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融資管理下新金融論文
時間:2022-09-23 03:45:30
導語:銀行理財融資管理下新金融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銀行理財融資業務發展過程看,銀行理財產品創新有規避監管的動機,而監管政策具有從簡單規定到細化管理的特點。因此,新業務的興起,總要經歷創新、監管、調整、再創新的過程。《通知》的頒布體現出金融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短期內確實會對理財融資業務產生影響,但是金融創新化以及企業經濟的真實需求又會催生出新金融時代下的理財融資業務創新形勢。
二、新金融時代銀行理財融資業務模式分類
1.資產組合模式。
是指將理財融資項目歸于理財資產組合管理,銀行通過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投資于含理財融資項目在內的各類投資品種,將理財產品期限與融資期限進行結構性的匹配,融資業務模式可采取委托債權投資、債權收益權轉讓、券商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委托貸款等多種形式放款。
1.1委托債權投資業務模式。
(1)業務簡介。
委托債權投資是指有投資人委托并通過銀行、信托公司等專業金融機構對特定項目的固定收益類債權進行投資。其本質是直接投資性固定收益類債權。委托債權投資業務主要依托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將其作為交易平臺將理財計劃以委托債權投資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以有效滿足客戶的資金需求。
(2)委托債權投資交易的優勢。
①客戶融資需求得以滿足。由于資金流動性緊張或缺乏貸款規模,或者要做大表外、增加中間業務收益等各種原因,銀行面對優質貸款客戶提出大額融資需求時,有時無法向其發放貸款,造成資金供求失衡。為了滿足這些企業客戶的融資需求,銀行可將其做成債權投資產品在金交所掛牌。同時,銀行通過發行針對該投資產品的理財產品向公眾募集資金,募集結束即用來投資金交所該筆掛牌債權,相當于用理財資金為企業客戶融資。委托債權投資交易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客戶大額融資的需求,使得資金鏈得以有效循環。②融資成本顯著降低。委托債權投資是一種直接投融資行為,最大程度上簡化了資金由投資方到融資方所流經的中間機構,精簡了流程,從而也就減少了融資過程中的利潤留存和分成。金交所委托債權業務傭金相對于券商、信托通道業務費率較低,可以顯著降低企業融資的綜合成本。企業所付出的絕大部分資金轉化為投資人的投資收益而不是浪費在融資過程中。③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明顯增加。隨著銀信合作通道受限,委托債權的掛牌不失為銀行資產出表的新途徑。銀行通過委托債權投資業務,可以節省信貸規模,減少理財產品占用的的信貸資產計提撥備和資本,從而使得銀行資本符合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同時,銀行還能擴展理財產品所涉及的投資領域,進一步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1.2債權收益權轉讓業務模式。
(1)業務簡介。
債權收益權轉讓模式指由第三方作為委托人成立信托計劃,向融資客戶發放信托貸款,第三方將該信托貸款債權的收益權轉讓給銀行理財,實現理財間接投資信托貸款。對于在銀行辦理理財融資業務的客戶,通過債權收益權轉讓模式放款的資金屬于第三方向客戶發放的信托貸款。該業務模式中信托公司雖然僅起到通道作用,但對于業務操作風險控制有直接作用。
(2)模式監管合規性分析。
目前從銀監會關于理財業務對于銀行監管的相關條款看,銀監會只是規范了需變更信托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權轉讓業務,對于信托收益權并沒有明確提出監管要求。因此,該模式未直接違反監管部門對銀行的要求。從銀行角度看,銀監會對銀行的正式發文中,未提及信托受(收)益權投資,僅在《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0]72號)中明確定義了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的范圍,根據該定義,受(收)益權信托業務和建議采用的信托資產收益權投資模式,均不屬于銀信理財合作業務。
1.3券商委托貸款業務模式。
(1)業務簡介。
券商委托貸款業務模式指銀行委托證券公司成立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由該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作為委托人,委托銀行辦理委托貸款業務,為銀行指定的客戶提供融資服務。券商委托貸款業務模式是信用放款類理財融資項目放款時使用的業務模式之一,操作包括成立資產管理計劃和發放委托貸款兩個過程。
(2)創新背景下定向資產管理通道業務類型。
在銀信合作受限之后,銀證合作的模式應運而生。目前銀證合作以定向資產管理通道類業務為主,資金的投資范圍主要包括銀行票據資產、債券、信托等。銀證合作的基本運作方式與銀信合作類似,銀行將理財資金以定向資產管理的方式委托給券商資管,從而規避了監管部門對理財資金運用的限制。
2.定向理財模式:
2.1業務簡介。
是指銀行為滿足高端客戶的資金增值、低成本融資、多元化融資或存量資產盤活等需求,利用投資銀行專業技術手段,為客戶設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供顧問與交易安排服務,并面向特定客戶發行理財產品募集所需資金,理財產品期限與融資期限完全匹配的理財融資業務模式。定向融資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于:信托股權類理財產品、信托受益權類理財產品、信托收益權類理財產品、租賃收益權轉讓類理財產品等。
2.2銀行效益分析。
(1)通過定向理財融資業務,可進一步深化銀行與客戶的合作,在市場竟爭中獲得先機。
同時,發行理財產品可以滿足理財客戶的理財需要,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為營銷存款等傳統業務創造有利條件。
(2)辦理定向理財業務可獲得可觀的中間業務收入。
三、新金融時代銀行理財融資業務風險管理
1.關注監管動態,堅持信貸原則。
新產品往往設計了規避性的交易模式和條款,創新業務標準往往不明確,存在監管部門出臺新規的情況。因此,需要及時根據監管動態調整業務流程,防范合規風險。相比傳統信貸業務,理財融資業務在投前調查、風險審批、資金使用等環節較一般自營貸款要簡單快捷,雖然能夠較好的滿足客戶需要,但從本質上看,理財融資業務仍然是基于信貸資金需求,風險并未降低。所以銀行必須堅持信貸審查制度,強化授信管理。嚴格客戶準入條件、認真開展投前調查工作的同時還應合理確定理財產品期限。根據客戶實際用款周期和未來現金流狀況確定期限,避免短貸長用出現錯配風險。
2.強化投后管理,監管資金流向。
銀行對于理財融資業務投后管理要按照自營貸款貸后管理來進行,在理財融資業務的各個關鍵環節應嚴格控制:首先,應隨時掌握資金的真實流向,確保資金的合規使用;其次,要關注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非標資產在存續期內發生變更或產生風險的,必須及時進行信息披露;最后,還要隨時跟進客戶資金狀況和時點安排,及時聯系客戶確保還款資金能夠按時到位。在為銀行降低資本占用率,調節資產負債結構,以及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中起到了顯著地作用。在信貸規模緊張、流動資金短缺和新的監管政策對于經濟資本約束的背景下,理財融資業務可以利用“非標資產”投資,滿足客戶大額融資的需求,從而實現資金在信貸市場上的供求平衡。因此,銀行應抓住發展機遇,創新發展理財融資業務,同時做好營銷推廣和風險管理,搶占市場先機,樹立新金融時代的銀行專業金融服務形象。
作者:張亞娜單位: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分行
- 上一篇:貿易信貸外匯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貿市場環境治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