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挑戰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05-06 10:09:25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挑戰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挑戰及應對策略

摘要:“互聯網+”所包含的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平臺思維等所體現出的新理念預示著一種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形成。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原有的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受到嚴峻挑戰。互聯網應用于高校財務管理,協同意識將取代傳統的單線思維;開放意識將取代傳統的封閉意識;個性化將取代傳統的模板化意識。“互聯網+”時代高校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迫切需要創新,以“互聯網+”打造智慧化、集約化、精細化管理方式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財務管理;挑戰;應對

2012年11月14日,于揚在2012易觀第五屆移動博覽會上發表以《互聯網+》為題的演講,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理念。他認為,互聯網的產生必將對傳統和服務產生重大影響,并將引領一場互聯網革命。自此,“互聯網+”成為各行各業出現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2015年,這一熱詞也正式進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所包含的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平臺思維等所體現出的新理念預示著一種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產生。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原有的管理觀念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將受到嚴峻挑戰。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一種傳統和服務會游離于這一時代之外。高校財務管理作為高校重要的窗口行業和服務機構,也不可避免地處于改革當口。1、傳統財務管理理念所受到的挑戰。(1)單向管理下的服務意識受到挑戰。高校財務管理一直以來還帶有行政管理的色彩,由于它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特殊,與其他資源使用部門之間建立的是單線聯系,財務部門的管理重在推介資源使用的規則和秩序,使資源使用部門和員工養成規則意識。作為學校資源的保管者,財務部門負有保障資金合理使用、規范使用的職責。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財務部門的服務主要體現為規范化、制度化、約束性服務,而對“用戶”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回應不夠。“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用戶需求至上的時代,用戶處于信息鏈的終端,對于是否接受信息具有自主權。正是在此意義上,有專家指出,互聯網培育的是大眾的民主精神,管理活動則是保障并實現大眾民主權利的重要手段。高校財務管理作為供給側的一方,如何提高立足于個體化需求的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能力,是今后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方面。(2)封閉管理所帶來的各自為政受到挑戰。高校財務管理負責對全校的教育資源進行整體安排,它要對接每一個資源使用單位,并對資源使用情況全程進行監督和評價。受到封閉式、單線式財務管理的影響,財務管理部門與資源使用部門之間往往出現信息對接不順暢和監督評價不及時等問題。而互聯網時代講求的是極致思維、迭代思維,管理要緊跟、貼近“用戶”需求,隨時調整管理方案,在用戶反饋和參與中逐漸改善服務。高校財務管理與資源使用部門原有的各自為政必須被打破,代之以全部門共同參與的“大管理”理念。這也是高校財務管理改革迫切需要的理念創新。(3)傳統管理的滯后性受到挑戰。高校財務管理不同于企業管理,在跟進時展這方面還有欠缺,缺乏平臺思維和簡約思維,無論是財務報銷體系、工資等發放體系還是預決算體系等都基本還是沿用原有的傳統模式。而在傳統模式下財務管理部門承擔了很大的業務量,很難做到精準服務和高效服務。當前不少高校已經開始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但重視程度不夠,與信息化建設配套的資源還不到位,傳統的管理服務方式依舊居于主導地位。如單據審核、報銷簽字、經費決算等業務還是以人工為主,財務處排長隊現象至今仍然存在。而“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是便捷、高效,因此,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方式明顯滯后于互聯網時代的要求。2、傳統財務管理方式所受到的挑戰。(1)管制型財務管理方式面臨挑戰。傳統的財務管理為了保證教育資源的順利暢通和資源的合理分配,強調規則的硬約束,通過制定各項制度規范具體的業務行為,但同時財務管理者也是規則的制定者。管制型財務管理方式的優點在于為具體業務行為提供硬約束,從而保障業務工作的規范性。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管制型管理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主要表現為:具有硬約束力的規章制度帶來標準化的同時,也忽視了資源使用部門及員工在面臨具體情況時的自主權和可選擇性方案,使制度執行與員工利益有時處于矛盾狀態;主要是依靠他控和外力來維系執行力,資源使用部門和員工的自控意識和能力得不到激發。(2)粗放型財務管理方式面臨挑戰。傳統的財務管理對于學校教育資源的保管、分配是依據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進行宏觀的粗放式管理,主要依靠人力物力完成對各項業務的操作。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對各項業務進行精細化操作,很難兼顧到每一位資源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財務部門承擔的業務量大,年終月末加班加點現象依然存在,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在“互聯網+”時代,這一弊端尤其顯現出來。

二、“互聯網+”所帶來的財務管理創新

“互聯網+”大數據是一種產生于互聯網發展創新進程的新興社會業態,現今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潮數字化模式的出現,讓很多高校借此機會提出了將數字化、信息化辦公結合高校辦公的構思。[1]互聯網應用于高校財務管理,也必將產生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1、高校財務管理的觀念創新。(1)協同意識將取代傳統的單線思維。“互聯網+”是一個系統化的連接體系,它既是各種數據資源的集合中心,又是各個信息提供者的集中之地。各種數據資源的暢通流動,要依靠計算機技術推動形成的數據平臺,建立數據信息和使用者的聯通渠道。因而,高校財務管理在觀念上首先要有協同意識,通過互聯網技術將信息發送者、使用者、監管者等都納入財務管理大體系中,使財務管理從“一家的事”變為“大家的事”。(2)開放意識將取代傳統的封閉意識。“互聯網+”時代,高校財務管理將轉變孤立封閉的運作觀念,通過財務內部系統模塊的數據交互,實現信息開放和共享。信息發送者通過模塊將數據傳輸到位于信息終端的相關業務部門和員工,雙方能夠隨時了解反饋信息流通情況,并及時上傳有價值的信息,提高管理效能。(3)個性化將取代傳統的模板化意識。有專家指出,“互聯網+”將會推動管理進入2.0時代,對于管理者來講,管理的重心必須由關注組織內部轉變為關注組織與組織外“用戶”的交流與接觸。而這一轉變的目的在于滿足“用戶”越來越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提高“用戶”的滿意度。而高校財務管理也將順應這一改革趨勢,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及時、方便、快捷的服務,解決傳統財務管理服務模板化、缺乏變通性的弊端。2、高校財務管理的方式創新。“互聯網+”時代高校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迫切需要創新。高校財務管理的職責是對部門經費使用和預算編制進行監督管理、合理規劃。而這一職責是建立在準確、即時、高效的財務活動基礎上的。因而,運用互聯網技術,以新的管理理念開展財務工作,成為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1)以“互聯網+”打造智慧化管理方式。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方式已經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必須有所改變。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智慧化管理,是克服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弊端的有效路徑。智慧化管理首先是財務管理軟件的有效運用。高校目前財務系統模塊基本齊全,雖然構建了能夠實地操作的運作模型,但單個模塊之間貫通性差,不能滿足財務管理高效運作的需求。因而,高校首先應當投入資金完善數據平臺,增加豐富的外部數據接口,以保證信息發送的準確、快捷。其次,需要引進一批既精通會計基礎知識又熟悉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他們能夠通過培訓更好地操作高校財務管理軟件,保障“大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最后要在高校實現財務共享服務,通過“加強信息在學校內部的流動和共享,便于不同部門從該標準系統內提取各自所需信息,減少各部門數據的重復采集,實現管理信息的集中處理,更加有利于學校明確責任、控制風險”。[2]智慧化管理通過結合人的智慧和軟件的“智慧”,可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2)以“互聯網+”打造集約化管理方式。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原有的財務管理在人、財、物方面的消耗,以全員的共同參與、協同配合取代原來的消耗性管理方式。“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同時是信息的發送者。每一個業務部門、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同時是信息的發送者。通過數據平臺完成信息交換,不僅解決了教職員工在柜臺前排隊等候等現象,還可以減輕財務人員工作量,同時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目前,很多高校財務管理都進行了信息化建設,“其應用的財務軟件基本涵蓋了預算管理、科研經費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金管理等功能,同時也包含了學生學雜費收費管理、教職工工資發放管理、校園固定資產管理等模塊,整個軟件的系統化程度在不斷提高”。[3]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提升財務服務能力。(3)以“互聯網+”打造精細化管理方式。互聯網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迭代思維。這是一種以人為核心、反復、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迭代思維有兩個特點,一是細致,二是快捷。所謂細致,是指軟件開發要對用戶心理進行精細化思考,考慮的越細致,越能夠開發出更方便使用的軟件。所謂快捷,是指軟件更新要快,及時跟進用戶的反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將會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無論對于數據平臺的維護還是對信息源終端的保護,以及對具體業務對接共享的規劃和監督,都要做到“事無巨細”,做好精細化的設計和運作。“互聯網+”為高校財務管理轉型提供了新機遇,也提供了新思路。高校財務管理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自我革新,形成了內外驅動的雙動力,必將推動高校財務管理的內涵式發展,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改善高校財務管理形象,促進高校財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財務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吳蕾蕾: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體系的高校財務服務升級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6).

[2]蔣莉萍:財務共享服務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5).

[3]蘇鈺雅、陳雪:“互聯網+”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協同創新與應用[J].商業會計,2018(6).

作者:江海健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