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云網是怎么長大的
時間:2022-03-23 04:52:00
導語:北京云網是怎么長大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絕大多數公司都是自小慢慢做大做強,因此把視角集中于他們——尤其是網絡泡沫時代創立的小公司,探索發展軌跡中的創新和贏利的關系,研究其發展策略和創新,是一種值得提倡的作法。 北京云網()就是一家小公司。他們投身于極具風險的互聯網,雖然只有10萬元起家,但在4年中,云網堅持從“財務贏利”的基點出發,自始至終地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獨特競爭力。
1999年,中國電子商務之風勁吹,電子商務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不出名的云網也應運而生。
當時中國網絡并無適合大規模發展電子商務的大背景:網民數量有限、支付手段很不完善、配送公司匱乏,諸多瓶頸制約形成惡劣的市場環境。在風險投資風向從ISP轉向ICP后,受到資本市場的追逐,踉蹌之中出發的電子商務依然在瘋長,電子商務成為新的逐利點。
但云網卻是先天營養不良,他們沒有得到任何外來資本的支持。為此,在自力更生中,云網產生并堅定了這樣的念頭:電子商務的存在,在于它能掙錢而不是花錢。
“對接”市場縫隙
云網把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全部傾注在網站上:做實時電子商務。云網確定只賣單一產品:數字卡。
電子商務在交割過程中,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是3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互聯網只能實現信息流的遠距離交互和資金流在網上的劃撥,物流卻成為一個技術手段可以解決的難題。
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物流的響應速度和配送距離一直是橫亙在B2C型電子商務公司面前的2大難題。實物型電子商務在迄今為止的發展中,只在購物方式上有所突破——不需要實地挑選,電子商務網站通過把商品的屬性變成數字,實現遠距離查詢。
基于配送體系的不完善,很多電子商務網站無奈地完成了響應速度和配送距離2個方面的妥協:1.延長商品交貨時間,以降低物流成本,這導致很多顧客對物流響應速度的不滿;2.縮小配送半徑或者把配送服務價格化,額外增加配送費用。
但當遇到特殊商品——信息商品時,在實現信息流傳遞和交易的同時,也完成了物流的傳遞。這是一舉三得之事。
按照云網總經理朱子剛的分析,“數字卡”類產品盡管有著實物外殼,核心價值卻是信息,可以由網絡傳輸解決一切問題。同時,“數字卡”是高度標準化的產品,用戶在實際購買過程中的參與度很低。他們只要知道產品的規格和價格,就可以做出是否購買產品的決定,此時不會有人去精挑細選產品的色澤手感。這些因素都意味著B2C型電子商務適合銷售數字卡類的信息商品。
隨著信息商品和應用越來越多,用戶群規模也在逐步壯大。雖然這類商品只有20%的毛利率,且大都是小額交易,但交易基數非常龐大,交易成本不會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線形增長,其利潤增長一直上升很快。云網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堅決只做在線支付。
如今,云網信息產品的銷售模式正在被很多網站模仿,成為網上數字類產品銷售的標準。
技術創新
現在的網上銀行已經家喻戶曉,網上支付手段也讓普通民眾不陌生,但在1999年,網上銀行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遙不可及。
云網一直信守“網上支付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的信念,盡管這在當時看起來不大可能,但云網很快做出了第一個大膽戰略決策:不做線下支付,只專注于在線支付。這個決策的出臺,無疑需要云網在網絡技術上具有更強的前瞻性。
在線支付是云網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現在回頭來看,也是保證云網電子商務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石。
顯然,要做電子商務,要提供真正優質的電子商務服務,支付手段是電子商務不可逾越的一道關卡。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有2種:使用第3方解決方案或自建。
初期,云網曾經和首都電子商城合作過,但首都電子商城的支付系統不是專為實時交易設置,很多銀行支付的到賬時間不能準確預計。反饋速度對客戶來說顯得太過漫長,而一旦客戶失去了耐心,電子商務的快捷和便利的特點將蕩然無存。因此,云網不得不終止和首都電子商場的合作,另起爐灶。
云網自己開發了一套“網上支付系統”,以實現和銀行的直接通兌。“網上支付系統”的開發成功,使得云網走在了所有電子商務網站的前面,以至于在獲取國際數字證書的時候,頒發證書的國際互聯網組織還沒來得及在中國境內設立商。于是,在云網公司更換數字證書時,他們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家國際機構在中國的首家。
當時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比比皆是,云網卻是一直保持低調。沒有資本的追捧,云網對業務的關心遠大于對概念的炒作,正因為他們的務實,小小云網受到了各大銀行的青睞,后者開始接洽云網,尋求建立適合的合作方式。而與各大銀行的合作,很快給云網帶來巨大的在線銀行交易量,并幫助銀行有效地發展銀行卡和網絡銀行用戶。
從1999年聯通招商銀行,云網的網上支付的努力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并始終處于領跑地位。2000年,云網成為建設銀行北京分行惟一的特約測試商戶,并開通建行網上支付,同年又成為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的惟一指定測試商戶;接下來的2001年,云網陸續聯通建行遍布全國的28個分行,成為國內開通建行在線支付最多的商戶;2003年,云網再次配合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開通網絡銀行服務。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在與眾多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后,有數據顯示,云網與各大銀行的在線交易量的排名在同行網站內一直遙遙領先。
在線支付業務的技術積累形成了云網獨有的核心優勢,面對業務的迅速擴張,他們沒有感受到因業務增長而公司規模偏小等方面的壓力。因此,在互聯網泡沫急劇破滅的時候,云網沒有受到傷筋動骨般的傷害。
模式創新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在運作上出現了新氣象。為了適應變化中的網絡環境,云網開始兩條腿走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很多個人網站,甚至大網站都面臨如下問題:影響力與收益之間的平衡,收費與免費之間的平衡。這已成為門戶網站的頑疾。
基于此,云網在成立公司不久,便推出了WebVar(Webvalue-AddedReseller,網絡增值商)概念,這便是后來風靡一時的網絡加盟連鎖店。網絡加盟連鎖的概念可謂是B2C電子商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能真正迅速展開業務,使得各利益主體通過“雙棲”完成了共贏模式。
利用云網的電子商務平臺和商務方案,加盟連鎖店無須一分錢投入,只要建立起網絡“鏈接”,就可以搭建自己的銷售系統。網站可以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同時借此豐富網站的服務內容,積聚了人氣,還可以把巨大的訪問量轉化為現實的收入。
“網絡加盟連鎖”措施的推出,不僅讓云網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來同樣成為眾多商務網站的模仿對象。繼云網之后,8848推出了Ushop,基本思路和云網如出一轍。至于后來的短信聯盟,也都有WebVar的痕跡出現。
截至2003年9月,云網的網絡加盟數量已經突破萬家,其中包括新浪網和搜狐等門戶網站,也已建成大型數字卡銷售網絡。
有了WebVar的成功經驗,云網在2000年底又推出了CS銷售系統,再次豐潤了電子商務的內涵。
借助于CS銷售系統,小型商戶(網吧、報亭等)都可以申請加入成為云網的銷售商,利用CS銷售產品。他們無需考慮進貨、客戶服務和庫存問題,銷售商需要做的惟一事情只是把產品銷給客戶,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給云網。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吧或個人加入CS,它業已成為云網高速增長的又一強勁動力。
由此看來,把電子商務和傳統商務兩相比較,商業模式可以模仿,技術可以模仿,但創新的機制卻無法追求統一,而這才是保證企業一往無前的“永動機”。而云網在短短4年間,由一個幾個人的小網站,成為電子商務的領袖網站和數字卡網絡銷售“大佬”,就在于其源源不斷的,切合電子商務初期發展需要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