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8 05:30:00

導語: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社保基金中的個人賬戶資金的逐漸積累,基金的投資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只有明確我國社保基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基金的投資渠道以及投資的基本原則,結合社保基金目前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上面臨的困境,在低風險、高收益、高流性等原則下進行恰當的投資組合,才能找出更好的投資策略,以便在較小的風險下得到更大的收益。

關鍵詞社保基金投資環境投資渠道投資組合

社保基金是社保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的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國務院已明確表示:“要逐步提高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商業保險基金等投入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作為老百姓的“養命錢”,社保基金是維持普通百姓養老保險和基本生計的特殊保障基金,其資金的去向和使用將關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盡管目前社保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1000多億元,但面對老百姓不斷增加的保障需求還是捉襟見肘。為了讓成千上萬的社保基金“活”起來,在遵循基金投資原則的基礎上,尋求最佳投資組合以提高基金的運營收益率和抗風險力。

1社保基金投資的基本原則

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與一般的資金投資運營行為的目的是一致的,即獲得收益,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投資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低風險原則。低風險,即保障社保基金投資的安全性,這是基金進入貨幣市場的最基本條件。只有切實保障基金的安全,才能保證受保人員按時足額領取保障金。因此,社保基金投資必須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預測確定一種適度的風險與收益的標準,并嚴格遵守此標準選擇投資對象、方式,進行投資分類和組合。

(2)盈利性原則。社保基金的投入,既要保值又要增值。在選擇投資品種時,沒有收益是不予考慮的。在實際投資決策中,只有當投資回報率大于通貨膨脹率,基金的保值目標才能實現。否則,僅能起到消除基金貶值的作用。

(3)社會性原則。社保基金投資是政府的一筆大規模的支出,這筆支出首先應講求社會效益,必須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增長,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結構優化,有利于社會的長期發展進步。否則,收益再高也不允許投資。

(4)高流性原則。社會保障的支付具有連續性,不能延緩,因此要求基金投資具有高流動性。在具體的措施上,可對投資進行事先預測,留足資金和一定的短期支付使用,對中長周期進行統籌安排,使其資金在應付日常支付前提下充分發揮效益。

2社保基金投資環境分析

要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投資者需要對金融市場的收益、風險及以后的發展趨勢做出理性判斷,還要綜合考慮當時的政治環境等因素。近年來,我國社保基金投資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國家政策環境都在不斷調整和完善。但總體上仍存在投資愿望和投資環境的矛盾。

2.1負利率造成社保基金進行銀行投資時的隱性貶值

負利率就是物價指數(CPI)迅速升高,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2004年央行《貨幣銀行執行報告》指出,2004年同比價格上漲的遞延效應為2.2%。說明2004年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漲價因素,全年物價上漲也會達到2.2%。考慮到20%利息所得稅和物價上漲因素,按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計算,則實際利率為-1.616%。因此,一向秉承“安全至上,保值增值”理念的社保基金,也無法避免負利率時代所帶來的效應。

2.2金融市場的高風險性

社保基金投資是典型的風險厭惡型投資。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不到20年,國債市場規模小,品種單一;企業債券市場仍未得到發展;股市尚不成熟,股價大起大落;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規模小,風格不明,運作欠理性,甚至存在“黑幕操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股票與GDP的比率僅為20%左右(按總股本而非流通性股本計算),債券與GDP的比率僅為11%左右,而發達國家通常為75%左右。因此,中國股市風險大大高于西方成熟股市的風險。

2.3國家政策對社保基金投資的影響

國家政策對社保基金投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國家投資銀行利率的調整、資本市場的系統風險、投資品種的選擇、組合以及投資渠道、程序的選擇。目前我國社保基金投資仍存在超比例大額持有現象,社保投資內部機制及投資程序仍要進一步規范。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投資的風險防范機制,制定完善的保險資金風險控制制度。

3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分析

《社保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限于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下面就目前我國社保基金的主要渠道銀行存款、債券投資進行一般性分析。

3.1銀行儲蓄存款生息

儲蓄存款生息,是指社保基金的專門機構將社保基金的結余全部或者部分采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定期存款及保值儲蓄存款等形式存入國家銀行或地方銀行,按國家規定利息收取。這種投資方式最大的特點是無風險、安全可靠,具有完全的資產流動性。在我國目前實際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下,政府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第一,存入銀行的社保基金給予保值補貼和加上一定的增值補貼,如我國規定,對存入銀行的社保基金給予優惠的政策;第二,國家嚴格控制物價上漲和銀行利率的比率;第三,現行的單利計算方式改為復利計算方式。國家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投資方式。

3.2有價證券投資

有價證券投資,是指運用社保基金購買國家債券、企業債券、股票等各種有價證券。債券是一種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的債務憑證。它一般分為國家債券和公司債券,國家債券是國家舉借債務的借款憑證,例如國庫券、專業銀行發行的國家建設債券、專業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國家重點企業發行的重點企業債券、地方企業發行的地方企業債券等等。由于債券利率事先固定,可以獲得固定的、高于利率存款的預期收入,由政府發行,財政作擔保,信譽安全性強,在急需用款時,變現能力強,因此它是社保基金投資的有效形式之一。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已投資入股的證書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依享有分紅權利的不同可分為優先股票和普通股票,前者根據事先規定的利率取得固定的股息;后者的股息隨企業贏利的多少而增減。持有者可以把它作為買賣對象或抵押品的有價證券,并享有利潤分紅的權利;其優點是利潤比較高、流動性強,在通貨膨脹時期易保值。缺點是沒有政府、財政、銀行作后盾,承擔經營風險比較大,但是在股票市場比較完善的國家,這種投資項目是保險業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

為保證投資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定的途徑與方法對企業的資金償還能力、現有經濟效益做詳細的調查分析,然后作出決策或者選擇那些有擔保、有信譽的企業,力爭獲得最大的收益。但其中有些操作性的技術,應注意的是對行業企業債券的選擇,即采取分散風險的策略,“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這也要求投資者善于識別風險、分散風險。總之,社保基金投資要集中管理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既有利于決策機構的統籌安排;又利于保證基金的安全。

4社保基金投資組合分析

4.1加大證券投資比例

在收益、風險、流動三者的關系中,基金的投資收益與風險正相關;投資資產的流動與收益負相關。在確保贏余資金流動的情況下,根據各類投資方式在一定時期內的收益率及其穩定性,將這幾種投資進行有機的組合,尋找出一組收益率高而且穩定性較好的基金投資組合方式,或者進行分期、分組、分類的分散投資組合。假定2005年社保基金大致有1700億元人民幣進行投資,選擇的范圍是年利率為0.06的無風險資產和預期收益率為0.14、標準差為0.20的風險資產,應當如何將1700億元人民幣在這種資產之間進行分配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呢?從兩種模型進行分析:

(1)銀行存款與單一證券資產的投資組合。組合收益率E(R)用公式表示為:

E(r)=wE(rs)+(1-w)rf=rf+w[E(rs)-rf]

其中,E(rs)為證券資產的預期收益率,rf為銀行存款利率;w為投資于證券資產的比例;1-w為銀行存款的比例。

則本例中的投資組合收益為:

E(r)=0.06+(0.14-0.06)w=0.06+0.08w

當投資組合是由證券資產和銀行存款構成時,投資組合的標準差δ是證券資產的標準差δs與其投資比重w的乘積,用公式表示為:δ=δsw=0.2w

將投資組合標準差代入預期收益率公式得到收益-風險關系式:E(r)=0.06+0.4δ

(2)以證券1、2構成的組合替代單一證券。

w1=

■,w2=1-w1

將數據代入,得到證券最優組合由69.23%的證券1和30.77%的證券2組成。其收益率和標準差為:

E(r1)=0.122;δ1=0.146

證券1與無風險組合的風險—收益直線由以下公式表示為:

E(r)=rf+w[E(r1)-rf]=rf+[E(r1)-rf]δ/δ1

=0.06+(0.122-0.06)δ/0.146=0.06+0.42δ

可以看出,采取分散式復合投資所得到的收益(0.42)要大于單一的投資組合得到的收益(0.4);從兩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投資組合所得到的收益與所承受的風險成正比,但從我國證券市場前景和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及國際經濟環境因素來看,在風險控制允許的范圍內,應適當加大風險投資力度,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整體性收益。為了達到相對風險很小而實際收益最大的目標,在實際的組合中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風險投資比例,這是保值增值的關鍵。

4.2開辟國外市場

下面討論一種國內低風險的資產投資與國外高風險的投資組合問題,其公式為:

Rm=α·R外股+β·R外債+λ·0.0198/12

其中,R外股為國外綜合指數月收益率,R外債為國外成分指數月收益率,0.0198/12為一年期利率結算的月利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α、β、λ為各投資資金的投資比例。

R外股、R外債在美國、英國等一些比較成熟的金融市場上能取得較理想的結果,因此只要在α、β比例適當的情況下{α·R外股+β·R外債}能取得相對最大值,也就是說要取得max{Rm}就要看資金在國內國外的投資比例。只有這樣,才能把投資風險分散,取得較大的收益;再者隨著各國節余基金規模的擴大,國內資金運營吸納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又要求基金的增值,向國外投資就成為必要。

5結語

有人形象地把社保基金稱為老百姓的“保命錢”,作為一種社會公共后備基金,應為受保障者集體所有。若投資失敗,公眾利益將受到極大損害,不僅對作為最終責任主體的財政政府構成威脅,而且對社會安全也構成威脅。因此一定要保著投資安全性、流動性、長期性的基本原則,先保值、后增值。從我國最近幾年資金的投資管理來看,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大力推進社保基金投資的外部環境,包括基金的內部監督機構、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成熟的金融市場、外部監督機構。第二,重視優秀投資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制度和法律的完善,為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收益性提供了基礎,但最終進行投資操作的主體是人。人性的各種弱點,如貪婪、恐懼等不可避免地影響社保基金的投資操作。因此,品德高尚、理性、有良好實踐經驗的高級投資人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最終決定因素。

參考文獻

1林義.社會保險基金管理[M].北京: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

2茲維.博迪,羅伯特.C.克頓.金融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4羅元文.國際社會保障比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