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企業財務報表的缺點及改進方案
時間:2022-05-21 03:59:00
導語:小議企業財務報表的缺點及改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不足的分析,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衡量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并且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而提出其改進的措施,使得企業財務報表更好地發揮投資決策、經營管理和對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財務報表措施
0引言
企業財務報表是企業會計系統的產物,是進行財務分析與評價的基礎。每個企業的會計系統,都受到會計環境和企業會計戰略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財務報表會扭曲企業的實際情況。這種企業財務報表的不足導致財務分析與評價的局限性,進而影響投資決策、經營管理的結果。
1企業財務報表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1企業財務報表資料時效性不強為了向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財務報表采取了定期報告的制度。而如今,隨著競爭的加劇、科技的進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異,經濟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動。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會適時轉換,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會計能夠隨著業務變化而變化,提供“實時”信息。企業財務報表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及時性。過時的信息已無助于決策甚至有害于決策。對于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來講,會計信息的披露和傳遞是越快越好。
1.2企業財務報表可比性較差會計戰略是企業根據環境和經營目標做出的主觀選擇,各個企業會有不同的會計戰略。會計戰略包括決定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估計的選擇、補充披露的選擇以及報告具體格式的選擇。不同的會計戰略會導致不同企業財務報表的差異,并影響其可比性。例如,對同一會計事項的賬務處理,會計準則允許使用幾種不同的規則和程序,企業可以自行選擇。包括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壞賬的計提方法、對外投資的核算方法、所得稅會計的核算方法等。會計核算過程中存在會計估計,使得會計報表中的某些數據并不是十分精確的,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率、凈殘值率,含有人為主觀估計因素。即使在同一集團下的子企業,執行的會計政策也有不同,使用的會計估計方法也有不同。雖然企業財務報表附注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有一定的表述,但報表使用者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調整工作。
1.3企業財務報表軟性資產未能披露基于貨幣計量原因,企業財務報表只能反映企業的有形資產。如今企業的資產軟性化,無形資產逐漸成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源泉。企業財務報表對知識產權、產品的競爭力、人才資源的質量和管理、企業的競爭力、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能力等軟性資產未能予以披露。僅靠有形資產,企業已經難以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信息時代呼喚新的競爭驅動力。一個企業對無形資產的開發與利用能力已經成為創造持續競爭優勢的主要決定因素。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視。特別是在高科技與信息企業里,擁有的人力資本和無形資產對企業整體價值的貢獻遠比有形資產大。然而,并非所有無形資產都可以用貨幣加以計量。如利潤表反映的是已經實現的收益,排斥或忽視了其它未實現的價值增值,報表使用者無法了解企業重要的軟性資產對現在經營及未來發展的信息。
1.4企業財務報表資產價值計量滯后我國會計核算有五種計量屬性,即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價值、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規范要求以歷史成本反映資產價值,使得財務數據不代表其現行成本或變現價值。公允價值計量因為受生產要素市場不很活躍,相關的公允價值難以取得;市場執法和管理不嚴;會計人員素質較低等因素造成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盡管各種計量屬性同時并存,實際上,在企業企業財務報表中是成本而不是價值反映著企業的經濟活動,可報表使用者(特別是投資者)卻更關注企業價值的創造和增加。而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無法直接計量和表現企業的價值。
1.5企業財務報表附注及附表信息不全附注及附表是對四張主表內容的補充說明,涵蓋著豐富的信息,它是報表分析的重要材料來源。可附注及附表的信息披露過于簡單,甚至不予披露。企業企業財務報表主要立足過去的交易與事項,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歷史性信息,而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的使用者總是希望通過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獲取更多面向未來的信息,尤其是在新科技、新產品方面。企業企業財務報表信息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決策對信息相關性的要求。報表使用者無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判斷企業未來的增長空間。
2改進的方法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時會計所處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其不足之處也越來越突出,目前的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編制要求提供的報表已經不能滿足企業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的需求。針對以上不足之處,筆者提出以下改進方法。
2.1分行業建立起標桿性數據,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立法,統一企業會計戰略,提高企業企業財務報表可比性是一種理想化的方法。各個企業面對各自不同的情況,搞一刀切的會計戰略顯然是不切實際和有背于科學規律的。一個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在時刻清晰地知道它在所處行業的競爭環境占據的位置。我們可以建立起分行業的會計戰略,出具指導意義的標桿性企業企業財務報表資料。這樣有利于行業內企業以及集團內企業的比較和分析,增強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的可比性。同時,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2.2縮短企業企業財務報表披露時間,編制財務預算報表盡可能及時提供企業企業財務報表,必要時可以縮短企業企業財務報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適當發表臨時企業企業財務報表,實時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等。編制財務預算報表可彌補報表使用者在經驗、技術和對行業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對企業的未來情況做出合理的預計。另外,編制財務預算報表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需要。預測信息雖然缺乏可靠的保證,但畢竟能克服歷史信息的不足,增強報表使用者決策與評價的相關性。
2.3加強軟性資產披露除現有報表中以貨幣計量的信息外,還應披露其它非財務信息。例如,知識產權、產品的競爭力、人才資源的質量和管理、企業的競爭力、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能力等軟性資產等。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對企業的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企業前景的判斷。
2.4重視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確認、會計計量和報告的方法進行逐步轉變,將單一的計量屬性向多種的計量屬性轉化,提供多元信息。事實上,我們也正在努力。例如,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廣泛地應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更強調信息的相關性、有利于企業資本的保全、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收益,也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趨同的表現。
2.5豐富附注及附表,增加企業戰略信息披露豐富附注及附表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豐富附注及附表可以增加企業企業財務報表的信息含量,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減少企業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誤解。企業價值取決于其運用資本來獲得超過資本成本收益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又受制于行業的選擇、經營戰略的定位、多元化還是專業化的戰略思維。只有充分了解企業行業的競爭態勢、競爭優勢的持久性、多元化或專業化的適應性,才能對企業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的可持續性做出合理判斷。增加企業戰略信息披露,可以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對明確企業宏偉目標,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由此可見,財務報表的重要性在于對于不同的報表使用人,財務報表的作用不同。對于投資人來說,分析企業的資產、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有助于投資者決定是否要投資和如何投資;對于債權人來說,分析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盈利狀況,有助于債權人決定是否為企業提供貸款和貸款的額度;對于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分析更為全面更為廣泛的外部和內部數據資料,有助于管理人員更好的管理企業。所以,只有正確認識和改進財務報表的各種不足之處才能更好的滿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松年.顧兆峰論改進財務業績報告[J].財會通訊.2008.(1):6—9.
[2]劉杰.《財務分析局限性及其改進措施研究》.《財會通訊》(理財)2008年第5期.
[3]劉傳興.熊楚熊.透過財務報表認識企業價值的基本理論與方法[J].深圳大學學報.2007.(2).
[4]陸正飛.《財務報表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8月.
[5]葛家澎,陳少華著.改進企業財務報告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6).
- 上一篇:詮釋現金流量明細與企業財務現狀
- 下一篇:財務輔助工具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