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

時間:2022-05-21 04:01:12

導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國上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共同追求的大背景下,涇川縣結合縣域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推進,城鄉廣大干部群眾日益在實踐中認知、認同,并有意識地轉化為堅定信念和行動自覺,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和實踐探索的雙重突破。本文旨在通過全面總結分析,探索基層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路徑,助推精神文明建設,實現鄉風民風的全面轉變。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探索

黨的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那么,如何在實踐中探索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認為,這是關乎信仰、力量和希望的大問題,需要對照縣情、創新載體、整合資源、優化思路、合力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涇川縣結合縣域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共進,與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城鄉廣大干部群眾日益在實踐中認知、認同,并有意識地轉化為堅定信念和行動自覺,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和實踐探索的雙重突破。

1在培育中彰顯價值力量

1.1注重思想引領,加強理論宣傳普及

思想是行動的先決條件,我們堅持以理論武裝為重點,“就地取材”,不斷創新思想宣傳方式、豐富內容普及載體,努力營造人人皆知的氛圍。一是加強宣傳。采取“新媒介”與“土辦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電視、網站等線上媒介不間斷強勢宣傳和線下固定屏幕等載體持續播放“24字”內容,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影隨形”;通過制作專欄、掛宣傳標語、設立廣告牌、制作宣傳櫥窗(板報)、建設宣傳“文化墻”、編印配發宣傳資料等“土辦法”,全方位、立體化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使廣大干部群眾浸潤其中,通過看和聽,從外在表征上接受“24字”內容。二是扎實宣講。開辦“涇川道德大講堂”,開放縣圖書館等公共學習平臺(場所);采取集中培訓、統一聘用的方式,抽組部門骨干力量組成宣講團,進企業部門、走村入戶,開展集中宣傳講解和系統導學,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和要義。

1.2注重精神引領,強化道德實踐養成

讓人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口中、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才是真正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我們找準癥結,全面發力,通過開展“發現身邊典型”“情暖涇川”“文明禮儀”等文明實踐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貼近民心。一是促進核心價值觀生活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探索和經常性開展的社會志愿服務、各類人物評選等道德實踐活動深度融合,“就地取材”,深入挖掘貼近群眾,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先進事跡,讓典型人就在身邊,讓廣大干部群眾可僅為、可親近、可信任、可學習。二是促進核心價值觀人性化。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服務基層和群眾的作用,堅持以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根本目標,圍繞理論學習、政策宣傳、價值培育、文化傳承、培樹新風等內容,開展導向正確、積極向上的文明實踐活動,給予人們更加人性化的精神“食糧”,豐富城鄉老百姓文娛生活,促進群眾精神健康“成長”。三是促進核心價值觀細節化。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保障、引領和帶動婦幼弱勢群體作用,利用中國傳統節日和國家重大節慶活動,組織開展“攜手文明行”“傳遞身邊感動”“憲法小衛士”“高雅藝術進校園”“傳承英烈精神”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各界、各行業、各領域扎扎實實實踐活動,織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網絡,開展細致入微的教育。

1.3注重網絡宣傳,開展線上線下引導

以網絡媒體為載體,加強宣傳教育普及,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干部群眾中的價值認同。一是發揮新媒體的引領作用。利用涇川縣門戶網站,設立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高價彩禮、禁止餐飲浪費等精神文明主題欄目。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H5、微視頻等網絡新媒體,不斷強化線上宣傳力度,全面提升網絡教育效能。二是積極拓展線上陣地。開展“中國夢·涇川情”網絡微視頻大賽和“我的價值觀·我的中國夢”網絡電視演講比賽,豐富教育形式,增強教育實效。三是加強網絡輿論的引導。樹立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網上輿論監管,及時準確分析、深入研判出現的網絡輿情,做好監測和管控;加大網評員隊伍建設,針對網上出現的熱點問題和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及時做好引導,及時辦理網站留言,確保網絡風清氣正。

1.4注重文化引領,促進文化文藝發展

堅持以文化育人、以文潤心,用精品創作、文化活動等方式,讓文化走入鄉村、深入群眾,持續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眾范圍、擴充接受群體。一是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組織縣域內文藝專業人員走進鄉村,深入開展文藝采風活動,推出了一批主題突出、具有涇川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歌曲《醉美羅漢洞》《王母故里是我的家鄉》在全縣廣泛傳唱,治理高價彩禮微電影《招娣》《仰望星空》受到全縣廣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評。二是廣泛開展文化活動。利用節慶時段,組織動員中小學校、社會文藝團體、群眾娛樂團隊、網紅團隊開展文藝匯演、文化社團巡演、“文化下鄉村”等活動;充分發揮民間藝人的帶動作用,組織鄉村群眾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健康行為,在全面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積極有效地促進了鄉風民風的整體轉變。

1.5注重新風引領,深入移風易俗教育

依托句讀聯盟協會等公益組織,充分發揮黨校講師和學校教師等專業技術人才作用,深入開展多層次的家風家教宣傳教育,依靠“外力”,不斷增強城鄉子女贍養老人的責任感和孝親敬老的道德感,幫助農村弱孤困殘老人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舉辦全縣婚介人員培訓班,讓黨員干部帶頭承諾地質高價彩禮,以行政力量推動城鄉移風易俗;組織拍攝脫貧攻堅、改變落后風俗習慣的微影視作品,開展新風氣、新時尚微影視作品展播活動。全面組建民風引導志愿服務隊,逐門逐戶發放宣傳資料,積極倡導新時代文明,讓講文明樹新風在涇川大地成為一種新風尚。

2在踐行中拓寬實踐路徑

2.1實現政府主導向全民行動轉變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方面,剛開始主要依靠各行政單位推動,由宣傳文化系統牽頭組織開展工作。近年來,我們不斷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健全完善整體聯動的精神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全力構建統籌有力、協調有度、管理有方的組織領導機構,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責任,層層依次開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宣傳活動,讓文化文藝群眾、民間團體、各類文化社團以及干部群眾參與其中,形成了全民總動員、全參與、齊共建、能共享的工作氛圍。

2.2實現由階段性向常態化的轉變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事業發展中,融入人民群眾學習生活的“細枝末梢”,與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實踐、鄉村發展、農村治理等工作有效結合,與群眾生活工作學習及社會活動聯系起來,全縣各行各業結合實際,宣傳黨和國家各類政策、行業領域各種知識、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等精神“養分”,讓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從心從行上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化作堅定信念和行動自覺,實現由階段性向常態化的轉變。

2.3實現由單項活動向綜合活動的轉變

改變了過去宣傳教育政府部門“單打一”、文化系統唱“獨角戲”的一貫模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探索作為各級各部門引導人民群眾樹立良好風尚、弘揚優秀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內容,作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重要工程來抓,不搞花架子,從嚴從實從細落實見效;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理論宣講和舉辦節慶文藝匯演、各類先進人物表彰、鄉風文明建設、移風易俗等活動有機結合,圍繞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和農村精神文明水平、群眾道德文化素養展開,使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真正達到引領發展的目的。

2.4實現由抓活動開展向重素質建設的轉變

開展活動是過程,提升素質才是真正目的。我們一貫注重對干部群眾的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通過持久地潛移默化地普及式宣傳,引導老百姓從內心深處轉變,自覺樹立起養文明、樹新風的意識。始終把精神扶貧作為關鍵一招,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在行動·鄉村振興看涇川”“富口袋,先要富腦袋”“脫貧光榮戶”創評等活動,把農業實用技術、家政服務、果畜菜產業發展技能送到村里戶里,積極引導群眾徹底改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致富信心,激發老百姓內生動力,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素質。

3在探索中弘揚中國精神

3.1要在宣傳普及上力求入腦入心要整合調動各類資源,發揮新媒體作用,加大宣傳教育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城鄉群眾“開枝散葉”。要始終堅守主陣地,充分發揮文化單位、學校、群眾文藝團隊主陣地作用,發展新陣地,各單位應有文化宣傳專業人員,組織本單位文化活動開展,形成一個有形和無形相結合的社會教育網絡。要創新培育形式,堅持以城鄉社區居民為主體,結合各類傳統文化宣傳研究組織、鄉村民俗(民間)文化研究組織,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探索活動,不斷豐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含義。

3.2要在培育典型上力求出彩出新

要持之以恒做好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引領帶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鄉村老百姓增強道德判斷力、集體榮譽感和時代幸福感,形成意識自覺,文明自覺和行動自覺,這是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要堅持學習模范,緊跟先進,崇尚英雄,積極引導人們向“真善美”看齊,遠離假惡俗。要通過樹立身邊的典型,看得見的先進,能夠感受得到的事和人,讓群眾受教育、受啟發,在理論上認可、在觀念上一致、在行動上緊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讓老百姓成為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力量的生力軍。

3.3要在實踐養成上力求落實落細

要從小處著手,細微處入手,方方面面運用,時時教育宣傳,事事挖掘滲透,處處彰顯,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成為生活、工作、學習的常態;要積極開展活動引導,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培育過程中融理于事,寓教于行,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啟發和熏陶,從而使干部群眾從內心深處得到教育感化,以提升全縣整體文明程度和城鄉群眾整體素養。

3.4要在健全機制上力求抓長抓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要實現常態化,形成對老百姓精神和行為有強大的約束力,必須在常和長上下功夫。要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在城鄉原有組織架構不變的情況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居民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要制定完善村規民約,以鄉鎮、社區為主體,組織專門人員,根據社情民意,制定“鄉規民約”“村(居)規民約”,倡導針對個人的、家庭的家風家訓的建設,使各種規范內化為每個群眾的自覺行動。要健全完善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嚴格落實定量和定性考核,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開枝散葉,蓬勃向上。

4結論

總之,基層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紙面落實到地面,必須結合實際工作充分挖掘其豐富內涵、深刻認識其實踐要求,多措并舉拓寬培育方式和踐行路徑,在理論探索和現實行動上集中發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才能有效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本書編輯組.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

[2]中共中央宣傳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197.

作者:劉瑞芳 單位:中共平涼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