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人力成本分攤探討
時間:2022-10-12 10:20:35
導語: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人力成本分攤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力成本作為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中一項重要內容,對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有重大影響。近年來,公立醫院人力成本已經超越藥品成本占比,躍居成為公立醫院第一大支出。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有關指導意見,提出要穩步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意味著醫院人力成本將進一步提升。然而,很多公立醫院仍然沒有轉變成本管理理念,人員管理僵化,使得醫院的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出現較多問題,導致公立醫院存在病種成本核算與醫療服務定價等方面的問題。文章就公立醫院人力成本的歸集與分攤做出初步探討,以期幫助醫院提升成本核算準確性,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公立醫院;人力成本;分攤模式
一、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的重要性
醫院成本核算是依據醫院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各項耗費進行分類、記錄、歸集、分配和分析報告,提供相關成本數據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醫院一般應以科室、診次和床日為核算對象。三級醫院及其他有條件的醫院還應以醫療服務項目,病種為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核算。目前,由于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強制性規定,科室數據可得率和數量質量并未達到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人員經費、固定資產折舊等七大類支出數據不完全可得且質量較低,影響科室成本數據的歸集。因此,很多醫院雖然開展了科室成本核算,但尚未開展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中存在較多問題。其中,人力成本是醫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公立醫院人力成本已經超越藥品成本占比,躍居成為公立醫院第一大支出。根據國家關于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公立醫院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穩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要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薪酬待遇,推動公立醫院編制內外人員同崗同薪同待遇,醫院的人員經費占比將會繼續上升。可見人力成本的有效歸集與分攤對醫院的成本核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醫院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依據《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醫院的支出項目按照其經濟內容可以劃分為人員經費、衛生材料費、藥品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提取醫療風險基金及其他費用七大類支出。其中,人員經費是指醫院業務發生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在醫院成本項目中,人力資源在醫療機構中是最為重要的資源,作為成本核算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人力資源成本具有再生性、增值性、多重性、社會性及時效性等特點。(一)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的現狀。在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人員經費要求按核算科室對全院人員進行定位,將員工發生的各項工資福利性支出直接計入該核算科室的成本。成本精準的歸集和分攤,是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的關鍵,只有對員工進行科學的分類才能確保成本的精準分攤,從而保障醫院成本、科室成本和人員成本的核算質量。但是,很多醫院的人力成本管理仍然停留在事務性管理的階段,人力資源成本管理過于僵化,導致醫院人力成本的歸集與分攤不準確、不科學,成本核算中存在較多問題。例如,醫院的考勤模式僅能滿足管理要求,只提供出勤天數、出勤方式等簡單的數據統計,且準確性較差,遠遠不能滿足全成本核算下對人力工時成本的精細化要求。(二)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存在的問題。1.員工分類不細化。目前,人力成本的核算對象為醫院各個科室,在核算過程中,僅將醫院員工進行會計分類進行成本歸集,分別為直接醫療人員、醫療技術人員、醫療輔助人員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員。在粗放型的人力成本核算模式中,上述四類員工按照其考勤科室歸屬其人力成本。這種歸集方式嚴重影響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2.住院與門診無法分開核算。目前,大部分醫院無法將住院與門診的費用分開核算。其中,人力成本難以歸集是主要因素。由于出診醫生的流動性大、統計難度大等特點,很多醫院都是由病區統一進行考勤管理,造成在成本核算系統中醫生的人力成本全都自動歸屬于病區,在核算診次成本時人力成本缺失。3.具有雙重性質的科室人力成本無法準確歸屬。醫院中有部分科室既有治療性項目又有診斷性項目,具有臨床服務類科室與醫療技術類科室雙重性質。這類科室的人員經費在成本核算系統中無法準確歸集與分攤。4.部分特殊身份人員的成本歸屬不清。醫院中有臨床醫生又擔任管理層干部的雙重身份人員、科室輪轉人員及退休返聘人員等情況,但受到科室考勤管理規定的限制,人員經費未能得到準確歸集。
三、醫院成本核算中人力成本歸集與分攤模式的建議
醫院的人力資源分布情況直接影響人力成本在不同責任中心之間的分配,進而影響項目成本的水平和結構。為了精準核算醫療項目的人力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間接人工),需要對人力資源角色進行精細化的動態管理。(一)直接人力成本核算。基本思路:設置獨立于醫院管理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的人力資源成本歸屬體系,以科目與考勤科室為單元,采集人員經費數據后,按照人力成本歸屬體系進行歸集和精確核算。具體實施步驟為:將醫院人員按照成本屬性進行成本分類,總體上可以分為創效人員與非創效人員兩大類,創效人員又可按照是否具有開單處方權分為臨床類創效人員與醫技類創效人員;非創效人員則主要是指行政后勤人員。在人力資源成本歸屬體系中,將醫院人員的基本信息,包括人員工號、人員考勤科室、人員經費等,通過財務系統導入后,成本核算人員再按照門診考勤系統、人事部門提供的人員出診、雙重角色人員、輪轉人員等相關信息制成人員成本歸屬數據庫,為人力成本的合理歸集與分攤提供基礎。如圖1所示。人員成本歸屬數據庫,見表1所示。表1中分攤參數主要包括醫生門診出診天數、雙重角色人員的不同部門考勤天數及員工工時等。表1中,呼吸一科張三某月有10天出診,該月張三人力成本為100元,如按30天計算,則張三100元的人力成本中33元計入呼吸一科門診,67元計入呼吸一科住院。李四、王五由于僅有一種成本屬性,因此人力成本直接歸屬其考勤科室。(二)間接人力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體系中,所有成本核算單元都要分別對應直接醫療科室、醫療技術科室、醫療輔助科室及行政管理科室四類科室。各類科室成本按照相關性、成本效益對應關系及重要性等原則,進行三級分攤,最終將所有成本歸集到臨床服務類科室。在實際工作中,按照科室的各自特點制定不同的費用分攤方案,將行政管理科室、醫療輔助科室及醫技科室的人力成本分攤到臨床服務科室。一級分攤中,分攤參數包括人員比例、面積比例;二級分攤中,分攤參數包括人員比例、內部服務量、工作量等;三級分攤中,分攤參數主要為開單收入比例。例如,門診掛號處按門診量、住院結算科按出院人次、供應室按向各科提供的消毒包數量等標準來分攤醫療輔助部門的人力成本。公式為:某核算單元(臨床、醫技)應分攤的某醫輔人力成本=某醫輔部門人力成本總額×該核算單元門診人次(出院人次等)全院門診人次(出院人次等)
四、結論
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主要是為了建立健全完善的醫療服務定價和醫療補償機制。隨著醫保預付費制度的實施,尤其是病種管理、疾病診斷分組(DRGs)等醫保付費結算方式的逐步推行,這些政策對醫院的成本核算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公立醫院必須要轉變成本管理理念,正視成本核算,將人力資源成本作為核算的重點。在日常管理中,科學準確的進行人力成本分攤,才能有助于提升項目成本核算與病種成本核算的質量,才能更好地為醫院決策提供參考,提升醫院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力,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楊振然,譚華偉,吳開明,等.重慶市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實踐的問題與對策[J].衛生經濟研究,2018(06).
[2]呂娜,于東穎,湯華棟.醫院成本核算中員工角色管理與人力資源成本模式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2016(11).
[3]于先蘭,李漫漫.高校附屬口腔醫院人力成本管理探析[J].財會學習,2017(18).
作者:袁靜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上一篇:房地產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策略剖析
- 下一篇: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