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經濟統計現狀及發展分析
時間:2022-09-07 10:17:21
導語:現代企業經濟統計現狀及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已經進入了經濟全球化時代,現代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與發展,統計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作用日益重要。它通過準確搜集、及時整理出的數據來反映企業經濟的發展情況,去適應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的變化,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內外部信息。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現代企業經濟統計等各方面的需求,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企業的健康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濟統計;發展分析
一、現代經濟對企業統計的新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也迎來了機遇。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必然會加快我國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現代企業將以一個獨立的經濟主體進入市場,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作為搜集、整理各類信息的企業經濟統計顯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企業經濟統計工作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化活動內容,伴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求統計人員素養也隨之不斷成長,強化企業經濟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改變當前統計內容不適應信息時代的弊端,樹立更加契合現狀的統計指標。企業經濟統計在企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精準和全面的數據資料支持。再到生產經營,也需要真實和可靠的數據,提供評價,規避風險。甚至一個企業的發展大計的確定,更加需要權威、高效的統計數據來保駕護航。
二、部分企業經濟統計工作現狀
1.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健全的統計制度。目前,很多企業的原始記錄缺失,統計臺賬凌亂,相應的部門和人員未進行合理的配置,許多企業沒有獨立的統計部門,也沒有專業的統計人員,相對統一的統計工作制度也沒有建立。因此,也就無法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所需的精確和完整的統計信息,更無法支持企業在做出重大戰略決策之前所需的高質量統計數據。2.一些數據存在虛假成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統計從業人員法制意識淡薄,在統計工作中,或是因為企業利益,或是為了貪圖省事,在統計數據的填報和核實上,沒有認真填報、仔細核對。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瞞報、漏報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極大地影響了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嚴肅性。此外這樣的數據上報,都會成為錯誤的反饋信息,進而誤導戰略決策。3.統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普遍較低。因為企業的不重視,統計人員兼職情況較為普遍,更多的身兼會計、文員等數職,甚至個別企業沒有專門的統計人員,更談不上專業知識和經驗。同時從業人員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也沒有定期培訓計劃,人員知識結構老化、思維模式僵化,都造成了專業素養水平無法進步。所采用的統計方法早已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統計數據質量難以保證。4.統計工作手段落后,企業對統計工作存在認識誤區。主要的誤區有二:誤區一,認為統計是為政府部門提供數據,自身可有可無。因此也未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還停留在手工記賬、手動填表上,數據的時效性無法保證。誤區二,認為統計工作只是簡單歸納,填寫數據報表而已,統計手段未進行有效優化,導致統計工作的效率處于相對低下的尷尬境地,體會不到統計的積極作用。
三、企業統計進步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對企業的統計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統計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1]。然而,目前企業統計卻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具體表現在:1.企業服務對象與企業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的企業統計,脫胎于蘇聯的計劃經濟下的統計理論。在計劃經濟下,官方統計和企業統計都以政府為服務對象。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傳統的統計內容、統計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國家和行業統計部門主要是管理當局用于宏觀調控的需要。企業則是微觀管理,為了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可操性,需要完整、準確、及時的統計信息,為此企業需要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統計指標。2.統計信息與市場競爭的需要之間的矛盾。以前的企業統計工作,主要以企業內部信息為主。統計內容包括對生產成果的核算、生產要素投入的計算、資金存量與流量核算、投入產出分析等內容。統計的作用僅限于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描述,對外部環境無從著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逐漸建立起了市場經濟體制。當經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之時,都必然會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現有企業統計信息的信息量小、超前性和預測性比重小、重內部信息輕外部信息、重事后統計輕事前統計、重縱向統計輕橫向統計的弊端,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造成企業占有的統計信息量與市場競爭需要不相適應[2]。3.統計方法與市場經濟形勢之間的矛盾。目前的統計方法以描述統計為主,調查方法大多采用全面調查等方法,幾乎不會采用推斷統計,無法為企業提供有效的統計資料。企業統計仍然停留在極其簡單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上。統計分析采用報表形式,大多僅為數據說明,缺少對所搜集整理的信息進行深加工的能力,不能從動態上分析、評價企業運行的過程。4.企業統計部門與市場經濟環境之間的矛盾。傳統的企業統計大多依靠自身的統計部門完成內部統計信息的采集工作。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外部信息愈加成為企業統計信息所側重的內容,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信息環境,單靠企業內部統計部門顯然有心無力。綜上所述,目前企業統計中存在著諸多不足,需要按新形勢的要求重新構建企業統計體系。
四、企業統計發展思路
1.轉變服務對象首先,企業已經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擁有充分的自主經營權,因此企業的統計服務對象也應隨之變化。企業統計應該對本企業負責,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內部、外部信息為主要任務。其次,企業的所有統計活動,都要直接面向市場,根據市場導向進行調整,最大化滿足企業利益。充分發揮統計的前瞻能力,及時提供所需信息,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2.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水平統計從業人員不僅要通曉統計理論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統計相關的方法手段,還要了解本企業的生產工藝。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態勢,在實際工作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此外,企業也要重視統計、支持統計,進一步加大對統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培訓力度。3.建立科學的統計體系通過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統計體系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進行全面的梳理,使之能夠覆蓋統計工作的全范圍,諸如生產統計、財務統計、科技活動統計等等統計活動,各自承擔本部門范圍內的統計任務。同時,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強化綜合統計的指導、監督、考評等綜合管理職能,全方位地體現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工作職能和職責。4.建立數據質量評價體系數據準確就是統計工作的意義和核心。統計數據的質量好壞,對統計分析的準確性、權威性、全面性影響極大。當前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其余經濟作為有益的補充,統計數據的來源也趨于多元化,為此,如何提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就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為此,建立日常的數據質量評價體系,有助于提高統計數據的權威性。5.引入多手段,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統計信息作為企業信息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充分融合到企業整體的信息化建設之中。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引入大數據概念、計算機輔助分析等現代化理念和技術,將統計全面滲透到企業管理和監督職能中去,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化建設。
作者:吳招芝 單位:浙江省蘭溪市統計局
參考文獻:
[1]田榮棣.淺談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問題[J].經濟與管理,1994(5).
[2]甄美慧,楊義.如何強化企業管理中統計的作用[J].統計與咨詢,2008(4).
- 上一篇: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探討
- 下一篇:企業經濟合同法律風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