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儲備糧企業經濟效益分析
時間:2022-04-24 11:35:15
導語:地方儲備糧企業經濟效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新儲備糧企業機制,努力提高企業經濟
1.1合理利用政策,切實改革企業。儲備糧企業如果想改革自己的企業機制,首先要對當地的植物播種周期和存儲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在一般情況下,小麥的存儲周期為五年,而食用植物油則為兩年。相關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根據存儲年限來進行機制創新工作,使企業既有新的內容,又不會脫離本質。這樣做既可以保證企業利益不受虧損,還能在同等條件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從而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同時還可以定期更新企業產品庫,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人民與社會提供優質優惠的產品。1.2新輪換模式工作的弊端以及處理方法。在一般情況下,在儲備糧接近儲存年限甚至達到儲存年限時,輪換模式才會在企業中被啟動。這樣做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企業利益,保證產品質量,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有不小的弊端。首先,接近或者已經達到儲存年限的儲備糧的食用品質會出現很明顯的下降幅度,與新儲備糧相比,存在不小的價值差,從而會有很大的差價誕生,不利于企業的銷售工作。其次,在該模式下,企業不能對市場的實時情況有一個良好的把控。市場的銷售情況乃是瞬息萬變的,而輪換模式往往在最初便對企業的銷售定下規劃,導致企業不能根據市場行情進行正確而有效的判斷,從而使企業失去商機,錯失擴大利益的機會。想要處理這些問題,首先要熟知政策與權限的相關內容,采取自主輪換的方式來為企業爭取最大利益。即企業可以在不虧損的前提下,根據當下的形式進行多次的、有效的輪換,從而達到更新儲備糧,提高儲備糧品質,最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2建立完善企業制度,努力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2.1從自身出發,實現企業體制轉變。企業想要建立完善企業制度,必須首先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且從自身內部的思想出發,改革的核心為產權制度的改革。同時在改革時,盡可能的加快改制的步伐,在保持秩序的前提條件下實現核心特征是權力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現職能專業化的經營者模式,最后實現企業市場化。企業就會走向科學管理、權責明確、產權清晰的道路,企業的利益最終會受益于其所改革的企業體制。2.2以資產為通道挖掘企業經濟潛能。企業增加收益的潛能很大一部分在于作為企業發展紐帶的資產方面,對企業采取全面產業鏈的經營方式,充分擴大企業的增益能力。當前部分地方儲備糧企業的經營方式,不僅不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利益,也不能增加農民的相對收入。所以我們需要對地方儲備糧企業進行戰略性的合作與重組,可以實現強強聯合,先富帶后富的狀況,成為包含生產、加工、存儲、銷售的大型企業或者集團。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大企業的知名度,從而引來更多投資與客戶,還能有效提高企業的全方位實力,切實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3建立優秀的經營思路與服務意識
3.1推行訂單收購的方式。地方儲備糧企業應在當地推行訂單收購的方式,與相應的農戶簽訂規范的訂單合同,與農戶進行綁定,充分實現互惠互利,風險共擔。為農戶提供專業方面的服務,盡可能多的在農村開展儲備點,利于群眾,服務于群眾,方便群眾對糧食的購買,也在一方面提高了企業的效益。保證企業的售后服務與產品質量,在群眾心目中建立起企業的良好形象,做群眾放心的良心企業。3.2樹立現代市場的營銷概念。地方儲備糧企業應該一改過去的“推銷”方式,轉變為“營銷”方式,首先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品牌的形象,必須切實保證廣大群眾的消費安全,保證產品的質量并且做到無毒無害,擴大產品的交易線路與方式,在各城鄉建立銷售點,在網上建立站點,進行產品的批發或者零售工作,實現產品銷售多元化,增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的收益。3.3多項經營業務同時進行。有效利用產品生產時所帶來的附加物,既可以變廢為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又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符合可持續發展。企業可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將養殖與種植同時進行,在確保企業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將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建立科學的管理方式,實現糧食資源的轉化增值。
本文通過對國有糧食承儲企業的分析,了解了地方儲備糧企業的經濟效益情況。認識到了真正阻礙地方儲備糧企業發展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加強對儲備糧企業的引導工作,做大糧食經濟產業,做好對廣大群眾的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根本上提升地方儲備糧企業的經濟效益。
作者:李春花 單位:遼寧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
- 上一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
- 下一篇:煤炭企業經濟效益提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