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與路徑選擇

時間:2022-10-07 09:51:26

導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與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與路徑選擇

摘要:近年來道德缺失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一問題的出現不僅對供應鏈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阻礙,還違背了社會主義本質的客觀要求。基于此,本文先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表現進行分析,之后重點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少表現;解決途徑

經濟利益是道德缺失與否的關鍵因素,雖然其受到傳統習慣、知識構成和階級立場等制約,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經濟利益。現如今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對經濟和道德關系進行研究必須建立在對市場經濟主義道德內涵的了解基礎上,為二者關系奠定充足的理論基礎[1]。為此,當前時期必須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表現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問題提出建議。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表現

目前我過還未完全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新道德和舊道德的互相激蕩必然使我國形成道德真空,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等)成為某一部分人的道德標準,并不符合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初衷。

1.1利己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商品互換的前提是公平競爭,但在實際的生活中不少人卻不注意此類問題,甚至出現完全淡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則的問題”。這種不良道德流入我國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且給黨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容易出現市場經濟秩序紊亂的問題,還容易滋生政治生活腐敗的現象。與此同時,人們的心靈被腐蝕,社會風氣敗壞,并不利于建設美麗中國,更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2]。

1.2拜金主義。貨幣屬于一般的等價物,是財富的象征,左右且束縛了一些人,驅使資本家成為始作俑者,部分群體認為誰擁有金錢誰就有一切,也有一部分人將金錢作為自己行動的動力和目的。如今這種拜金主義道德觀念盛行,這些都是我國經濟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等領域出現腐敗問題不可忽視的原因。1.3享樂主義。如今人們處于優越的生活條件下,享受使一部分人在追求更高精神需求和理想的道路上逐步迷失方向且自甘墮落,奢靡的生活導致人們精神價值追求與物質利益追求二者失去平衡,這部分人只注重物質方面的享受而不注重精神追求,以物質享樂為唯一目的。受到享樂主義價值觀影響,人們視線越來與模糊,人的意志逐步被削弱,不僅害人害己,還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黨和國家在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也受到一定影響。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原因

2.1政府部門職能缺失。滯后性、自發性和盲目性都屬于市場經濟突出的缺點,必須發揮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才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扮演服務者和管理者角色,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存在職能缺位、錯位或越位等問題。一方面,政府部門管理市場經濟時放任其自流,但這種管理方式損害政府的指責,忽略了道德建設問題,這是道德敗壞以及道德缺失等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市場進行過分干預,甚至存在直接參與市場經濟的問題,市場競爭不公平的問題突出。這些問題不僅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也不符合黨和政府部門的初衷,與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相悖,需要我們提高重視。

2.2經濟制約。當前階段我國道德建設影響因素中經濟落后屬于比較重要的因素。經濟落后,人們文化素養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制約,并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的展現主要通過發展程度和文化普及等實現,經濟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水平。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解決途徑

3.1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除了需要市場調節之外還需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受到“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影響不斷向前。為此,政府部門應以道德建設中存在的職能確失問題進行順水推舟,促進智能的合理轉變。簡單來說就是從“大”轉變為“小”[3]。“大”指的是真個府部門對市場經濟所有方面、所有領域詳實且具體的微觀干預狀態,屬于過度管理的一種;“小”指的是適度、有的放矢地一種市場經濟事務,屬于小而精的宏觀管理方法之一。政府部門可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市場主體的關系,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強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建設的同時為社會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可謂是事半功倍。

3.2加強依法治國與道德治國的融合。從某種程度分析,無論依法治國還是道德治國均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治理國家的手段,只只不過前者是外在強化的一種方法,實施的過程中以自身地位為保證、以立法為主體;后者則是道德的內心反思和反省,不僅體現了道德素養,還體現思想水平,兩種方法從外部和內部兩個不同的方面進行結合[4]。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可吸取其中的經驗和教訓將依法治國和道德治國有效結合,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增強國民法制意識,提高國民道德素養。如此,通過依法治國從外部對有效杜絕腐敗問題,而道德治國則可以起到凈化社會的作用。如此一來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起到雙重保障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全面小康社會進程,讓我國在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上得到良好發展,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基礎。

3.3我國經濟基礎的務實。道德是獨有的一種意識表現方式,脫離經濟之物并不是最終的根源,能動反映了經濟發展狀況。“每一種社會經濟關系最先通過利益表現”從恩格斯的這句話可知,這種由經濟關系決定的利益關系不僅對社會道德體系和規范的形成與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對階級道德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到決定作用[5]。社會主義經濟道德觀的發展主要以社會公有制經濟為基礎,是新型道德的一種,核心內容為愛國主義,原則為集體主義,是一種為了實現人全面、自由發展的必然訴求,在完善和豐富的過程中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這種道德是無比崇高且又積極向上的,猶如雨后春筍般生根發芽,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人投入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結束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以道德建設為基礎,這樣才能彌補市場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缺憾,推動其可持續發展。為此,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確失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這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筆者從政府職能的轉變、加強依法治國與道德治國的融合、我國經濟基礎的務實三個不同方面分別進行探討,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點之外還需進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的解決途徑,為我國發展奠定良好的道德支撐。

參考文獻

[1]韓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缺失及其路徑選擇[J].前沿,2013(5):98-100.

[2]王瑩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J].科技展望,2017(23).

[3]申長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芻議[J].漢字文化,2019,228(8):118-119+165.

[4]王燕飛.淺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J].才智,2017(21):276-277.

[5]王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和道德人的探討[J].智富時代,2016(10X):115-115.

作者:李豪 齊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