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財管在企業管制中的必要性
時間:2022-04-10 08:30:00
導語:簡析財管在企業管制中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關于企業管理
1.1、企業的定義
所謂“企業”是指以贏利為目的而運作的法人單位;企業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是各種經濟實體的主要組成單位,一個企業來講其實就是一個團隊,相對于社會上其他的各種經濟實體或組織而言,企業是相對獨立的一種組織形式。
1.2、企業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目的
所有的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人,一個人不能算是一個組織,同樣,一個企業所需要的人也不可能只有一個,因為按照組織規程規定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基本運作部門,在這些部門中,所涉及的范圍概括來講,應包括企業管理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銷售部門等,而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的董事會、理事會、監事會等都是企業內部所應具備的;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是由多個部門組成的,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的程度,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及運作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就必須存在一個管理與協調各部門之間關系的人或部門。無論進行此項管理操作的是個人還是一個獨立的部門,他所進行管理操作的模式基本都是一樣的,目的也是一樣的,這也是企業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確保企業的正常運作,然后達到贏利或創造效益的目的。
1.3、企業管理所涉及的層面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層面及其所需要管理的內容是多個方面的,如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營銷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
在眾多的管理層面中,每一個方面都顯得特別重要,如“生產管理”是保證企業正常生產持續經營的基礎,但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多有固定的生產流程,一般不會變來變去,或沒有規律性,只要在生產的流程中加以監控生產工作一般來講還是會比較順利進行的;“品質管理”也很重要,它的管理目的是保證企業產品的質量,很多企業把產品質量看作是企業的生命,所以“品質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但“品質管理”的過程十分簡單易于操作,多數品質管理工作有固定的管控流程,和品質管控標準,只要按既定流程和要求標準進行操作,品質管理工作還是會正常有序地進行;“營銷管理”也十分重要,同樣在管理的過程中所參照與依據的固定程序較少,但營銷管理多有營銷規劃,營銷規劃常包括“營銷過程規劃”和“營銷目標規劃”兩個方面,在過程中加以管控,若在未達成目標或可能達不成目標時,營銷管理人員會進行過程分析并調整過程規劃及時加以控制,確保最終達成既定目標。
而“財務管理”工作對一個企業來講,繁多的財務管理事項既沒有統一的、固定的程序可以參照,也不能做出“過程”及“結果”規劃,但同時還是要做相關財務預算、財務控制等工作,所以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工作相比特殊性正是如此;結合企業的定義來看,企業來身就是以贏利為目的而運作的經濟實體,在經濟運作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必然存在,與企業內眾多管理層面相比較,財務管理同樣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管理層面,同時它又具有其它管理層面所沒有的特殊性。
1.4、企業管理的內容
諸多的管理層面,其管理最基本的內容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4.1、企業管理制度的制訂
企業管理制度是一種約束或管控企業成員各種行為的規范性文件,整個企業的最高層面有企業管理制度,它所適用的對象是企業的每一個成員或每一個部門,同時,它也成為企業各部門所制訂本部管理制度的參照依據;此中關系類似國家憲法,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同時也是制訂其他規章制度的法律依據。
企業管理制度的制訂,必須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同時要考慮到所制訂內容的可執行性或可操作性,不利于執行的或不具操作性的東西一旦寫入制度,將必然在以后的管理中很難得到落實或根本無法落實,此種情況一經出現,既影響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嚴肅性,也會造成企業的一些抵觸情緒。
1.4.2、企業管理制度制訂后的落實與管控
企業管理制度的制訂就為管理者提供了一個管理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只需要對制度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加以管控即可,其管理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4.2.1、控制:
控制的目的是確保企業的各個部門及每個成員都能在即定的管理制度下進行作業,避免觸犯管理制度的不良狀況的出現,而控制的根本作用不在于出現了不良狀況進行改進的措施有多么好或者可降低因此而造成的損失,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將可能出現的不良現象加以控制使其不出現或少出現。
1.4.2.2、協調:
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部門其下屬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是日常管理的具體工作之一,作為基層管理部門,對其下屬各成員之間的工作關系進行協調也是必須的;協調工作的好壞將會決定一個企業的運作是否流暢、團隊精神能否形成、企業資源是否可節省等眾多問題。
1.4.2.3、組織:
組織的職能對企業管理層面來講,是管理部門或管理者應具備的一種職能,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組織能力,將直接影響一個企業各種任務的完成或整體的運作。
2、企業管理中的財務管理
以上僅為企業管理的相關基本內容,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從而使企業達到贏利或創造效益的目的。企業的各種活動,其根本所在還是一種經濟活動,而所有的社會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財務,有了財務就必須需要財務的管理。下文對企業諸多管理中的財務管理進行一些相關分析:
2.1、財務管理的定義
財務管理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和處理財務活動中所發生的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2.2、財務管理制度的制訂
前文已有論述,企業管理的基本依據是企業管理制度,而企業內的財務管理同樣也要依據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我們國家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財務通則》,該《通則》中要求各種體制及類型的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必須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但目前一些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特別是企業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嚴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有些單位根本不設財務機構,也有些單位雖然設有財務機構,但崗位責任不清或不分,財務人員無證上崗現象嚴重,財務主管人員不具備專業技術資格等現象不勝枚舉;
第二、有些企業帳目混亂,財務數據失真現象普遍存在,帳實不符;
第三、“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不能按照規定的攤銷期限記人相應期間的成本費用,而出現了人為調節利潤的做法;
第四、對企業資產進行任意評估(主要是重估)現象嚴重;
第五、由于沒有健全合理的財務會計制度,不能按規定定期結帳和處理日常事項,特別是“待處理財產損溢‘長時期掛帳,不能及時加以處理。
基于以上情況,通過在企業中實習了解,我認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有基本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的制訂必須合理,首先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其次是符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也就是說在企業中的財理首要的工作,也就是財務工作的重點就是財務制度的建立與健全,財務制度的制訂必須完備,它顯現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針對此種情況,各類型的企業在財務制度的制訂方面,參照2003年7月《財會通訊》中關于“如何構建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一文的相關內容,我認為完備的財務制度的建立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強:
第一、建立健全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內部稽核制度是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具體分工;稽核工作的職責、權限;審核會計憑證和復核各種財務帳簿、報表等方法。稽核工作的主要職責是:(1)審核財務、成本、費用等計劃指標是否齊全,編制依據是否可靠,有關計算是否銜接等;(2)審核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規定,若發生問題要及時加以改正;(3)審核財務憑證、財務帳簿、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資料的內容是否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手續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定的要求;(4)審核各項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并與帳面記錄進行核對,確定帳實是否相符,并查明帳實不符的原因。
內部牽制制度規定了涉及企業款項和財物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分工處理,以起到一種相互制約的作用。例如: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財務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即“管帳不管錢,管錢不管帳”。通過內部稽核制度和牽制制度的建立,既能夠保證各種財務核算資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職能部門的經辦人員之間形成一一種相互牽制的機制。
第二、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實施對財務人員的再監督。內部審計是實施再監督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嚴肅財經紀律,查錯防弊,改善經營管理,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在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時,要堅持內部審計機構與財務機構分別獨立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財務人員的再監督作用。
第三、建立財務審批權限和簽字組合制度。企業建立財務審批權限和簽字組合制度的日的在于加強企業各項支出的管理,體現財務管理的嚴格控制和規范運作。在審批程序中規定財務上的每一筆支出應按規定的順序進行審批;在簽字組合中規范了每一筆支出的單據應根據審批程序和審批權限完成必要的簽名,同時還應規定出納只執行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對于沒有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支出,出納員應拒絕執行。小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審批權限私簽字組合制度,對控制不合理支出的發生及保證支出的合法性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四、建立成本核算和財務分析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特別要提出的是成本分析是財務會計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定期了解企業的資金狀況和現金流量。企業財會人員也要定期向企業經營者提供成本費用方面的各種報表,以利于經營者進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效益衡量。企業通過財務分析制度的建立,確定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財務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組織程序、財務分析的方法和財務分析報告的編寫要求等,使企業掌握各項財務計劃和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檢查國家財經制度、法令的執行情況,有利于改善財務預測、財務計劃工作,研究和掌握企業財務會計活動的規律性,不斷改進財務會計工作。
第五、規范財務基礎工作,提高財務人員工作的水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管理者應更好地認識到財務人員服務主體、核算范圍,以及信息質量的新特點。財務人員工作要滿足各類投資者、債權人及國家宏觀管理部門的需要,由于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影響到企業與國家的分配關系,亦影響到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因而企業應將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抵制和防范各種市場風險作為其基點,使財務信息能夠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資金的運轉情況、經濟效益的提高情況及企業的發展前景。因而,企業的管理者應提高對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充分意識到財務管理這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個企業要長期有序地發展,必然會在多個方面做好長期發展的規劃,而財務管理的長期規劃應顯得特別重要,在制定財務管理長期規劃的時候,同樣要依據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因為它是企業發展與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層面。
2.3、財務管理的內容
有了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就要不斷地將制度內容進行落實、貫徹執行,一個好的制度制定出來后,應該是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也應該是具有相當可行性的,也就是應該具有可操作性。當長期按照制度所規定的事項進行操作的時候,久而久之,一些原先的制度規定或規則要求,都會慢慢變成財務人員的良好習慣,此時,企業內部的管理就會比較順暢了,而財務管理人員或財務負責就會相對輕松,相對來講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管理成本也會降低。但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仍需進行一定的管理工作,這就是財務管理所涉及的內容,這些內容概括來講主要有資金籌措、資金運用、帳冊管理、企業完稅、資產評估、收益分配等幾個方面。
2.4、財務管理的手段
在財務管理保證企業正常運作的過程中,必然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加以控制、協調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財務管理的目的。在企業日常財務管理中,主要管理手段有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幾點。
如果企業內部有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能發揮出管理的效應,同樣不能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在《中國著名企業管理案例評析》一書中,有一篇名為《巨人沉浮錄》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巨人”集財從發起到衰敗的整個過程進行了詳盡的剖析,其中就探討了財務制度完備的情況下,財務管理手段匱乏同樣是導致企業衰敗的因素。現將其中有關此點的論述整理如下:
“巨人集團”和“史玉柱”的名字上個世紀90年代,曾響徹了中國大地,從1990年到1997年巨人集團的轟然倒塌,這其中“巨人”享受過輝煌巔峰帶來的快意,也體驗了低谷中企業經營的悲情;通過對巨人案例的分析,在其整個的管理柜架或管理體系中,財務管理一直是被當作重點來抓的,總公司設財務總部,各分公司及駐外辦事處財務基本獨立核算但由總公司監控,總公司設財務總監,財務制度也基本完備,但在企業壯大后的財務操作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1996年下半年,巨人集團因巨人大廈的運作資金遇到困難,開始對整個體系的財務狀況進行核查,在同年9月21日的財務會議上,監審委總裁李敏指出,總公司對子公司已有不同程度的失控現象,子公司私自坐支貨款,財務丟失嚴重。財務賬不能及時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特別是低價拋售貨物,應收款已結帳,但仍掛在賬上不消賬。
如此混亂的財務管理,最終導致巨人大廈的后續資金無法到位,財務預算無法得到落實;當然巨人的倒塌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而財務管理方面的不足仍在巨人從巔峰走向衰敗的過程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此,為保證企業財務方面的正常運作,企業內財務管理在財務管理制度完備的基礎上,其日常財務管理或管理控也是極其重要的。
3、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分析
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同時能夠滿足企業發展規劃的要求。
2003年6月,31歲的胡志標,大名鼎鼎的原愛多總經理,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1995年,胡志標以80萬元起家,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將一個作坊式的VCD裝配公司,擴張成一個年產值超20億元的集團公司。1997年年底胡志標以2.1億元的標價成為CCTV1998標王,這無疑是他最風光的一刻。在胡志標如日中天的1998年,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VCD的產量就已經超過了5000萬臺。胡志標可以說是這一輝煌的標志性人物。他為轉型期的中國企業家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解剖標本。愛多的衰落,原因有很多,比如標王的失策,多元化的陷阱,家族經營的離心力,管理的盲區等等。但是,這些錯誤并不意味著胡志標可以采用詐騙、挪用資金和虛報注冊資本的方式去“拯救”愛多。
上段文字轉摘于《信息時報》“2003十大經濟人物和十大經濟新聞”,簡短的文字精辟地概括“愛多”的故事,按照作者的分析,“愛多”的悲慘結局大部分原因。同樣參照《中國著名企業管理案例評析》一書中《悲情“愛多”》一文,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愛多”的悲情結局其實主要是因為胡志標的管理不善及盲目擴張造成的。而在管理不善這個層面上,當年“愛多”集團內部財務管理混亂的程度令人深思,1997年將近年底時,愛多為進一步推動市場占有率等推出了所謂的“陽光B計劃”,在此計劃中,首先愛多VCD全面調低價格,最高降幅達500元/臺,然后推出配套的“金蝶工程”(愛多VCD用戶時刻把握世界影音的動態,獲得超值享受)、“寶典工程”(愛多陽光服務網的用戶每兩個月將得到一份愛多公司贈送的精美影視資料)及“千店工程”(計劃1998年在全國組織上千家影音制品商店為愛多陽光服務網用戶提供優惠打折服務,節省愛多用戶在購買軟件時的支出),同時愛多承諾每月提供不少于30個品種的音像制品;按照此計劃的設想,起碼需要2個億以上的資金支持,到了1998年6月,因資金支持受挫,整個B計劃在投入400多萬元后就斷了糧草,而B計劃的草收場為愛多后續發展埋下了眾多不良的種子。
僅以此計劃來講,愛多的財務管理方面根本沒有預算或預算能力,財務的管控更是得不到任何的保證,對于企業正常運作資金的何證及預算都難以完成。到1999年春節前,愛多共欠供貨商應付貨款1.8億元,在一些供應商的追款壓力下,愛多的財務運作幾近癱瘓,根本無法保證自身資金的運作更無力安排支付供應商貨款,最終,愛多被告上法庭,部分財產被查封,99年5月愛多辦公樓被查封,另外自99年3月起愛多就有部分員工沒領到工資,到6月份有500多名工人未能領到工資,6月11日憤怒的工人將胡志標等人“軟禁”達40多個小時,至此愛多的財務管理及整個公司的運營管理基本垮掉了,同年11月愛多將“愛多”商轉轉讓,至此愛多也破產在即。
從愛多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企業管理者的運營理念并不能脫離企業現實情況去追求更高的東西,特別是今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成熟,所有的管理、運作、發展等都很難離開資本或資金的支持,而資本或資金的直接管理人員,也就是企業內的財務人員在很多時候能直接改變或影響企業正常進行的各種運作。就也就是說,好的財務管理能夠支持企業所進行的各種運作及發展規劃,而混亂的、或不能很好進行財務管理的企業,正常的企業運行往往會受到影響,當然最終是不可能按規劃正常發展壯大的。
4、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在經濟活動的作用與地位越來越重要;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對財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完備的財務制度,規范的財務管理是保證一個企業正常運作及發展壯大所必不可少的,同時也能夠對企業的成長提供一定幫助。
所以,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 上一篇:深究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任務設計
- 下一篇: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