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沒有進行良好的規劃,沒有對自己未來發展的規劃,安于現狀,認為畢業找到工作就是實現了人生的目標。這種心理狀態將直接影響到其后續的學習力,影響其刻苦鉆研專業技術,進行科技創新的能力。

(三)人才綜合能力素質制約經濟的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素質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汽車已經成為大部分家庭居家旅游的代步工具,邢臺地區的汽車銷售量連連攀升,維修行業也迅猛發展,需要的人才數量也越來越多,使得相關專業的高職畢業生就業率非常高。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在本地汽車銷售、維修行業中就業廣泛,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對此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調查的反饋信息顯示,畢業生的相關專業知識扎實,畢業就可以上崗,不管是在汽車銷售還是維修方面,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充分顯現了高職教育的優勢。然而,有些畢業生雖然專業技能應用能力高,但是綜合素質存在顯著的不足,亟待提高。突出的表現是畢業生涉外汽車銷售能力較差,英語的交際能力欠缺,無法與外方員工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不能閱讀進口汽車的原始配件說明,需要另請專業人士解答,浪費公司的財力物力;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不足等。

二、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影響

區域經濟的發展對高職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根據企業行業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對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做出調整,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新型企業行業的出現必然需要大量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才;舊行業的消亡,對人才則不會再有需求,甚至會有失業、轉崗的現象出現;當某一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時,市場對人才需求達到飽和,那么此專業人才培養數量必定隨之減少,這些在人才培養方案上都會有所體現。比如,之前火爆的文秘、法律專業,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現已不再開設;近年來,新開設物流專業,會計專業則獨立為系,等等,也都是受此影響。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企業發展的核心是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則來源于人才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高職院校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對師資力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如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在近幾年,先后派有13名教師赴澳大利亞、德國等國進修和學習,聘任、引進企業兼職教師30人;另一方面,在實訓過程中充分利用實物車、教學示教臺、多媒體視頻等設備和手段,讓學生在真實、濃厚的職業場景中,盡情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畢業生以后的創新和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又制約了高職人才的培養。有些發展態勢良好的企業通過就業信息反饋,對人才培養產生良性推動作用,兩者間能保持協調互動發展;有些發展勢頭慢的企業或者本地區缺乏的行業企業,則會使相關專業領域的教育力量弱化,進一步減少未來人力資源供給。若本地企業行業缺乏競爭力,使得人才發展空間受到限制,造成人才流失,而外地就業人才與院校之間的互動反饋信息,相對較少,不利于人才培養的改進和完善,從而使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產生差異。

三、保持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發展的解決策略

從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區域經濟對人才培養所帶來的影響,可以看出,兩者在數量、質量和結構等方面并沒有形成互為匹配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相互間協調互動發展。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如何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呢?而企業行業該做出何種努力呢?下面,我們從兩大方面提出保持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發展的策略。

(一)企業行業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減少人才流失

首先應從地區經濟發展特殊優勢入手,創造人才吸引點,打破惡性循環中吸引力缺乏這一環節,逐步由點帶面,增大經濟總產出中用于吸引人才投入的比重,形成良性循環的人力資源成長環境。其次,企業行業也要打破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優勢互補,為培養更多的人才提供高質量的就業環境。比如,在邢臺地區,應以冀中能源為首,提高邢臺在全國的影響力,推動邢臺旅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行業應對畢業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映給高職院校,縮短兩者反應時間差,使得后續人才培養更能切合實際需求,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高職院校應走上升本之路

企業行業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對提高了對人才的要求。怎樣培養更高素質的綜合技能型人才?擺在高職院校眼前的似乎就只有一個方法可行了,那就是將高職院校和大學本科院校教育結合起來,高素質人才培養先要“苦練內功”,切實打好專業基礎,提高知識儲備量,提升綜合素質能力,使畢業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并迅速成長為企業骨干力量。同時對于技能的應用也不能忽視,各專業根據企業行業需要擴大實訓場地,或增加實訓機會,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知識和技能并重,才能對企業行業交出滿意的答卷。對于已經就業的畢業生來說,可以由院校牽頭,政府協調,企業配合,根據企業切實需求,對知識型人才要加強其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對技能型人才要擴充專業領域的知識儲備,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回爐再造,都要使其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其次,針對地方經濟需求,結合大學本科院校和各企業行業的實際情況,在高職院校升本時合理調整專業,使其更適應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于不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專業,該并就并,該撤就撤,以便為其他專業的發展騰出空間。有些新型企業剛開始出現,對人才的需求并不大,由于本地沒有合適的人才,還要到外地引進,無疑浪費了企業資源。學校不能因為需求小,不開設此類專業,等需求量偏大時再開設,人才市場達到飽和,無疑又造成人才培養的浪費。學校應該審時度勢,大膽開設新專業,以滿足需求。再次,高職院校升本也應著眼于能力培養。高職院校升“本”,不能和普通本科大學一樣,完全依靠理論知識,而是更應增強校企互動,采取多元化手段,培養創新型技術人才。各專業可以根據教學計劃安排,開展互動討論式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用理論指導實踐,大膽創新。如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讓學生自學自創,大膽嘗試,在學習知識理論的過程中根據企業需求,設計出滿足其需要的產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力。

作者:曲靜楊恒李霄燕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