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論文
時間:2022-09-11 08:07:00
導語: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特別是2005年縣鄉換屆以來,山東省蒼山縣不斷研究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按照“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突出重點,保證質量”的要求,狠抓了項目計劃制定、現場組織實施和部門聯動配合等工作,不斷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強化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推動了全縣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深入開展。2005年以來完成56個單位92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查處違紀違規金額2.3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6億元,損失浪費金額0.7億元;依據審計結果,提拔重用12人,免職、降職、撤職18人。
一、實行計劃管理,強化源頭控制
當前,縣級審計機關經濟責任審計任務相當繁重,部分縣(區)審計機關已達到年度審計項目的三分之二以上,審計力量不足、審計任務過重、審計任務不均衡和計劃性亟待加強等問題影響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和效能的發揮。為破解這一難題,該縣按照“突出重點,保證質量”的要求,前置監督關口,合理選擇審計對象,科學制定經濟責任審計計劃,逐步加大監督和防范效果更明顯的任中審計項目安排,在工作源頭上解決了審計任務不均衡問題。據統計,2005年縣鄉換屆以來,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96個,占年度計劃的56%,年人均審計1.5個,查糾違規資金2.3億元,經濟責任審計呈現出服務干部監督管理需求和兼顧審計資源的特點,成效突出。
為促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該縣充分發揮經濟責任聯席會議的作用,由其牽頭制定年度計劃,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任務安排的嚴密性、嚴肅性和可行性。聯席會議規定領導干部經濟審計實行“逢離必審”、“任中抽審”,明確了四類必審對象,即: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經縣委確定,擬調整或已決定調整的干部;任期已達屆中或屆滿的領導干部;群眾反映或組織掌握有關問題線索需要審計的干部;需上報上級表彰、獎勵的領導干部。按照四種必審對象的要求,在安排年度經濟責任審計任務時,有選擇地對四類干部進行重點監督:一是任職時間較長而近期又未實施過審計的領導干部;二是掌管資金較多或在重要部門任職的領導干部;三是以前審計發現問題較多的領導干部;四是臨近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審計對象確定后,編入全局年度計劃,根據自身工作實際提請組織部門委托。考慮審計對象多、覆蓋面大的實際,該局在安排其他專業審計任務時,積極做好與經濟責任審計銜接工作,實行經濟責任審計與預算執行審計、財政決算審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投資審計及專項資金審計相結合的“捆綁審計”,做到一次審計,滿足多種需要;在審計時限上,采取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任中審計相結合的方法,領導干部離任前,原則上審計全部任期,已進行年度審計的,只審未審年度,對審計發現重大問題的,進行追朔審計。通過源頭控制審計項目安排,整合了現有審計資源,有效避免了重復審計和項目打架現象,提高了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和成效。
二、強化組織實施,突出審計重點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領域寬、政策性強,必須在全面審計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因此審計機關要統籌安排各項工作,抓好現場審計。該縣通過多年實踐,摸索出“力量上統一匹配,時間上統一步驟,審計上統一內容,處理上統一標準,結果上統一使用”的經濟責任審計一體化審計模式,審計質量、工作效率、結論落實工作得到同步提高。
“磨刀不誤砍柴功”,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前,都組織周密詳盡的審前調查,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編制實施方案,力求做到五個明確,即明確審計目標、內容、重點、分工和步驟,在審計力量上不搞平均分派,堅持審計力量和審計重點相匹配。在審計內容上突出八個重點,做到八查八看:一是查任期內年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有無偷漏稅金現象;二是查任職初期和離任時的家底,看國有資產增減情況;三是查任期內財政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規、合法,看有無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四是查任期內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看有無損失浪費問題;五是查任期內債權債務是否真實,看有無虛報漏記問題;六是查任期內農民負擔是否合規合法,看有無亂加碼、亂集資、亂收費、亂罰款等加重農民負擔問題;七是查任期內配發的辦公用品、通訊設備是否清理移交,看有無轉移、藏匿問題;八是查任期內執行廉政紀律和黨的方針政策情況,看決策有無失誤,有否給黨和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有無貪污受賄問題等。圍繞審計內容,重點抓好內部控制測評、貨幣資金盤庫、工作底稿編制和審計資料復核四個環節,同時做做四個結合,即查人與查事結合,由事及人,分清界定領導干部所承擔的責任;查帳與調查結合,豐富審計內容,確保審計結論客觀公正;與常規審審計方法計結合,借鑒以前審計結果,提高工作效率;與發現案件結合,充分發揮審計在經濟領域的懲處作用。在審計方法上,不拘形式,根據審計內容特點,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審計方式、方法,如財務帳目審計與實物盤點核對、座談、走訪調查、受理舉報、調閱有關資料等方式相結合,全面細致地審清查透每一個審計事項。
為規范審計報告內容和格式,該局制定了縣直部門、鄉鎮黨委政府、國有企業三個報告模版,將審計范圍內容、問題處理標準予以列示,指導審計操作,方便報告撰寫;同時強化綜合分析,實行審計組、科室、局業務會議三級綜合分析匯報制,堅持從制度、宏觀上提出解決和預防的建議、意見,為組織等有關部門利用審計成果提供可靠數據和依據。2005年以來,提交綜合報告、專題審計信息142篇次,縣領導批轉96篇,縣委、縣政府根據審計建議,出臺了關于規范政府非稅收入、業務招待費列支報銷、政府項目投資管理等辦法8項,促進了全縣財政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強化協作聯動,加大工作力度
蒼山縣把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作為一項全局工作來抓,建立了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聯席會議組織協調,有(下轉第20頁)(上接第11頁)關部門“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積極配合、齊抓共管”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部門協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審計執法手段,擴大了審計工作外延,結束了審計機關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單打獨斗”局面,有效解決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施難、查證難、處理難”問題,審計的深度、頻度、強度、力度都大為加強。
在工作中,各部門密切配合,切實搞好協作聯動,做到任務安排互商、具體工作互動、履行職責互幫、審計結果互用,充分挖掘、發揮部門職能。一是明確職責分工。明確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的主要職責,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實行分工協作制,各成員單位根據具體分工,承擔義務,履行責任。例如針對審計任務重、專業審計人員少這一難題,該縣規定由審計部門物色業務人員,由組織人事部門出面抽調。近年來,我縣每年都從鄉鎮和縣直單位財會人員中抽調數十人次參加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緩解了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二是齊抓共管,通力合作。要求做到四個“必須”,即:在開展審計之前,必須互通信息。紀檢、檢察機關和監察、組織等部門都要積極向審計小組全面介紹本機關、本部門所掌握的有關情況,提供審計線索,幫助查找有關政策和法規依據;在開展審計之初,必須聯合進點。縣紀委和監察、組織、審計等部門聯合到被審計單位召開經濟責任審計進點見面會,共同聽取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領導干部的工作匯報,并根據部門的職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審計要求;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必須鼎力配合。隨著工作進程,審計組若需某業務部門支持時,在征得縣經濟責任聯席會議同意后,有關部門需要出人的,必須隨叫隨到,需要排憂解難的,也必須及時解決;在審計結束之后,必須分頭處理。根據審計意見,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建章立制,紀檢機關和監察部門負責對違紀問題的查處,組織人事部門負責找有關責任人談話或予以人員調整,檢察機關負責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偵察等等。部門協作機制的建立,杜絕了部門間推諉扯皮現象,發揮了各部門的職能優勢,形成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強大合力。2005年以來該局96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查出的2.3億元違規資金全部得以整改,審計罰款、漏交稅金274萬元全部“顆粒歸倉”,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決定落實率連續三年達到100%,移送案件4起,司法機關判刑1人,紀檢部門處理8人。
- 上一篇:審計委員會與公司治理關系研究論文
- 下一篇:公允價值計量對獲取審計證據影響論文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