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芻議
時間:2022-01-21 02:39:12
導語: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已經步入穩定期,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與以往有顯著不同,相對成熟且穩定的市場環境、供需關系、制度與政策體系等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條件下我國企業必須注重經濟轉型,否則必然在未來市場發展與競爭中不斷落后并最終被市場所淘汰。文章著重分析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普遍性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方向和策略,為我國各類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規劃和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管理
1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的粗放化、爆發式增長期已經過去,以往傳統企業依賴市場需求的空白而快速發展,在如今市場供需逐步穩定后,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不再是簡單的市場拓展手段的競爭,而轉向了均衡市場份額條件下管理水平、盈利能力、隱形資產的長期增益、企業社會價值等的競爭上。這也意味著新時期企業經濟管理要從更多可體現企業特色、優勢的角度進行創新,以便適應日漸增長的市場競爭壓力,在自身特色、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擴大競爭力水平,為企業持續發展注入有效動力。但從現階段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現狀來看,多數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存在與新形勢大環境契合較差的問題。其中表現最為典型的有三點:其一,企業經濟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改革開放前中期,即多數企業認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應在市場規模拓展上,比如多數企業仍在采用傳統的低利潤率、價格競爭等方式搶占市場,實際上這類企業所供應的產品不僅難以滿足當前大眾需求,也難以在同質化競爭中勝出;其二,企業經濟管理中對組織結構的優化關注度較低,專業化的組織管理是有效發揮自由人才能力、實現人才價值倍增效應的基礎手段,同時也是企業經濟制度有效落實的前提,而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組織規劃和管理較為散亂,缺乏科學指導,這也限制了企業內部職能分配的合理性與內部分工協同的效能;其三,少數企業不重視人才管理,當前市場發展呈現出顯著的技術與知識驅動特征,也有很大一部分企業開始考慮在技術積累、產品創新方面加大投入,但其中有一小部分企業未認識到人才對此類發展的基本價值,尤其是缺乏多元人才發展意識,導致企業發展相對緩慢。
2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價值與方向
2.1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價值。無論任何時代企業經濟管理的核心任務都是在維持資金穩定供應和運行的基礎上實現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條件。前文在分析中提到,我國多數企業在經濟管理中仍采取傳統模式,資金投入的方向和戰略定位大多圍繞傳統市場競爭要素,對新形勢下市場競爭的新要素關注度較低,同時在組織規劃和管理、人才發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上述問題都嚴重影響了企業競爭力發展,并且影響企業內生動力的持續生成。而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是從戰略等頂層層面上解決企業經濟管理問題的有效方式,針對現有問題,著重調整經濟發展重心,重視組織規劃和管理以優化企業運行效率和質量,加大人才發展為新形勢下企業特色競爭要素的優勢擴大提供有效支持。筆者認為,經濟管理創新對于企業而言的核心價值在于優化資金鏈的運行模式,優化企業可持續競爭、盈利能力,并為企業發展注入多樣化、個性化的新動力。2.2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主要方向。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戰略規劃、組織規劃、經濟管理體系文件制定、內部審核、人力資源管理與改進等,結合前文分析可知,當前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管理核心問題主要為戰略理念、組織管理、人才管理三個方面,其中組織與人才管理有較高的內聯性,此外,企業還需要考慮新時期沿用傳統經濟管理模式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危機等問題。因此,新時期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方向可以定位在如下三個方面。第一,經濟管理的戰略與理念。新形勢下經濟管理理念創新的重心應該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對企業優勢的認知,即確立企業核心發展方向和價值創造點;二是對企業價值創造的方向的再造,認準新形勢下企業競爭的關鍵要素,從傳統的低附加值盈利轉向多元價值創造,實現企業盈利的健康發展;三是對企業管理理念的改革,融合國際上流行的精細化管理、人本管理、信息與智能化管理思想,進一步提高企業運作效率、控制長期成本,從而優化企業資本價值。第二,企業組織與人才發展模式。組織與人才發展的創新需要回歸到企業的本質需求上來:在組織規劃與管理方面,強調職能細化、協同條件優化、制度先行,充分發揮崗位人才價值,同時優化組織運行效率;在人才發展方面,需要改變以往單一型人才發展理念,重視高專精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發展,前者用于提升企業無形資本積累,后者提升人才調整和分配的靈活性,以輔助組織規劃和調整的順利進行,并合理控制組織管理成本。第三,風險與危機管理。風險與危機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與改革期必須考慮的內容,重點對改革后的市場定位、管理漏洞、競爭要素充實條件等問題進行提前判斷,預估各類風險和危機,制訂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方案,以提高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從而順利完成經濟管理的創新與改革。
3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
3.1管理理念與戰略方向創新。革新傳統企業經濟管理遺留的陳舊理念是新時期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途徑,筆者認為企業管理者要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經濟理念的創新:首先,企業管理層應從自身出發,扭轉對新時期市場發展和社會環境的新認識,突破傳統經濟管理觀念的束縛,從上至下領導企業開展經濟管理理念的創新實踐;其次,徹底扭轉以往企業生產、經營的盈利理念,從簡單的量的需求供給轉向深層次的市場需求供給,擴大企業特色,實現多元溢價要素的融合,為企業提供更有利生存條件;最后,企業要正視日漸強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并從多視角審視市場競爭的結果,不應單純地站在競爭對手的對立面,還要善于同市場覆蓋不完全相同的不完全競爭對手進行適度合作,在各自領域內實現獨立發展的同時也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3.2組織結構與人才發展創新。新形勢下,企業組織結構管理需要關注三個核心要素:第一,保證組織分工明確,確保各部門、崗位職能的層次化、系統化,避免職能交叉、空缺等問題,發揮經濟管理部門在組織規劃和協調方面基本功能;第二,確保協調工作條件,職能分配應圍繞生產經營等相關工作最大化并行的目標,建立內部協調的標準方案,促進企業生產與經營效能的有效提升,降低不合理組織規劃所產生的高額時間成本;第三,融入信息化時代潮流,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為組織管理、調整、協同提供有效工具,進一步為組織管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企業繼續關注行業內人才發展動向,及時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圍繞新的市場、產品、服務定位等優先吸納市場緊缺人才,并盡早依托核心技術人才積累一批企業獨有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3.3風險與危機管理模式創新。新形勢下,企業風險與危機管理不以常規經營中會出現的普通風險和危機為對象,而是專門面向經濟管理創新后所制定的新戰略、規劃的新市場發展策略、執行的新生產與經營方案等在落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與危機?;谑袌霭l展趨勢和歷往經驗,有效識別風險和危機,提前制訂應對處理方案,或提前調整戰略規劃、市場策略、生產與經營方案等,避免不可控程度較高的風險或危機出現,維持企業發展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張芬.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J].納稅,2018(5):115,117.
[2]程明.新形勢下中小企業現狀及發展的若干思考———以天津市中小企業為例[J].北方經濟,2017(8):59-62.
[3]蔣美鳳.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控風險點剖析及應對措施研究[J].納稅,2017(32):114.
作者:韓麗麗 單位:棲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 下一篇: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措施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