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政策完善財務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1 03:11:00
導語:制定政策完善財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原因分析;促進中小企業改善財務管理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主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有權經營權不分管理者專業水平差、籌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項目論證缺乏科學性、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盡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規范企業會計秩序、重視專業財務管理人才的吸納及培養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其財務有其自身獨特性。本文意在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加強其管理的相關對策。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是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們生產規模小、經營模式靈活,生產成本低、效率高。但同樣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常常受到經濟、法律和制度上諸多因素的制約,比如政策的限制技術管理人員的缺乏.生產設備落后,以及由于金融體系不發達、社會誠信缺失而導致的融資困難等等。就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雖然有這么多相互關聯的制約因素但缺乏資金仍是阻礙這些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主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過于重視短期的利潤這樣的思想導致其單純追求銷量,忽略了財務管理的重要地位。
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一般都是通過銀行貸款得以滿足的,但中小企業獲得銀行的貸款非常困難。同時.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會計帳目異常混亂,管理者無法獲得及時、有用的財務信息,影響了決策的客觀性和及時性。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所有權經營權不分管理者專業水平差。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籌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據統計我國300萬戶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占1O%左右。其主要原因第一,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第二,國家沒有專設中小企業管理扶持機構,國家的優惠政策未向中小企業傾斜使之長期處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數中小企業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
3.項目論證缺乏科學性。(1)追求短期目標。由于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占的比例比大企業多得多.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所以它們總是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2)投資盲目性,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三、促進中小企業改善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盡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
1.中小企業市場融資資信很低。這從客觀上要求國家通過穩定的融資機制給予適當的扶持。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優惠政策,如日本的《中小企業基本法》和《中小企業現代化促進法》、美國的《中小企業法》和《公平執行中小企業法案(1996)》等。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借鑒國際經驗。我國已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我國出臺了《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據悉,由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起草的《中小企業促進法》不久將出臺。
2.成立中小企業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擔保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資金來源可以是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的入會費,管理上實行基金封閉運行,集中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3.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組織,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擔保費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財政部等10部委不久前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引導中小企業增強信用觀念,改善其信用狀況以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以及加快我國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這標志著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開始啟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過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擔保制度和建立其它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機構,中小企業投資及融資信息服務機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結合起來,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
(二)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規范企業會計秩序
1.強化中小型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加強企業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領導。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增強,不僅避免會計違法行為的發生,還有利于依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2.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以人為本,努力提高廣大財劣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抓好后繼教育工作,并在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同時,開展好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實現規范化管理。當前應該嚴格執行財政部規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證、賬、表的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標準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使之分工科學合理,職責明確。
(三)重視專業財務管理人才的吸納及培養。中小型企業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企業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都是面向市場的,財務工作也處處體現了市場對于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的深遠影響。企業正是通過財務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內部形式上相互隔離但內容上緊密相關的各項決策過程結合起來,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作用下,業主及高層管理者應重視財務專業人才的作用,安排專職財務管理人員有能力的企業應專設財務管理機構并賦予應有的權力和手段,實現合理籌集資金有效運用資金,加強有效的財務分析與監督。
參考文獻:
[1]方文,財務管理防范.財會研究2002(10)
- 上一篇:教育創新實現統計實踐變革論文
- 下一篇:付出代價降低風險損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