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構建循環經濟規劃體系的基本設想
時間:2022-11-17 09:25:00
導語:當前構建循環經濟規劃體系的基本設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循環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它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是從理念到路徑、從模式到方法的一種創新。而循環經濟規劃作為國家規劃體系中的一名新成員,其制定工作也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循環經濟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
一、客觀認識循環經濟規劃的作用
(一)從循環經濟定位的角度來認識
《循環經濟促進法》明確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當前我們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效抓手,也成為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基本途徑。而在近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凝聚全球力量以獲得新發展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其基本內涵和實踐內容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應有之意。由此,制定循環經濟規劃首先應以循環經濟的基本定位為指導,特別是在國家、省、市、縣等各級循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中,需要全面系統地闡述應如何有效實現循環經濟這一“現實抓手”和“基本途徑”的角色定位,同時還應把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相關內容納入到所規劃的循環經濟發展實踐和模式探索中,以注重體現“綠色”/“低碳”這一全球經濟發展熱點的內涵和要求。
(二)從規劃體系建設的角度來認識
“十一五”時期,一些地區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以及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等為指導,已陸續編制出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循環經濟規劃已成為整個規劃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在“十二五”規劃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以循環經濟規劃為基點向外,在縱向上它涉及與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間的關系,在橫向上它涉及與相關部門和行業規劃之間的關系;如果向內,它涉及到各級循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與作為發展循環經濟重要內容的如節能減排等方面的規劃之間的關系。
二、“十二五”時期循環經濟規劃制定中需關注的問題
(一)循環經濟規劃框架內容的完整性
循環經濟規劃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為保證規劃其內容的完整性,可在制定規劃之初,對規劃的框架結構有一個統一化、標準化的基本模式供參照,這可依據已出臺的政策精神和已有的實踐經驗將規劃中的共性方面內容進行歸納提煉而形成。完整性不僅體現在共性上,更體現在個性中,即各地區、各層面的循環經濟規劃一定要有結合實際的解構和具體化,要能體現出當地的地域性、發展的階段性等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地對標準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進和調整是必不可少的。
(二)循環經濟規劃體系完善的必要性
按照《循環經濟促進法》的要求,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以及編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等專項規劃,應當包括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容;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編制本行政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對循環經濟規劃體系的完善,除以上法定內容外,還應包括制定如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等涉及循環經濟重要領域的各項專門規劃,且應包括不同部門和行業的相關規劃。需要強調的是,與循環經濟規劃配套的分階段實施計劃和行動方案也非常重要,它將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對規劃內容加以落實并檢驗成效,而且還擔當著對原有規劃的滾動性修正,所以對此項工作要加以重視。
(三)循環經濟規劃指標體系的科學性
循環經濟指標體系是循環經濟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規劃目標的量化體現,又是規劃實施的檢驗標準。科學的指標體系應對循環經濟系統的物質、能量、資金、信息等的投入產出進行高度概括,以揭示其運行的特點和規律,滿足對其現狀評估和未來預測的雙重目的。雖然根據法律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完善循環經濟指標體系負有直接責任,但科學全面的指標體系的建立是一個不斷摸索和調整的過程,需要經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復,其間各市場主體都負有相應責任。當前,加強循環經濟規劃指標體系的科學性,需要借鑒其他相關學科如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可持續發展體系中有關評價指標的研究成果;需要考慮與現行國民經濟統計、財務會計核算中相關指標的銜接和融合問題;還需要針對不同層面的不同實踐,使指標設計既能保持共性又可體現個性,如需要針對農業中不同種養殖業的特點來進行相關評價指標的構建等。
發展循環經濟,特別強調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體現在循環經濟規劃中,是強調對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甚至是全過程(包括資源開發、原料生產、產品制造、流通消費、循環再利用等)技術體系的建立,以及對鼓勵技術投入的科技創新機制的完善,但在當前形勢下,僅有這些已顯不夠。在全球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熱潮下,主張以綠色/低碳技術為支撐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全面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為此,一些發達國家重視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相關技術的研發、貿易、推廣系統,意欲率先建立起相關技術的標準體系。因此,我們對循環經濟技術的認識也應與時俱進,對循環經濟規劃中所涉技術方面的內容也應進一步拓展,并且科學技術還應與在全球推動相關技術交流/貿易、推廣相關技術標準相聯系,以利于搶占國際市場先機。
- 上一篇:外科醫生個人述職述廉
- 下一篇:醫院內科護理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