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研究
時間:2022-12-08 08:48:27
導語:循環經濟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循環經濟模式能夠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平衡的問題,通過循環經濟理念的應用能夠確保景區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取得雙贏。本研究分析了循環經濟理念與生態環境保護內涵,指出了循環經濟理念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困境,提出了加強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策略。研究結果表明,培養管理人員的生態意識,構建景區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才能促進我國旅游經濟長久健康發展。
關鍵詞:循環經濟理念;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
循環經濟即資源循環型經濟,最早萌芽于20世紀年代的美國,0年代進入我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循環經濟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中并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循環經濟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同時,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旅游,促進了我國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循環經濟理念在旅游產業發展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當前,我國大部分旅游景區還是采用粗放型管理方式,盡管能夠在短時間內為旅游景區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旅游景區開發管理方式會對景區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破壞,造成旅游景區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不利于旅游景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人們開始意識到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旅游景區發展中的重要性,以此來確保旅游景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1循環經濟理念與生態環境保護概述
1.1循環經濟理念
循環經濟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即對物質的循環利用與再生的經濟,實質上屬于資源回收利用經濟模式[2]。總體來說,循環經濟理念是以提高資源應用效率與實現重復利用為目的,同時不破壞自然環境發展規律,使得各種物質能量能夠自然運轉。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通過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在幫助人們加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確保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所以,通過循環經濟的作用能夠使得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發展形式,有效地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改善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較大影響[3]。由此可以看出,循環經濟理念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思想相一致,在今后必然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1.2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表示在針對某個區域開發建設時,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系統的破壞[4]。而本研究關鍵在于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所以在接下來的論述中將重點探討旅游生態保護方面的內容。從本質上來看,相比較于其他產業,旅游產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尤其是在以自然景觀賞析為主的景區中更加明顯。所以,當旅游景區在進行開發、建設以及管理過程中,假如對景區內的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破壞,必然會影響到景區活動的開展,對景區長久、穩定發展產生較大阻礙。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深入分析并整合與景區生態環境相關聯的因素,進一步提高景區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景區管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確保景區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并進。
2循環經濟理念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2.1旅游生態保護缺乏組織
盡管有較多景區已經意識到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在管理過程中注重對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然而從實際景區管理現狀來看,對旅游生態的保護僅僅體現在表面上,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探索,自然沒有全面貫徹到景區管理以及開發工作中。在此背景下,許多景區在進行開發與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真正重視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在實際開發中出現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利于改善景區生態環境水平,難以確保景區能夠長久、穩定發展。
2.2生態保護人才資源不足
在循環經濟理念下,要想有效確保景區生態環境得到切實的保護,一方面要求景區管理人員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科學合理地開展景區管理行為;另一方面也要能夠充分領悟與運用循環經濟、生態環境保護等知識內涵,從而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融合,真正做到對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然而,當下這種高水平綜合型人才資源嚴重匱乏,景區很難招收到適合的管理人員,這對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實際上,由于當下景區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不高,造成景區制定的許多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也無法尋找出適宜的、可行的解決策略,一方面難以實現對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也會對景區今后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不利于進一步提升景區的經濟收益。
2.3內部管理體系不健全
要想確保循環經濟理念能夠得到貫徹落實,景區在進行管理過程中需要重視管控自身的開發行為,防止不合理開發給景區生態環境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5]。然而從當下我國許多景區開發現狀來看,許多景區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也沒有針對景區生態環境的具體承受力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只是從運營效應層面出發進行景區及周邊環境的開發,難以真正做到對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無法實現景區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2.4部分利益主體目光短淺
相關研究表明,旅游景區的綜合經濟收益和游客的認知水平與消費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然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游客都沒有樹立合理消費與綠色消費的意識,在這些不良因素影響下,許多景區管理人員為了迎合游客需求而采取不科學的經營手段[6]。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景區經營效益,一些景區的開發以游客實際需求為基礎,并沒有深入探究游客需求是否合理,導致景區資源被過度、不合理開發,威脅到旅游景區的循環經濟發展。此外,旅游景區經營主體并未形成良好的全局意識,不能夠做到景區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了更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增加自身的市場影響力,通常對一些景區資源過度開發,既造成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不穩定,也對旅游景區經濟的未來長久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最后,旅游景區當地的居民也沒有建立良好的環保意識,當旅游景區發展與居民自身利益產生沖突時,往往會不顧生態環境保護而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甚至會產生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對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產生十分惡劣的影響,阻礙了旅游景區經濟的循環可持續發展。
3循環經濟理念的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體系
在實際進行旅游景區規劃管理過程中,不僅要嚴格遵守旅游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確保各項開發與施工工作都不違背法律規定,也需要結合生態旅游開發要求,加強對項目建設過程的監察以及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對后續建設產生較大影響,此外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當需要變更部分施工方案時,必須要上報到上級部門,待上級正式核實、批準之后才可以改變原有建設方案[7]。從組織管理層面來看,景區生態環境保護不單單是景區自身的事情,同時也需要得到區域政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在其的指導與管控下,聯系景區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開展景區生態旅游發展工作,以旅游景區管理單位為主導,加強對旅游開發企業的監管與約束,全權負責旅游景區開發、改進以及管理等工作,確保旅游景區生態環境能夠得到切實的保護[8]。
3.2重視人才隊伍的培訓學習
隨著現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旅游生態環境的過度破壞,生態旅游逐步進入到人們視線中并得到了充分的認同,并發展成為一個新型的旅游產業,對旅游管理部門、旅游企業以及旅行者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尤其是旅游景區管理人員以及建設人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旅游景觀管理與運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需要深刻領悟生態旅游、生態系統等相關方面的內容。然而當下我國旅游產業發展中高水平人才資源缺失嚴重,對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產生了較大阻礙。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旅游景區應當要加強高水平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加強對景區管理人員的培訓與學習,倡導其在工作之余加強對生態方面知識的學習,同時選取優秀的管理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汲取其他景區的開發與建設經驗,領悟景區生態環境建設的要點;另一方面,景區可以請知名人士為管理人員開展主題演講活動,傳授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進一步強化景區管理人員的總體素養。另外,景區可以招聘一些擁有扎實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管理人員,積極開展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工作,實現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3健全內部管理體制
生態旅游是一個擁有顯著計劃性的活動,為了有效防范景區建設與開發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必然要在生態旅游各個構建階段重視對旅游活動的管理。首先,各個旅游景區應當要緊密結合自身的景區特征,打造擁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線路,確保線路規劃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其次,旅游景區要加強對導游隊伍的管理,創設一支專業水平高的導游團隊,可以引導各個旅行社有序開展各項旅游活動。最后,景區應當要加強對旅行者的生態環境保護宣傳與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路線圖、電影等不同宣傳載體的教育功能,同時科學管控景區游客規模與觀賞范圍等,防止對景區生態環境產生較大破壞,影響景區的長久、健康發展。
3.4倡導綠色消費
游客的消費習慣與理念是旅游景區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實現旅游景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政府部門、旅游景區以及相關旅游機構等應當要積極引導游客構建綠色消費理念,以此來保證旅游景區經濟的循環健康發展。貫徹落實游客的綠色消費理念是開展旅游經濟循環經濟建設的重要部分,事實上綠色消費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1)游客在旅游消費過程中,應當要首選未被污染的綠色旅游產品,以及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旅游產品;2)在進行景區游覽過程中,游客應當要保管好自身的生活垃圾,做到垃圾不亂扔、垃圾合理分類等,有效避免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3)在重視引導消費者樹立綠色消費理念基礎上,還需要倡導游客從細節上重視環保,主動節約自然資源和能源,逐步轉變以往消費方式與習慣,促進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5應用綠色技術進行生態保護
在開展旅游景區開發與建設工作時,應當要積極運用現代最新的技術手段,最大程度降低旅游資源的損耗,減少旅游廢棄物的產生,實現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為了有效確保綠色技術在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構建相應的綠色技術體系十分重要,是旅游景區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保障。綠色技術體系一方面涵蓋了污染治理技術,另一方面也涵蓋了廢物再利用技術以及垃圾廢物清理技術,通過構建綠色技術體系既能夠有效降低景區環境開發中的資源消耗,同時盡可能減少開發過程中的廢物排放量,有效保護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4結語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理念在我國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旅游景區管理人員應當要清晰認識到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景區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而充分重視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當下,我國許多景區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夠完善,為此在接下來的發展歷程中,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生態意識培養,構建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機制,加強景區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
參考文獻:
[1]羅盛鋒,黃燕玲,王利朋.循環經濟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探討:以桂林恭城紅巖村旅游點為例[J].旅游論壇,,2(6):886-88.
[2]陳珊珊.淺談我國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南方農機,8,4(1):65+67.
[3]趙多平,陶紅.典型旅游景區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以寧夏沙湖與沙坡頭旅游景區為例[J].中國沙漠,1,31(6):11-16.
[4]朱鵬.基于循環經濟理論框架的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機制研究:以大湘西區域為例[J].管理世界,4(6):-.
[5]李慶雷,明慶忠.鄉村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為例[J].西南林學院學報,8(4):-36.
[6]鄭燕.濱湖旅游區生態旅游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析:基于云南省撫仙湖祿充景區的個案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1,3(1):-34.
[7]彭宗波,周傳斌,韓寶龍.循環經濟背景下縣域生態旅游規劃:以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為例[J].中國熱帶農業,8(5):6-.
[8]宋松,張建新,溫麗娟,等.基于“5R”理念的旅游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初探:以中山陵景區為例[J].經濟地理,,2(6):24-28.
[]陳浩,鄭嬗婷,儲曉焱.循環經濟與鄉村旅游:低碳旅游發展模式探討:貴池霄坑村鄉村旅游開發實證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7(6):7-.
[]歐鐘慧.循環經濟理念導向的田東九合岑生態旅游園區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8(24):14-1.
作者:劉君 王振 單位:南陽職業學院
- 上一篇:期刊中的音樂文本研究
- 下一篇:資源型城市循環經濟法制定的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