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物流發展研討
時間:2022-07-23 09:16:46
導語:低碳城市物流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城市是經濟單位集中的地方,也是經濟活動密集頻繁的地方,生產企業的外部物流活動、城市內的供應鏈物流、經濟單位之間的經濟交往,尤其是城市中發達的商業經濟,都需要物流獲得實現。低碳城市的建設是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必須與環境相協調,物流在建設低碳城市中意義重大。
1低碳城市與保定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我國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根據這一要求,眾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低碳城市的發展目標,低碳城市已經成為當前城市建設和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式啟動“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以期推動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入選的2個試點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會了《保定:全球可持續能源生產的“電谷”》的研究報告,充分肯定了保定市在助力中國乃至世界低碳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8年12月24日,保定市政府正式了《關于建設低碳城市的意見》,“低碳保定”的建設正式啟動,“中國電谷•低碳保定”成為保定新的城市名片。保定市低碳城市建設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以建設“太陽能之城”和“中國電谷”為目標;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實施“藍天行動”、“碧水計劃”和“綠蔭行動”。低碳保定,就是保定市要探索建立一個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態化的經濟增長方案,實現一種循環、節約、可持續的低碳城市發展之路。
2保定市物流業現狀
2.1物流基礎設施和設備落后。與物流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如信息路網、物流裝備等基礎性建設仍處在較低水平,物流的內構與外延建設仍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物流業的需求。部分物流設施設備尚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技術裝備水平還比較落后,基礎設施之間協調性差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現象。在倉儲方面,大多數倉儲企業的倉庫設施簡陋、機械化程度低,沒有現代化的立體倉庫,遠遠落后于先進水平。在信息方面,目前尚未建立公共型物流信息交換平臺,也沒有建立起面向廣大中小企業用戶的物流信息服務系統,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定物流業的發展。
2.2物流服務水平低。保定市物流業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但與現代物流發達地區相比,保定市物流企業在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方面還不盡如人意。除少數企業以外,大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大多數企業還只能從事單一功能的運輸、倉儲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劃、組織以及供應鏈的全過程管理,物流設計能力差,物流增值服務少。
2.3工商企業物流管理水平低。保定有三大產業,第一產業是新能源,第二產業是汽車,第三個產業是紡織服裝箱包業。工業企業中大多采取手工作業方式,很少采取高層貨架系統與信息管理系統,在物流外包方面,外包物流在總體上還處于補充地位,物流功能剝離還存在較大困難。在商業系統方面,商業配送水平較低,大部分企業仍然沿用過去的進貨方式,與生產廠家還沒有形成信息聯網和科學規范的物流運轉,只在某些品種上實行了新的營銷方式,缺乏大型連鎖經營方式。
2.4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滯后。現有的物流企業基本上還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倉儲與儲運上,正在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還沒有能夠為物流需求企業提供整合服務的物流企業,不能滿足工商企業對物流一體化物流服務的需求。高效低耗的物流體系尚未建立,尚未形成高效運轉的核心物流企業和物流基地。物流企業在低碳物流踐行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保定市的物流企業尚未整合企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缺乏通過高效規劃和實施運輸、倉儲、裝卸和包裝等物流活動,在加大節能減排的創新力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并未將節約資源、減少廢物、避免污染等作為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
3保定市低碳物流發展策略研究
3.1低碳運輸方面。運輸是物流活動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而運輸形成的交通運輸業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在交通運輸業中,公路運輸是保定市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公路運輸雖然運量小,但運輸成本高,對能源消耗大,且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環境污染。保定市是交通運輸部10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建設低碳型交通基礎設施,切實提升低碳建設理念,合理使用低碳建設和運營管理技術、設施、設備、材料、工藝等;推廣應用低碳型交通運輸裝備,合理提升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的擁有比例,推廣使用節能減排技術。在城市交通運輸方面,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開辟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專用或優先行駛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為群眾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強汽車尾氣排放監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舊汽車,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鼓勵使用節能環保型車輛和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積極推行公交車、出租車“油改氣”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優化交通運輸組織模式及操作方法,重點探索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的合理路徑,優化城市公交、客運班線的線網布局和站場布局,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在低碳化交通體系方面,要搞好主城區和衛星城內部的城市就業、居住、公共服務和商業設施的合理配置,減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加快都市區各組團之間快捷公共交通網絡建設。完成低碳理念指導下的現有城市交通體系評估,開展低碳化交通整合方案設計。建立健全交通運輸碳排放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利用碳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機制。
3.2保定市物流信息平臺方面。整合現有網絡設施和資源,加強各類物流信息的溝通銜接。應用國際通行的信息標準和規范,逐步構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保定物流信息網,通過互聯網實現物流市場需求和供給的對接,支撐物流發展對信息的綜合需求。基于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的過程,有利于制定運輸優化策略。例如浙江傳化物流基地,交易大廳里的電子屏上滾動著貨運來往信息,4000多輛貨車與480家中小型物流企業提供的逾5000條運輸需求信息實現了快速對接,有效減少了貨車的空駛率,每年降低物流成本約30億元,并能減少碳排放14萬噸。依托物流公用信息平臺以及GPS定位等現代物流信息技術,能夠實現物流資源的集約化配置,車輛回程配載狀況也將有所改善,從而提高車輛實載率,提升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社會運輸資源的優化與整合,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3.3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工商企業強化物流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改變傳統運輸、貨代、倉儲、加工、整理、裝卸、配送各個環節分割運作的觀念,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做好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鼓勵工業企業產品進行集裝箱化包裝運輸,改進包裝方式,提高競爭力,促進物流基本功能的有機整合。積極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工商企業將物流業務從主業中剝離,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尤其推動有條件的運輸、倉儲和等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要創造條件在工業企業聚集區域建立向企業提供專業、優質服務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引導物流企業與工業企業聯盟,促進部分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市場規則對原輔材料、特別是大宗原輔材料進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縮短物品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的溝通環節,提高了物流效率,控制物流運輸的空車運輸頻率,減少運輸過程中碳排放量,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業節能、低碳發展水平仍比較落后,節能低碳技術綜合普及率仍然比較低。
3.4構建逆向物流體系。倡導低碳物流首先要從物流管理環節考慮,從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目標出發,改進物流體系,既要考慮正向物流環節的低碳化,又要考慮供應鏈上的逆向物流體系的低碳化。保定市作為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生產企業中規模企業有170多家,這些工業項目物流運輸的托盤和集裝箱,以及接受客戶的退貨、包裝容器、原材料邊角廢料、零部件加工中的缺陷在制品等的銷售方面物品實體的反向流動都會給保定市帶來較大的物流量,合理規劃逆向物流,引導和約束生產者、消費者的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促進逆向物流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物流,在節約資源的同時降低這些物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3.5廣泛應用節能新技術。圍繞低碳高效性產業發展,實施企業創新工程,打造技術先導型產業。優化能源結構,推動風力、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工程和地熱能開發利用工程及垃圾發電項目建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普及應用新型節能技術,重點改造提升電力熱力、紡織化纖、建材等能耗較高的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保定市作為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傾力打造“中國電谷”這一城市品牌,“太陽能之城”的建設,便是保定市走出的一條低碳能源之路。我國目前唯一的五星級太陽能酒店———保定電谷錦江國際酒店,該酒店的玻璃幕墻,就是一個太陽能發電系統,這座20多層的大酒店就是一座發電廠,年發電量26萬度,可替代104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5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3噸,減少煙塵排放量1.8噸。此外,在保定市區主要交通路口,太陽能智能型交通信號燈和太陽能路燈隨處可見,園林、景區里的景觀燈、草坪燈都是利用太陽能發電照明。
3.6低碳物流園區的建設。保定市培育的10大物流園區為“保定•中國電谷”建設服務的新能源及能源設備制造業物流園區,為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服務的汽車產業物流園區,高陽紡織品物流園區,以服務縣域特色經濟為主的白溝小商品、安國中藥材、雄縣革塑、定州蔬菜、容城服裝、高陽農機配件和保定市農副產品物流園區。物流園區的建設,應充分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樹立環保意識,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物流園區在規劃之初就要立足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角度,在物流園區的布局和配置上注意各種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并且鼓勵多式聯運、合理配置運力,從而減少運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占地規模較大、噪聲污染嚴重、對周圍景觀具有不利影響的物流中心應盡量遠離人類活動比較集中與交通擁擠的城市中心區,要在環境的承載能力范圍內,采取措施,把對環境的負面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這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4結論
解決物流方面的問題在保定市建設低碳城市中的意義重大,文章從低碳運輸、物流信息平臺、發展第三方物流、構建逆向物流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了保定市在建設低碳城市中的物流發展策略。但是,對于如何具體的操作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探討和實踐。
- 上一篇:德育工作哲學啟示
- 下一篇:電磁沖擊波醫治泌尿系結石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