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11-22 09:30:13

導語:中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以中職院校在教學改革期間遇到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差距、缺乏良好的師資隊伍等問題,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將雙創教育理念有機地融入到了專業教育中的策略,并且對相應的課程體系、雙創教學項目進行了完善、科學的設計,并創建了一支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改革與創新

1基于“雙創”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教學發展現狀

1.1存在差距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處于長期發展階段的中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遇到了許多問題,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由于在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時過于重視其基礎性,卻沒有重視創新思維和創新素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性,甚至沒有結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來培養人才,沒有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來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因此造成專業教育無法與創新創業教育良好銜接,甚至還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導致中職院校無法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育中,良好地融入創新創業教育[1]。

1.2存在差距的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目標

由于中職院校沒有了解到創業技術規劃所具有的實際意義,所以,無法在新能源汽車教學中有機結合創業技術規劃標準,也沒有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進行系統性的改革。在構建新能源汽車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對產教融合、能力培養等的有效提升,在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期間,大多數中職院校采用了虛擬構架,因此導致其時效性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1.3有待提升的師資隊伍專業素養

目前,中職院校缺乏專業素質良好的師資隊伍,負責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學的現有教師人員,沒有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沒有采用合理的技能結構,所以,擔任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學的教師,缺乏高水平的創新創業能力。職業教師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實際教學中,無法達到雙師型或創新創業這兩種教學目標,在建設教師隊伍的過程中,缺乏成熟的經驗。部分使教師不僅缺乏高水平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缺乏成熟的創業經驗,因此無法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指導,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只采用了簡單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缺乏良好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經驗,無法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2]。

2雙創人才培養模式必要性和培養目標

2.1雙創人才培養模式必要性

這些年,經濟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在我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做到對社會需求的滿足,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更加需要對人才進行重點的培養。以專業性、高素質、技術型為目標,加強對實用性人才的培養,這也是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長期以來的工作目標。中職院校以新型培養模式為目標,通過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研究,能夠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培養,并為專業人才提供良好、實用性強的培養工作,以此來為社會提供所需的人才,進而從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提升[3]。

2.2雙創能力的培養目標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需要以全面性、高素質以及高水平為目標,對人才進行綜合的培養,以此來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對維修、制造以及設計等能力的形成。能夠結合新能源汽車項目,對相應的實施計劃進行完整的制定,以此來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人才進行培養,可以實現對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對項目目標的制定。并且能夠促進人才從銷售和維修方面,做到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知識的熟練掌握。在畢業時,學生也能夠獲得的相應的學位證書,例如畢業證以及技能等級證等,也可以自行對相關的其他證書進行考取。

3雙創背景下加強中職院校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

3.1對課程體系的合理構建

對于新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來說,雖然早就已經有了新能源技術,但是該技術在近幾年再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汽車領域和市場中。中職院校并沒有關注到這一契機,在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后,才開始對相關專業進行設置,由于缺乏可以借鑒的新能源汽車教學案例,左移只能夠轉嫁相關的培養方案,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依舊是傳統的汽車技術專業,僅添加了少量有關新能源技術的課程,從實質上來說,十分類似于汽車技術專業。所以中職院校需要結合目前的形式,以雙創教育為要求和目標來開展專業教育教學,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為載體,不斷的做好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修訂,結合“創新、創業、創造”的原則來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在經過調查后得知,從興趣點方面通過對學生的深度挖掘,能夠為專業課程帶來與創新創業教育關聯性更強的資源,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以雙創理論為基礎來開設相應的實踐課程。授課教師可以采用項目申報的方法,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引入自身的科研成果,不斷地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內容。做好對創業教學活動的科學設計,組織該專業學生積極參與創業經死啊以及學科競賽等活動,通過比賽來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各類比賽能夠為學生提供有力的創業項目訓練[4]。

3.2規劃教學組織與管理

教師想要優化和完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就需要不斷的發現存在于教學期間的問題,并第一時間匯報給院系負責人。對于新興熱門的新能源專業來說,在開展教學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學校需要組織和管理好教學活動,采用有條不紊地培養方案,做到有的放矢,根據主要矛盾,優先講授更多關鍵的內容,有機地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如此能夠在幫助學生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相應的實踐技能,進而實現對教學準確度和完成度的提升。在第4次工業革命期間誕生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然而正是由于具有巨大的潛力,所以,必須要小心謹慎,新能源汽車與以往的化石能源汽車并不相同,在經過對比后得知,兩者不僅有相似之處,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校在研究談論培養方案期間,可以同時教授不同專業的共通科目,如此能夠促進學生開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進而更深入地認識新能源和傳統能源之間有何差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檢修能力和保養能力。此外,還需要從互通互聯性方面,對不同的學科予以關注,特別是源自于同一大類的小類,更需要對各小類之間緊密聯系加以認識。如此能夠使學生通過日后的學習,形成強項和優勢,也無形中擴大了學生的就業崗位。最后,還需要做好對傳統觀念的更新,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形式來教授新能源汽車技術知識,如此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成績。

3.3制定科學的評價方式

中職院校的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日后都需要從事技能崗位,所以,在校期間需要做好對學生技能的培養,這會對學生日后的工作效率和熟練度起到直接的影響。所以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形式來進行評價,切勿由于學生日后的工作過于關注其實踐技能,忽略理論教學,需要予以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同的重視度,兩者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是一個整體,如此才能夠做出科學的評價。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不僅需要做好對汽車檢修有關知識的掌握,還需要做好對自身軟實力的加強。例如在安排本校課程期間,學生所選擇的一些課程與新能源汽車的關聯性并不大,只提出了三選二、五選三等最低要求,卻沒有提出最高要求。學生更傾向于選擇保險銷售、電子產品質檢等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課程。在完成此類課程的學習后,學生可以從事前臺工作,不用在后廠從事技術類的維修等工作。學校需要為新能源汽車培養具有豐富知識的服務員,而不是只具有維修技能的機械工人。筆者在實際教學時間中得知,《汽車保險銷售》這一選修課程最受學生喜愛,剛開放這一課程,報名人數就滿了。經過分析研究后得知,該課程與維修操作知識幾乎沒有聯系,所包含的職位也與新能源汽車沒有太大關系;然而由于其關系著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所以學生更傾向于選擇這門課程。

3.4課程實訓條件建設

在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重點的結合,并根據新能源汽車崗位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需要對素質綜合課程進行加強設計,以創新精神和創新素養為目標,對學生進行培養。采用三大模塊來進行教學,以學校和企業為育人主體,對相應的平臺進行打造,以此來供學生進行素質、專業以及實踐學習,并對人才的素質和技能進行提升,以此來使其能夠成為具有專業性、創新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的雙高型人才。高職院校可以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學生成立相應的工作室,專門用于開展相應的工作,并與企業或一些線上平臺進行合作,對一些真實的項目進行承接,例如新能源汽車維修和設計等。并且,還對科研服務平臺進行建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創業團隊進行專業的培養,對相應的設計公司進行成立,以此來對新能源汽車校內外的設計項目進行承接。采用“課堂”與工作室以及創業公司相結合的形式,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項目實踐,來促進“所學”向“所用的轉化,以此來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強的實戰能力,并在育人平臺中結合實戰項目和創意訓練。

4結語

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因此,新能源汽車行業所需的人才也越來越多。中職院校作為主要的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陣地,肩負著巨大的責任。需要以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養,中職院校需要為人才提供更加優化、更先進的培養方案,如此才能夠為國家和用人單位培養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滕峻林,申慧君.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18):172-173.

[2]高俊祥,鄒偉,高孝亮.基于“雙創”需求的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000(20):2.

[3]霍汝鋒,賴艷.校企合作下《新能源汽車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汽車世界,2019,000(011):P.197-197.

[4]王華.基于技能競賽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以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航班,2019,000(013):P.1-1.

作者:劉麗春 單位:廣西商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