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專家系統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6 10:40:00

導語:廢物專家系統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廢物專家系統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環境專家系統是繼環境數據庫、環境管理信息系統之后出現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有用工具之一,目前已成為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廢物最少化處理的問題是如何在企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全過程中減少廢物的數量、降低廢物的毒性。本文論述了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設計原則,即實用性原則、系統性原則、領域專家與知識工程師相結合的原則、面向用戶原則、知識庫與推理機相分離的原則、知識統一表示原則;提出的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結構,包括5個部分:知識庫、推理機、數據庫、解釋器及人機接口;討論了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知識獲取方法及知識表示模式;以鍍鉻行業為例建立了知識庫,并以M.I.專家系統開發工具建立了鍍鉻行業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

關鍵詞環境專家系統廢物最少化

專家系統(ES)是人工智能(AI)的一個分支,產生于60年代中期。專家系統是一個(或一組)能在某特定領域內,以專家水平去解決領域中困難問題的計算機程序(黃可鳴1988,陳世福等1988,Waterman1986).國外環境專家系統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就美國環境專家系統的發展狀況而言(白乃彬1993),1985年前尚無環境專家系統,然而最近幾年發展很快,環境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專家系統,實用性強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從應用功能來分,有以下類型:評價、預測、診斷、設計、管理、教育和生產控制等,其中大部分是環境評價專家系統。國內環境專家系統的研究從1987年開始,目前已有城市環境噪聲防治、城市污水處理、水資源保護、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評價等方面的專家系統。本文首次報道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研究成果。

1問題界定

廢物最少化最早由美國提出,并已在很多國家得到實施。美國國家環境局對廢物最少化的定義是:在可行的范圍內,減少產生的或隨之貯存、處理、處置的有害廢物量。廢物最少化制度將環保部門通常使用的逆向反饋控制模式與生產部門通常采用的正向控制模式結合起來:它不僅能減少廢物的數量和毒性,進而減少其處理與處置成本,而且希望能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收入。廢物最少化以系統眼光分析解決問題,不僅僅著眼于生產過程或廢物的處理過程,而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入手。因此,廢物最少化所處理的問題應是如何在企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全過程中減少廢物的數量、降低廢物的毒性。

2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設計原則

2.1實用性

建立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是為企業的生產管理、環境管理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系統是否實用是系統成敗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設計人員要緊密結合行業生產特點來設計系統的功能,系統設計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與該行業緊密結合,并取得行業專家的配合。

2.2系統性

用系統工程方法,對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進行全面的系統分析。廢物最少化強調的是企業生產的全過程,應系統分析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明確削減廢物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確定系統在各個環節的功能目標和作用界面。

2.3領域專家與知識工程師相結合

對于一般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來說,系統處理問題所使用的知識比較簡單、數量也較少。程序設計人員同時扮演著領域專家及知識工程師的角色。對于專家系統來說,情況則大不相同。一方面專家系統要達到領域專家的水平,就必須掌握領域專家處理問題時所使用的大量專門知識,特別是經驗知識,另一方面專家系統是一種很復雜的計算機程序,開發一個專家系統需要大量的計算機科學、特別是人工智能和知識工程方面的知識。這就決定了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開發必須是知識工程師、行業專家與環境管理專家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過程。

2.4面向用戶

系統的開發應貫穿為用戶服務的宗旨,針對企業現有條件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廢物最少化方案。系統應有較好的用戶界面,為增強用戶對系統信心,系統應具有良好的解釋功能,以增加系統的透明度,提高系統的可接受性。

2.5知識庫與推理機相分離

這是一般專家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只有知識庫與推理機相分離,才能實現解釋功能和知識獲取功能。

2.6盡量使用統一的知識表示方法

這就便于對系統中的知識統一處理、解釋和管理,從而使專家系統的實現工作相對簡化。

3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結構設計

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是全國范圍內推廣廢物最少化技術的有效手段,將為企業提供涉及廢物最少化技術的遠程、即時咨詢服務。系統開發堅持貫穿廢物最少化的綜合設計思想。從企業診斷及技術經濟分析著手,建立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

3.1知識庫

用以存放廢物最少化技術的專門知識,由規則集及事實組成。因為專家系統的問題求解是運用專家提供的專門知識來模擬專家的思維方式進行的,所以知識是決定一個專家系統性能是否優越的關鍵因素。知識工程師一方面要頻繁地采訪專家,從同專家的對話和專家以往處理問題的實例中提取專家知識(稱為知識獲取),另一方面.耍選擇合適的數據結構把獲取的專家知識進行形式化存入知識庫中(稱為知識表示)。

3.2數據庫

反映具體問題在當前水解狀態下的符號或事實的集合,它由問題的有關初始數據和系統求解期間所產生的所有中間信息組成。

3.3推理機

在一定的控制策略下針對數據庫中的當前問題信息,識別和選取知識庫中對當前問題的可用知識進行推理,以修改數據庫直至最終得出問題的求解結果。推理的控制策略常用的有數據驅動的正向推理方式、目標驅動的逆向推理方式和正向與逆向結合的混合推理方式3種。本設計采用目標驅動的逆向推理方式。由于實際問題的證據和知識庫中的知識常常含有不精確成份,因此推理應具有不精確推理功能。

3.4解釋器

回答用戶對系統的提問,對系統得出結論的求解過程或系統的當前求解狀態提供說明。

3.5人機接口

將專家和用戶的輸入信息翻譯成系統可接受的內部形式,同時把系統向專家或用戶的輸出信息轉換為人類易于理解的形式。

4知識獲取及形式化表示

獲取知識并把知識表達成專家系統可用的形式,是專家系統開發中的主要瓶頸之一。專家系統的主要知識源是領域專家。由于領域專家的知識絕大部分是啟發性知識,這些知識多來源于經驗,沒有正確性保障,一般不會寫入教科書或其它專業書籍中。另一方面,對于行業專家和環境管理專家來說,專家系統是一種新鮮事物,他們并不真正了解構造專家系統需要什么知識、不需要什么知識,所以由他們整理出來的知識往往就能滿足構造專家系統的要求。因此,在知識獲取過程中,必須長時間同領域專家一起工作,通常要與領域專家進行一系列深入的系統的面談,從專家對大量實例的分析中獲取專家解決問題的思路、知識、經驗及規則。例如,對于鍍鉻行業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而言,廢物最少化技術涉及到配方工藝、操作工藝、漂洗工藝、鉻霧回收工藝、廢水處理及無害化工藝等方面,這些方面知識的獲取就要與電鍍專家、環境管理專家進行深入、細致的面談,確定各個環節所需要的概念及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同時還需確定問題的控制流程、求解問題的約束條件等。

建立知識庫的下一步工作是對獲取的知識進行形式化表示。知識表示模式有多種,臺規則表示、框架表示和語義網絡表示等。當用于表示在某領域中多年解決問題積累的經驗知識時,用規則表示方式是很合適的。規則用IF桾HEN語句表示。對于鍍鉻行業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我們整理了21條規則,該知識庫是一個多目標知識庫。

5系統的建立

由于專家系統開發工具具有縮短系統開發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等優點,我們以系統性能及人機接口較好的M.1專家系統開發工具建立鍍鉻行業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

6結語

a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開發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能及時有效地利用專家知識和經驗,避免了專家個人原因無法提供咨詢服務的困難;易于普及專家知識,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廢物最少化技術和經驗;避免讓專家進行雷同的咨詢,使專家能夠集中精力從事新的創新研究;為用戶提供靈活的建議,用戶可以根據該建議所基于的系統推理過程自行決定接受建議與否。

b專家系統開發工具能縮短系統開發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每種人工智能基本技術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用這些技術實現的各種專家系統開發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能否選擇一個合適的工具是一項重要的工作。M.1是一種適合于小型專家系統開發的專家系統開發工具,實踐證明,用M.1建立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是合適的。

c廢物最少化專家系統的開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系統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進化過程。一方面由于廢物最少化本身是一個相對、動態的概念,廢物最少化技術處于不斷完善之中;一個方面知識獲取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用大量實例測試系統的運行結果,不斷修改、完善知識庫。

d環境專家系統是繼環境數據庫、環境管理信息系統之后出現的解決環境問題有用工具之一。是環境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做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白乃彬.環境專家系統進展.環境科學.1993,14(1):49?2

2陳世福等.知識工程語言及應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

3黃可鳴.專家系統導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