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12-09 10:36:38

導語: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本文選取2011-2019年我國31個省、市、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探究了產業多元化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得出以下結論:中部和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受到相關多元化和總體多元化的積極影響,但是受到無關多元化的消極影響;相比于中部地區,相關多元化對于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具有更強的積極作用;相比于東部地區,無關多元化對于中部地區經濟增長具有更強的消極作用;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受到產業多元化的作用不明顯。

關鍵詞:多元回歸分析;產業相關多元化;產業無關多元化;產業總體多元化;區域經濟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發展不再只顧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產業結構也正從單一化向多元化過渡。在學術界中,產業結構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產業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產業專業化和多元化兩個方面。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有許多在產業專業化方面取得成功的案例,例如美國的好萊塢公司、溫州的皮革行業和義烏的小商品。與產業專業化不同,通過產業多元化發展能夠形成溢出效應,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科研創新。現代區域經濟發展中,產業多元化已經處于戰略地位,應該越來越重視產業多元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在學術界中,關于產業多元化的研究還相對匱乏,導致人們對產業多元化在降低經濟風險、促進技術創新等領域的作用還缺乏清晰認知。因此,本文通過探究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期為學術界提供產業多元化的理論依據。

產業多元化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

產業多元化可以分為產業相關多元化和產業無關多元化。產業相關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能夠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增加區域經濟價值。這是由于產業多元化發展能夠促進相關產業鏈延伸,使得區域內創造更多市場價值。區域經濟發展結合產業相關多元化,以區域支柱產業或者優勢產業作為開端,以此拓寬上下游企業的市場,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使得產品生產更多在本區域內進行,以此提升區域經濟附加值,達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另外,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能夠使得中間產品的市場供需關系產生改變,從而使得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增強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及使得經濟發展更加穩定。其次,產業間知識溢出推動產業技術創新。通過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將會促進知識的交流傳遞,各企業利用商業合作以及供需關系使得相關產業知識不斷集中,通過思想的碰撞進而形成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能夠使得區域經濟發展更加高效。產業無關多元化的主要作用有,形成多元化就業需求,加快創新的出現。產業無關多元化發展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較弱地區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幫助相關從業者實現人生價值。產業無關多元化發展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多元化進程,可以有效預防某一產業危機的到來,單一產業危機對于當地經濟的影響將會減至最低,同時也保障了大多數人的就業。并且,產業無關多元化形成的技術聚集,將會使不同行業從業人員聚集起來,使其思想產生交流和碰撞,從而促進技術創新。其次,產業無關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區域經濟風險,增強風險承受能力。產業無關多元化發展對于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形成的風險能夠進行有效分化,在某一產業受到市場沖擊的情況下,由于當地產業多元化,可以通過發展其他不相關產業對風險進行有效規避,這是由于不相關產業之間不會有相應的投入產出模式,市場沖擊將無法通過產業鏈之間的傳遞作用于不相關產業,從而使得區域經濟體系得以平穩運行。產業多元化對于中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影響中,東部地區雖然在一開始進行產業專業化發展,但是隨著消費結構變化,憑借優勢產業以及支柱產業,將很多上下游相關產業連接起來,快速形成了產業多元化結構,雖然產業總體多元化處于較低水平,但是其產業相關多元化處于較高水平。而與此相對的,中西部地區產業多元化更多注重產業無關多元化發展,因此產業無關多元化的比例較大。產業無關多元化是指產業結構中不存在相互聯系的產業或者聯系較弱的產業,因此產業無關多元化形成的思想交流較弱,科技創新能力較低,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作用要弱于產業相關多元化,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區。

實證測度

為了研究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提出以下假設:H1: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相關多元化的積極作用。H2: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無關多元化的積極作用,但是相比于產業相關多元化,產業無關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更弱。H3: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相關多元化的積極作用強度順序為,東部>中部>西部,但是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無關多元化的積極作用強度順序則相反。本文選取2011-2019年我國31個省、市、區作為研究樣本,將各省份各行業從業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數據來源于《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并選取以下幾個變量進行研究:選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GDP)作為因變量,資本勞動投入比(ZB)、勞動力成本(CB)、勞動密集程度(CD)作為控制變量。根據以上所選指標和變量,為檢驗假設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以探究產業多元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如下:RGDPit=β0+β1LnAVit+β2LnBVit+β3LnCVit+β4LnZBit+β5LnCBit+β6LnCDit+εit其中,i為地區,t為所出年限,β1為不可視因素,AV為產業總體多元化,BV為產業相關多元化,CV為產業無關多元化,ε為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從表1中可以觀察到,產業總體多元化(AV)的對數為48391.56,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1的水平上,產業總體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相關多元化(BV)的對數為39530.35,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1的水平上,產業相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假設1成立。這是由于產業相關多元化能夠有效通過信息和技術共享,使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有效緩解企業間低技術形式的競爭,能夠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積極影響。產業無關多元化(CV)的對數為-65301.35,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1的水平上,產業無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消極影響,假設2不成立,得出產業無關多元化沒有充分發揮相應作用,從而使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受到阻礙。這可能是由于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由于資源和要素的限制,無法發揮無關多元化的作用,從而抑制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以此可以得出,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不能為了產業多元化而進行產業多元化布局,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產業多元化會造成資源配置低下,無法有效利用資源從而造成經濟發展受阻。也可能是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東中西部地區,不同區域規模會使得產業無關多元化通過發揮經濟穩定的作用,進而使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發生改變,甚至會出現相反的影響。對于總體研究樣本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之后,考慮到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情況、資源特點以及產業多元化程度具有明顯不同,所以對于東中西部地區中產業多元化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從表2中可以觀察到,東部地區產業總體多元化(AV)的對數為10381.64,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1的水平上,產業總體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相關多元化(BV)的對數為32220.31,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5的水平上,產業相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無關多元化(CV)的對數為-35471.61,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1的水平上,產業總體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消極影響,這與全國樣本回歸分析結構一致。中部地區產業無關多元化(AV)的對數為6950.61,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1的水平上,產業總體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相關多元化(BV)的對數為7492.61,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5的水平上,產業相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無關多元化(CV)的對數為-70512.12,并且在置信區間為0.05的水平上,產業無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消極影響,這也與全國樣本回歸分析結果一致。西部地區產業總體多元化(AV)的對數為-528952.3,得出產業總體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消極影響;產業相關多元化(BV)的對數為-234322.4,得出產業相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積極影響;產業無關多元化(CV)的對數為-29072.7,得出產業無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消極影響,這也與全國樣本回歸分析結果一致。西部地區與全國樣本回歸分析結果不一致,表明產業多元化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并且阻礙了區域經濟發展,這是由于西部地區的資源和經濟水平有限,而產業多元化使得有限的資源競爭更加激烈,進而使得資源利用率降低,最終結果是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通過中部和東部相關系數的對比能夠發現,相比于中部地區,產業總體多元化和相關多元化在東部地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越大,假設3成立。

結論與建議

本文為研究產業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選取2011-2019年我國31個省、市、區不同行業人員從業人員數為樣本數據,結合理論基礎和多元回歸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總體多元化和產業相關多元化的積極作用,但是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無關多元化的消極作用;中部和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受到產業多元化的影響結果與全國經濟發展受到產業多元化的影響類似;相比于中部地區,相關多元化對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更強積極作用,為了使得中部地區經濟更好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業相關多元化進程;相比于東部地區,無關多元化對于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更強消極作用;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受到產業多元化的影響不明顯,且是消極影響。基于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加強產業相關多元化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產業相關多元化是指對于產業結構進行合理布局,而不是隨意大范圍糅雜。針對各個地區產業多元化,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判斷與合理規劃。首先,可以建立產業園區將各產業進行整合,通過產業集中發展形成的資源以及技術優勢,從而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其次,結合我國各地區資源優勢以及要素特點,優化發展一部分從而帶動另一部分,形成以點到面的發展模式,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區域產業鏈條,以此加快產業多元化,從而形成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第二,發揮產業無關多元化的經濟穩定作用。在產業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可以考慮大量發展具有橫向相關性的產業、關乎民生的重點產業以及與區域本身發展存在經濟周期差異的其他產業。另外,制定相應方針政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例如健全市場競爭環境,形成優先順序的政策傾向,使得一部分主要產業先發展起來,然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實現整體產業發展,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等措施,這樣可以使得產業無關多元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第三,利用產業多元化實現區域間共同發展。當地政府要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推動勞動力和產業轉移,通過牢牢把握市場發展動向,使得經濟發展模式以出口為主轉為發展內需為主,改變原先的單一性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以及支柱性產業,形成多元化產業格局。與此同時,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腳步,形成服務業和制造業推動經濟增速的帶頭作用,最終形成產業多元化發展態勢。第四,加強產業多元化的區域外溢作用。區域優勢產業的存在會對其上下游相關產業形成促進作用,從而對于相關其他更多產業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充分發揮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產業內科研創新成果的共享、產業間分工協作實現各個生產經營環節優化。政府可以通過創建相關產業園區、引入先進管理技術、優化企業管理活動、減少企業租金等產業支撐政策,推動園區內各企業資源共享和技術創新,從而發揮產業多元化的外溢作用,創造了產業多元化的發展土壤。第五,重視產業多元化的人才資源。政府應加強人才建設力度,推動復合型人才培養,將人才培養模式從單一專業化培養轉變為對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鐘順昌,閆程莉.產業相關多樣化和無關多樣化對城鎮化進程的影響[J].城市問題,2019(5)

2.萬道俠,胡彬,李葉.相關多樣化、無關多樣化與城市創新——基于中國282個地級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J].財經科學,2019(5)

3.王雪,楊存棟.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度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1)

4.梁興輝,高冬冬,逯相雪.城市產業專業化與多樣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4)

5.劉瑛.產業多樣化影響經濟增長水平的地區差異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9

6.陳莉.商貿流通業對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集中化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7(4)

作者:郭瑩 單位:中共宜春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