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員法律責任風險防治策略論文

時間:2022-04-21 08:38:00

導語:國家審計員法律責任風險防治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審計員法律責任風險防治策略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審計準備階段風險控制;實施階段審計風險控制;審計風險控制的其他措施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嚴格遵循法定審計程序和審計管轄范圍的規范,從嚴依法審計、依法行政、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強化分工負責制、做好審前準備和調查、實施審計方案控制、召開見面會、公開辦公地點與溝通渠道、嚴格按法律法規規定作出審計決定、重視后續審計、強化項目管理、強化風險意識教育、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健全完善審計準則體系、建立審計質量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審計隊伍素質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審計風險是由經濟業務本身的復雜性和審計手段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不僅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還可以與審計程序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將風險控制環節置于具體審計工作之中,并在審計準備、實施和報告階段的全過程采取各種風險管理和控制對策,以減少審計風險。避免風險損失。

【關鍵詞】審計風險防范控制

由于審計風險來源廣泛,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涉及面廣,并涉及到審計項目全過程的每個階段的幾乎所有內容.也涉及到參加審計項目的全體人員和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一旦作出錯誤的審計判斷,就會導致某種不良后果,導致審計風險。審計風險是由經濟業務本身的復雜性和審計手段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不僅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還可以與審計程序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將風險控制環節置于具體審計工作之中。并在審計準備、實施和報告階段的全過程采取各種風險管理和控制對策。以減少審計風險,避免風險損失。我們兵團審計具有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的雙重職能,以國家審計為例審計人員法律責任風險的控制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審計準備階段風險控制

1.嚴格遵循法定審計程序和審計管轄范圍的規范,從嚴依法審計、依法行政。審計監督屬于行政執法范疇,審計監督行為必須遵守法定的方式、方法、步驟、時限和順序,違反了審計程序或超過管轄范圍。無疑會招致審計風險。

2.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強化分工負責制。并選擇適量并能勝任工作的審計人員組成小組。審計小組成員的專業特長和基本素質要求。要有充分的考慮,并且對被審單位的具體情況和審計任務的簡繁程度也要做到充分考慮。

3.做好審前準備和調查。作好法律法規準備、技術準備、資料準備、物資準備、認真備戰,爭取審計工作開局的主動。做好審前調查,重點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明確審計的范圍、內容,重點和方法.使審計工作更具針對性,減少審計不必要的資料浪費和工作失誤。

4.實施審計方案控制。審計方案是實施審計的總體安排,是保證審計工作取得預期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審計機關據以檢查、控制審計工作質量、進度的依據。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能保證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

二實施階段審計風險控制

1.召開見面會、公開辦公地點與溝通渠道。以爭取被審計單位的合作。可以采用座談會、個別訪問、設置意見箱、公開結果作出最后把關.減少審計風險。審計機關審定審計報告后,應對審計事項做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對審計事項的評價應以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為依據,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不能以偏概全、以點概面。

2.嚴格按法律法規規定作出審計決定。審計決定是審計風險產生的重要環節,是引發被審計單位復議風險和訴訟風險的關鍵部位。審計人員應注意正確選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對違法違紀問題處理處罰要寬嚴適度,既不可對違法違紀單位和行為人有惻隱之心,網開一面,也不能超越《審計法》規定的處理、處罰權限,寬嚴無度,顯失公平、公正。

在實施處理、處罰時,應告知并被審計單位和有關當事人所擁有的合法權利,一旦發現審計決定或審計行為有誤,應及時糾正,而且不能包容護短,以錯掩錯。對于審計人員與審計單位發生矛盾或分歧。應依法公開處理和解決。不能“私了”或暗箱操作,同時也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維護審計機關的尊嚴。

3.重視后續審計。視審計項目效果和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不失時機開展后續審計.加強和鞏固審計成果,維護審計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為避免審計決定“虛化”的現象,及時發現和控制審計結果落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審計風險,我師審計局領導特別重視后續審計.于2o07年對已審計項目進行全面追蹤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審計決定得到落實。有效控制了審計風險。

4.強化項目管理。建立項目資料庫和企業風險評價模型,同時加強審計報告的復核力度。并不定期與企業溝通交流,使企業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利于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針對新會計準則給國家審計帶來風險增加的影響,強化和改進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三、審計風險控制的其他措施

1.強化風險意識教育。增強審計風險防范能力。隨著人們對審計期望值的越來越高,審計人員的責任和風險也越來越大,審計機關將會更加關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審計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審計成本的同時。高質量地完成審計任務,并有效地避免審計風險及其損失。持續不斷地加強審計風險教育,改變傳統審計教育的弊端,增強審計人員風險責任感,提高識別能力,并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尋求積極有效的方法控制風險。作到自覺預防審計風險和正確加以處理。

2.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健全完善審計準則體系。事物總是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且審計實踐中新技術新問題層出不窮、要求不斷升華審計理論研究。不斷建立健全、修訂、完善審計準則體系,使得審計人員有章可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減少由審計人員失誤而引起的風險

3.建立審計質量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強化責任。對審計小組、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給予全面考核;如設立審計項目計劃完成率、違紀金額檢出率、審計工作底稿合格率、審計建議采納率、復議差錯率等指標進行考核。同時還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建立自己的質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審計工作程序和質量控制制度,還要認真執行“三級復核”制度,加強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等。

4.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審計隊伍素質。審計風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具有良好素質的審計人員,能夠較好的完成審計任務,降低審計風險。因此,對審計人員素質的控制.也是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對審計人員道德品質的控制和審計人員業務能力的控制。如錄用的審計人員在業務上必須達到起碼的要求.包括較高的學歷和較吩咐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職的審計人員應不斷進行職業輪訓,加速知識更新,定期進行知識與業務比賽.鼓勵快出人才,同時還應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業務考評,建立業務檔案.作為晉升職務、提升工資的主要依據。

參考文獻

[1]董大勝主編《審計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