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審計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6 08:26:00

導語:企業管理審計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管理審計問題研究論文

摘要:內部審計對企業管理起制約、防護、鑒證、促進、建設性和參謀作用。正確認識和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解決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對當前企業加強管理及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經濟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管理;對策

內部審計是部門或單位內部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政策,采用專門的程序和方法,對本部門、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經濟活動進行審核,查明其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議和意見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內部審計的發展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發展階段都伴隨著審計目標的不斷擴展。早期的內部審計主要是以揭露經濟業務和會計記錄中的差錯和舞弊行為為目的。第二個階段的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與內部牽制制度相結合的內部審計,它是以會計事項為中心,檢查企業制定的會計程序和制度是否得到遵守,審查差錯和舞弊行為,對今后可能發生錯誤的會計事項采取預防措施,從內容上講主要是財務審計。第三個階段是現代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相結合的內部審計。這時的內部審計以企業全部的經濟活動為對象,檢驗和審查單位各項管理是否有效地發揮作用,評價經濟活動的效率、效果和經濟性。其審計內容不僅包括財務審計,而且包括經營審計和合規性審計。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乏國家審計等外部審計業務指導;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內部審計人員重實務、忽視理論研究:對內部審汁作用及內部審計機構的有無缺乏必要的認識:專業審計人員配備不全,限制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F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應適應改革的發展方向,強化審計責任,消除內部審計的局限性,依法審計在監督與服務中求效益。

1.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的作用是內部審計職能的外在表現。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是內部審計部門行使審計職能、完成審計任務,在實現審計目標過程中產生的客觀效果。

1.1制約作用。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及其經營管理制度的監督檢查,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按照審計工作規范,揭示企業的違法亂紀行為,維護企業的經濟秩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1.1制止違規違紀現象,保護國家財產和企業利益,通過檢查監督被審計單位執行國家財經紀律情況,制止違規行為,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1.1.2披露經濟活動資料中存在的錯誤和舞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真實、正確、及時、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實。糾正經濟活動中的不正之風。事實上不少單位的信息資料不僅存在錯誤,而且,存在著具有造假性質的“賬外賬”和“兩本賬”及私設小金庫現象,因此,有必要強化內部審計監督,查錯防弊,提高會計和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1.1.3配合紀檢監察部門,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內部審計部門通過開展財務收支審計、財經法紀審計、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發現問題,查明損失浪費、貪污腐化行為,及時向紀檢監察部門提供證據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發揮審計的“經濟警察”的特殊作用。

1.2防護作用。內部審計工作在執行監督職能中,對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障作用。

1.2.1為建立健全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證。為了適應WTO環境下的新形勢,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部審計人員有必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內控系統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審計,風險審計及計算機審計,揭示并建議改正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失控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1.2.2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內部審計人員應重視生產經營情況,對企業資產狀況做到心中有數,隨時隨地開展內部審計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經濟有效的使用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1.2.3降本增效,維護財經紀律。有效地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是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和關鍵。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維護財經紀律是經濟效益審計的出發點。企業的中心任務加強經營管理不斷的提高經濟效益,這就決定了內部審計只有把審計工作中心放在經濟效益審計時才能得到本單位領導和職工的廣泛支持和重視,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內部審計在貫徹執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和維護財經紀律方面,在保護國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及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內部審計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深化改革,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激勵作用。但在發展進程中日益暴露出一系列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2.1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隸屬關系不清,具體業務缺乏指導。西方國家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合理,隸屬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其他部門無權干涉,獨立性較強。而我國企業的內審機構表面上也是對董事會負責,實質上受經理機構及其他部門的制約和影響,獨立性較差,甚至有的企業的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兼任內審部門的領導,其監督制度形同虛設。導致隸屬關系不清,監督不力。同時,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業內部環境的條件限制,缺乏政府審計部門的業務指導。

2.2重視審計業務,忽視理論研究。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審計業務得心應手,導致理論研究處于低點。充電意識淡薄,審計理論與業務實踐不能與時俱進,跟不上國際內部審計發展的步伐,目前,CIA(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企業報考者寥寥無幾。

2.3作用與認識脫節。在現代的大企業中,仍有不少人對審計工作不理解,認為企業領導是“一言堂”,輕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對審計有抵觸情緒,甚至不配合,認為內部審計可有可無。這與落后的企業管理體制有很大關系。有的對內審懷畏懼心理,持有懷疑態度。

2.4重視服務監督,輕視服務機制。在當前新形勢下,關鍵在于它能夠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遵守財經紀律、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內部審計是適應企業的內在需要設立的,內部審計人員根據企業目標,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履行監督職責,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3.發揮企業內部審計作用的對策

3.1改革內部審計管理體制,明確隸屬關系,增強審計獨立性。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在時間上應從事后審計轉向事中、事前審計;在工作內容上,將從查處違規違紀審計轉向內控制度審計和績效審計,理順資金運行管理機制。

3.2建立健全政府審計對企業內部審計的指導體系。內部審計機構將從行政設置轉變為單位根據自身需要主動設置,逐步推行內部審計人員政府委派制。

3.3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體制。與時俱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內審人員素質。

3.4端正認識。厲行企業內部常規審計,減少違紀違規問題。

3.5建立并實行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的運行機制。改變內部審計的手段和方法,實行風險審計與計算機審計。

3.6開展外委工程予結算審計,減少企業資金流失。

3.7開展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業績界定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3.8搞好聯營企業及二級企業審計,規范經營行為,維護企業利益

以上僅是筆者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意見。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不僅需要做很多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還需要各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