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16 04:43:00
導語: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湖南地處中部,近年來湖南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產業集群化發展引人注目。通過對湖南產業集群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湖南產業集群在集群創新體系的構建、集群文化的建設、集群核心競爭力的培育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從集群獲取資源的能力、創新體系的構建、市場營銷、集群文化的角度對湖南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湖南;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指出,集群即指在某一集特定區域下的一個特別領域,存在著一群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目前,國內學者對集群概念尚有多種理解。在某些特定產業湖南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如長沙的工程機械裝備、廣播電視、食品。瀏陽的花炮制造,醴陵的瓷器,株洲的軌道交通、服裝,岳陽的石油加工,湘南的有色金屬等。而且這些產業在地理上已經有集聚的趨勢。湖南地處內陸,是典型的農業大省.產業集群的發展目前雖已取得一些成績,但遠不如沿海發達地區。因此如何培育湖南企業集群競爭力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一、湖南產業集群的現狀
產業集群是指同一產業的企業以及該產業的相關產業和支持性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
(一)集群已進入成長期
湖南屬中部省份,工業基礎薄弱,是典型的農業大省。但最近十多年來發展迅速,從最早的“一點一線”,到2008年長株潭“兩型社會”特區的批復,以及環洞庭湖經濟圈的崛起,“3+5”城市圈的確立等等。湖南的經濟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其經濟結構有其自身特色,真正結合了湖南省的省情,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特別是近幾年湖南涌現出了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產業集群,如長沙周邊的工程機械。瀏陽的煙花,岳陽的石化產業,湘潭的檳榔產業,常德的食品產業等等。這樣一些符合湖南特色產業的崛起,帶動了相關企業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發展,最終形成了產業集群。這些集群的迅猛發展成了湖南經濟的亮點,與沿海一帶的加工貿易不同,湖南許多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也有湖南本土的文化因素。因此,許多湖南企業集群的產品、品牌優勢較為明顯,在一定時期內湖南的企業集群還將繼續保持又快又好的發展,目前屬于企業集群的高速成長期。
(二)集群特色較明顯
集群特色決定了集群的生命力。實際上,我國集群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加劇,在某些整體技術含量不高的產業競爭呈現白熱化趨勢。市場上競爭力較強的集群往往是具有特色的集群,這種特色不完全表現在制造成本的最低,還體現在產品的獨特性、技術含量,集群的文化,集群整體營銷策略等。湖南的一些集群特色比較明顯,在國內外形成了較高知名度和較強的競爭力。比如,以傳統技術形成的瀏陽煙花、醴陵陶瓷集群;以飲食習慣形成的湘潭檳榔、常德農副產品集群;以交通優勢形成的株洲服裝集群;以計劃經濟工業基礎形成的株潭軌道交通集群;還有以技術創新為代表的長沙工程機械集群等.湖南的企業集群總的來看,特色比較明顯,集群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企業集群化發展漸成趨勢
隨著湖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產分工的加劇,企業向集群化發展逐漸成為趨勢。企業在湖南集群化發展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集群正以地區為中心集中;一是各地區企業集群又向工業園區集中。企業集群化發展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說明湖南的經濟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稀缺資源正被市場有效調配,企業集群化的發展可以說是湖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企業集群的種類、數量、規模、增長速度、競爭力強弱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湖南的整體經濟活力。
二、湖南產業集群存在的問題
(一)集群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集群的創新體系與單個企業組織的創新體系是有差別的。它必須將集群內的所有創新資源集中調配,最終產生1+1>2的效果。創新體系主要包括技術創新體系和制度創新體系,但目前湖南的絕大多數集群在這兩個方面都有差距。在技術創新體系方而.不僅是集群內的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需要合作.還要聯合相關的科研院所,共同構建集群的技術創新體系。這種體系能夠使技術可以在集群內的企業組織間擴散流動,但又不在集群外溢出、外泄。而事實上,湖南的絕大多數產業集群還未能形成這種體系,所以,整體科研實力并不強。
集群的制度創新體系則可以盡可能的降低集群內的制度成本,促進集群內各種組織之間的合作,減少沖突,統一協調。目前,湖南的制度創新體系主要由政府主導,集群內的各種組織參與較少。如政府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或某項政策來指導集群的發展。政府的引導是必要的,但集群制度創新體系的主角應是集群內的所有組織。
(二)集群文化有待建設
集群文化的建設需要時間的積累,是集群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風格,不可模仿。正是由于它的不可模仿性,所以,它才是打造集群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但是.集群在湖南的發展還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文化,但離真正能夠轉化為集群強而有力競爭優勢的文化還有距離。湖南絕大多數集群的文化還有待建設,目前基礎還很薄弱。集群文化究竟由誰去建設、怎樣建設,這是湖南的產業集群現階段發展所要思考問題。
(三)集群核心競爭力并不明顯
盡管湖南最近幾年產業集群取得了較大發展,也涌現出了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產業集群。但整體而言,集群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明顯。表現在產業類型雷同、產業結構類似、過于倚重低成本勞動力、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一部分集群的競爭力地域性很強,走向全國就會出現問題,這正是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表現。還有一部分集群這幾年發展很快。但并不一定是自身競爭力非常強.這里面有市場的原因。如果市場開始萎縮,或者競爭加劇,那么問題就會暴露。
三、提升湖南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對策
(一)培育對稀缺資源的獲取能力
集群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對稀缺資源的競爭,各種關鍵性資源實際上都是稀缺的。稀缺資源包括有形的、無形的以及人力資源,在集群同質化的今天,對稀缺資源的爭奪顯得異常激烈。提升湖南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加強對獲取稀缺資源能力的培育。每一種稀缺資源的獲取方式是不一樣的,如對某緊缺原材料的獲取和對高級人才的獲取顯然是不同的。具體而言.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根據集群目前的特點。如有的集群科研創新能力比較強,那么就應該注重在對人才資源的獲取上。有的集群是市場驅動型,則應注重對市場一線信息的獲取等。湖南的產業集群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培育對稀缺資源的獲取能力。
(二)逐步建成集群的創新體系
創新體系的建設主要依賴于集群內各企業組織之間的合作,并將這種合作進行到實質階段。如建立行業協會,制定維護集群長遠發展的各項規章制度。協會需要政府的一定參與,為了集群的發展政府可以出臺一些發展政策。之所以需要政府的參與是因為政府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協調集群內各企業組織之間的關系,不能完全由市場的力量去調控集群的發展。這樣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集群的內部損耗,最終建成集群的制度創新體系。集群內的企業組織還應多進行技術交流,可以組建共同的研發機構,促進集群內的技術共享和流動。但也應建立相應機制防范技術的外泄,最終形成集群的技術創新體系。
(三)集群的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集群的發展不是盲目的,它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集群的發展規模、集群的發展方向都應該由市場需求決定,否則就無法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目前,湖南產業集群的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集群內的企業組織都希望集群做大做強。希望是好的,但并不代表符合經濟規律。有些集群的發展在沒有經過嚴格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提前規劃,規模超前,這樣是比較危險的。要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必須經過大量的、長期的市場信息收集,了解市場的需求趨勢,在此基礎上做好集群的長遠規劃,這樣集群的發展才會比較穩健。
(四)形成獨特的集群文化
只有獨特的集群文化才能不被輕易模仿,只有獨特的集群文化才能形成集群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要形成獨特的集群文化必須要有長遠的文化建設戰略,必須記住集群文化是集群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風格,不是短短幾年集群的快速發展就會有的。但我們必須要有長遠的文化建設戰略,在集群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首先要對集群內組織的各種日常經營活動進行規范,其次要對一些日常經營活動制度化,最后還要對一些日常經營活動習慣化。隨著時間的累積.最終就會形成獨特的集群文化。獨特的集群文化則會集群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結論
湖南的產業集群在最近十年間雖然有了較大發展,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依然面臨許多問題和困擾。面對集群同質化的今天,市場競爭的加劇,如何才能培育湖南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分析湖南產業集群的現狀,本文總結出了幾點問題,并給出了相應對策建議,希望能給湖南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帶來一些啟示。
- 上一篇:縣衛生系統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的講話
- 下一篇:我國收入差距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