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電子商務模式論文

時間:2022-06-03 03:28:00

導語:汽車業電子商務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業電子商務模式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電子商務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汽車行業應用電子商務的優劣分析;汽車行業電子商務的模式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推動了世界范圍的信息交流和經濟交流、當前國際上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形勢逼人、電子商務在歐美一些國家已經相當發達,而且得到政府的鼓勵、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汽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利于電子商務的應用、汽車工業行業特點適合電子商務的應用、汽車工業產品特點適合電子商務的應用、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能力不利于電子商務的應用、網絡交易的安全問題制約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集成供應鏈的上游企業,達到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企業對消費者的模式基本等同于電子零售商業、供應鏈集成模式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汽車行業本身的特點和國際形勢決定了電子商務是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供應鏈的電子商務模式是汽車行業電子商務的理想模式,它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營銷。

[關鍵詞]電子商務;汽車行業;供應鏈;ERP

0引言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推動了世界范圍的信息交流和經濟交流,近年來,基于網絡的電子商務正逐漸成為商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電子商務以不受地域時間限制、成本低、效率高、快速、方便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用戶的歡迎,在世界范圍內保持著快速、持續發展的態勢。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于1996年12月制定了“電子商務示范法”,這預示電子商務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貿易方式,未來的工業采購將普遍參與跨國界的網上競爭。某市場調查公布的一份報告表明,美國2004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26%,達到了1170億美元。目前,電子商務應用已經從零售、運輸、外貿等個別領域擴展到各類企業和各個行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1電子商務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1當前國際上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形勢逼人

電子商務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其中最權威的當屬國際商會在1997年世界電子商務會議上給出的。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即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是一種現代商業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傳遞速度,滿足政府組織、廠商和客戶降低成本的需求。運用這種方法,交易雙方可以隨時進行銷售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并且進行雙向互動,極大地縮短交易時間。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廣告宣傳、介紹產品。通過網絡營銷,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個性要求在全球范圍內不受地域,時間限制進行充分比較與選擇,還可以直接讓顧客參與產品的設計開發等環節,使顧客享受到良好的個性化服務。

電子商務在歐美一些國家已經相當發達,而且得到政府的鼓勵。美國在1997年就規定政府各部門必須在Inter—net上購買不少于450萬件的商品,并把指標分解到各地方政府和各部門,以培養網上購物的習慣和環境。正是由于美國及早將網絡開發列為發展的重中之重,才在全球取得明顯優勢。1999年,通用與CommerceOne合作建立了名為TradeXchange的電子商務中心,其目的是為了加速零部件采購過程和降低采購成本,并強制性地要求所有零部件供應商使用該系統。如今,在密歇根州福特公司總部以南16千米處,已經由通用、福特和戴姆勒一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家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采購網絡一科維森特(COVISINT),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和法國雷諾公司也加入了這一采購系統。各大汽車公司通過該中心同他們的幾萬家供應商進行聯網。

1.2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

我國的信息產業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據2004年4月第八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公布的消息,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在2004年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05年將增至6200億元人民幣。

2005年1月8日,我國第一個專門指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它針對國內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六大舉措:第一,完善政策法律環境,包括組織建設、法律法規、財稅、投融資環境的完善;第二,加快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建設,包括與電子商務相配套的信用、認證、標準、支付、物流等體系;第三,推進企業信息化,分別從推進面向企業、行業、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應用入手;第四,提升電子商務技術與服務體系;第五,加強宣傳教育培訓;第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縱觀國內外的形勢,我國汽車工業要保持支柱產業的地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參與國際競爭,必須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這一先進的商業方法。

2汽車行業應用電子商務的優劣分析

2.1優勢分析

2.1.1汽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利于電子商務的應用

隨著汽車工業自身的發展,汽車工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越來越突出,逐漸成為各主要汽車生產國的支柱產業。正是由于它在各國經濟中的地位,決定了汽車企業一般都具有相當的規模和實力,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這就為汽車行業應用電子商務提供了經濟和技術基礎。

2.1.2汽車工業行業特點適合電子商務的應用

汽車的零部件較多,也就決定了它的供應商較多,產業鏈較長,是一個大規模的協同產業,它需要有整車廠商、各級供應商、經銷商的協同作業,需要廣地域的全球采購。要實現廣地域的全球采購只有利用信息技術連接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各項業務,形成訂單流程,縮短訂單處理的時間,使銷售、制造與供應商集成一體化,實現快速反應,及時采購、生產和裝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能力。據福特公司統計,通過網絡采購,每筆交易的費用只有15美元,而傳統方式采購的交易費用是150美元。

2.1.3汽車工業產品特點適合電子商務的應用

汽車工業的許多零部件都是規范化的產品,有嚴格的技術標準,是標準件,即只要關心它們的規格,而不必擔心它們的質量。這就使電子商務的風險減少了很多。

2.2劣勢分析

2.2.1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能力不利于電子商務的應用

在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還比較傳統,消費能力還有限。對于消費者而言,汽車還是高檔商品,消費者會花上千元去嘗試網上購物,但他們不可能僅憑感性認識就做出購車決定,他們只可能通過網絡這個窗口,了解汽車行情、市場變化情況及時尚車型、款式及價格等等,最后還必須親自到現場看車、驗車、試車、討價還價、辦理相應購車手續。

2.2.2網絡交易的安全問題制約電子商務的發展

在我國目前商業信譽還較低的情況下,網絡交易的安全無法得到切實保障。另外,還有網上交易的支付等問題,雖然支付系統在不斷完善,銀行卡、在線支付等已經在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實現,但從技術和方便易用性上講,它還存在許多弊端和漏洞,有待進一步完善。

由此,我國汽車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興利除弊,先致力發展BtoB模式,只有在汽車企業自身產品技術逐漸成熟,網絡技術與交易手段逐漸完善了,才可能真正實現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商務模式。

3汽車行業電子商務的模式分析

對汽車企業而言,真正的電子商務是利用以Internet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進行商務活動和企業資源管理。它的

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業的所有信息,幫助企業創建一條暢通于供應商、企業內部、經銷商、客戶之間的信息流,并通過高效率的管理、增值和應用,把供應商、企業、經銷商、客戶連接在一起,形成企業供應鏈。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基于功能的網鏈結構模式。

汽車行業電子商務應用一般可分為5個層次:一是企業上網宣傳;二是企業網上市場調研;三是企業與分銷渠道網絡聯系模式;四是企業網上直接銷售模式;五是供應鏈網上營銷集成模式。國外汽車電子商務已經從第一、第二層次逐步發展到第四、第五層。我國汽車行業的電子商務應用也已逐步展開,但現狀不容樂觀,基本處于第一、二層。

基于上述電子商務的5個層次,我們不能把電子商務片面理解為電子商店或建立網站,這種有電子無商務的前兩個層次不能算作真正意義的電子商務。下面主要分析汽車電子商務的后3種不同層次和階段的模式。

3.1BtoB模式

美國汽車行業BtoB的電子商務中心模式主要用于改善汽車生產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關系,通過集成供應鏈的上游企業,達到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例如CU公司的Tradexchange,Ford公司的Autoxchange,以及前面提到的COVISINT,都是Bt。B電子商務中心采購模式的成功典范。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各大中型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基本上都有自己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統,在其內部已有了較完善的供應鏈管理。何時何處采購、采購多少都可直接由MRP(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根據生產計劃自動決定,為生產提供及時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另外,大型汽車集團公司采購的原材料及零部件量大面廣,其中直接采購約占總采購量的60%~80%,電子商務采購使買賣雙方的交易費用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因此,Bt。B的模式是我國汽車電子商務最有效、最直接的模式。

3.2BtoC模式

企業對消費者的模式基本等同于電子零售商業,由于受消費者觀念和能力以及汽車本身產品特性的影響,這一模式不是現在汽車電子商務的主流。但由于其營銷方式的特殊性,它在汽車銷售方面仍有一定的優勢,如它能擴大產品的銷售范圍,加強和終端客戶的聯系,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的需求。

3.3供應鏈集成模式

電子商務的任何一筆交易,都包含著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網絡營銷、技術支持、售后服務,也包括各種商業活動憑證,還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商業信譽等。資金流主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在電子商務系統里,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處理可以通過網絡本身解決,但物流是商品的實體流動,只有通過傳統的物理方式才能解決。在汽車行業實現電子商務,就是要高效率地管理企業的所有信息,創建一條暢通于供應商、企事業內部、經銷商、客戶之間的信息流,把他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供應鏈。只有這樣,才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供應鏈集成模式電子商務。

這一集成模式運作方式如圖所示:

各制造廠商利用ERP系統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完成整個過程的各種資源計劃與控制,主要目標是以產品生產為導向的成本控制。企業各種資源共享的計劃與控制通過信息系統集成,形成企業內部各業務系統間通暢的信息流,通過iProcurement與上游供應商連接,通過CRM與下游客戶連接,形成供應鏈中各企業的信息集成,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诰W絡技術,企業在應用ERP系統實現內部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借助iProcurement、ERP和CRM集成一體化運行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

汽車制造商與上游供應商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組成一個高效的上游零部件產品供應鏈,上游供應商包括原材料供應商、零件供應商和部件供應商。汽車零部件的供應十分復雜,分為好幾層。如福特公司,它將大型集成系統、座椅、車輪和制動器等列為第一層,第二層是向第一層提供部件的公司,此外還有第三層供應商。福特通過它的電子商務采購平臺,同各層供應商建立密切的聯系。這樣,當福特公司通知第一層供應商需要多少紅色、藍色和紫色座椅的時候,屬于第二層的皮革供應商也能在網上隨時看到福特對各種顏色座椅的需求變化,并開始準備存貨,而不必等待座椅制造商告訴它需要什么皮革。從而使汽車部件供需關系改善,大量節省交易費用,降低成本,減少庫存。

在這一模式中,汽車的銷售模式削弱了傳統銷售渠道的中間環節,汽車生產廠商從傳統多級銷售體系的身后走出來,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完善的同消費者聯系,掌握顧客信息,提供符合消費者需要的汽車和相關服務,形成批量定制。汽車生產商將直接接受消費者網上訂貨,然后組裝汽車,打上自己的品牌,通過完善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統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足不出產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汽車行業業務范圍全面,接觸的部門較多,有工商、稅務、保險、銀行、海關等,這些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業務聯系也是通過網絡來完成的。

總之,基于供應鏈的電子商務模式是在整個社會信息化建設和網絡經濟發展水平非常成熟情況下的一種理想模式,以我國現有經濟、技術水平不可能馬上實現這一理想模式,只有在它的指導下制訂各項規劃,逐步提高我國信息化和汽車行業管理水平,開展各種方式的有益探索,我國汽車行業的電子商務才能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