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鹽化企業的低碳經濟研討

時間:2022-04-24 02:45:46

導語:目前鹽化企業的低碳經濟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鹽化企業的低碳經濟研討

自貢市鹽化企業碳足跡分析

碳足跡起源于生態足跡,其內涵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將其定義為人類活動的碳排放量,以排放量來衡量;二是將其視作生態足跡的一部分,即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CO2所需的生態承載力,以面積來衡量[22]。本文采取排放量來衡量碳足跡,選取的碳足跡指標主要為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強度和碳生產力,各本文所用的能源消費數據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根據IPCC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估算CO2排放量,公式為:CO2=2mi@Di。式中,CO2為碳排放量;mi為一次能源的消費標準量;Di為i類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本文參考陳詩一[24]采用的各類能源折合標準煤參考系數和各類能源CO2排放系數(表2)。根據自貢市鹽化企業能源消耗及以上估算方法,得到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強度和碳生產力(表3)。從表3可見,自貢市鹽化企業人均碳排放量從2007年的97.8069t人下降到2010年的79.3772t人,總體呈下降趨勢。其原因是就業增長率大于碳排放的增加率,2009年比2007年就業增長22.46%,CO2排放2009年比2002年增長5.21%;2010年比2009年就業增長7.65%,CO2排放2010年比2009年增長1.69%。鹽化企業碳排放強度從2007年的10.75t萬元下降到2010年的5.62t萬元,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自貢市鹽化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耗能有所減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節能降耗取得了一定成績。鹽化企業碳生產力從2007年的0.09萬元t上升到2010年的0.18萬元t,呈上升趨勢,說明自貢市鹽化產業用更少的物質和能源消耗生產出更多的工業增加值。通過對自貢市鹽化企業碳足跡的分析可知,自貢市鹽化企業人均碳排放量呈下降趨勢。單位工業增加值耗能減少,鹽化企業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碳生產力呈現上升趨勢,提高了單位CO2排放效益,鹽化企業向可持續性發展方向邁進。但根據胡延龍等[25]計算的四川省十二五0期間能源強度結果可知,2010年四川省能源強度為1.041t標準煤萬元,2011年為1.005t標準煤萬元。從自貢鹽化企業來看,其碳排放強度遠遠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由此可知,自貢市鹽化企業在發展時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屬高排放企業。另一方面,2010年自貢市鹽化企業SO2、氨氮的排放量在全市工業污染源中的占比分別高達83.20%和73.16%,COD占全市的13左右。鹽化企業污染排放對環保的影響大,是環境重點污染源監控行業,也是自貢市污染減排的主要行業之一[26]。

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及存在的問題

京都議定書6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其中以清潔發展機制(CDM)為代表的基于項目的交易目前普遍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2006年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簡稱晨光0)三氟甲烷分解CDM項目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成為四川省第一家實施CDM項目的企業。2009年晨光0共生產5814.06tF22,實現焚燒可參與減排量計算的F23為174.068t,合計減排CO2達到203.66萬t[27]。根據中國清潔發展機制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7月,晨光0已簽發9330237tCO2e。目前自貢市鹽化企業實施CDM項目的僅有晨光0一家,是以工業減排為主,并不具備區位優勢。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高校之間尚未聯合起來開發CDM項目,國內目前還沒有完善的碳交易市場,不利于爭奪碳交易的定價權。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簡稱能效對標活動0)是指企業為提高能效水平,與國際國內同行業先進企業能效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確定標桿,通過節能管理和采取技術措施,達到標桿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實踐活動。對自貢市主要鹽化產品單位能耗(表5)進行分析可以得知,2010年自貢市離子膜燒堿98%的能耗指標為517.45kgcet,天然氣制合成氨的產品單位能耗為1330.35kgcet,聯堿法純堿產品單位能耗為256.11kgcet,部分指標已達到或超過能效標桿指標或能耗限額,或已成為領跑企業。但2011年度能效領跑者自貢市鹽化企業無一上榜,說明自貢市鹽化企業節能的空間和潛力很大。就自貢整個鹽化而言,總體上與國家先進水平、能效標桿還有一定的距離,自貢市鹽化產品單位能耗的減排降耗任務仍然艱巨。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是產業鏈上游產生的廢棄物,成為下游產品的原料或燃料,做到分級利用,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廢棄物的排放,提高產業整體附加經濟價值。自貢市于2006年開展清潔生產試點,其中試點的鹽化企業有鴻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久大鹽業集團貢井分公司等,并計劃到2010年工業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15000t和700t內,削減SO27300t,煙塵、粉塵各3000t[28]。2007年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相繼投入近4000多萬元,建成了從放空尾氣中回收含氟化合物的四氟乙烯尾氣、從殘液中回收全氟丙烯、高沸物回收等20余套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裝置,經過污染治理,COD減排585.8t、CO2減排200萬ta、尾氣排放量減少20萬m3a、酸性廢水減排5.6萬m3a,原材料節約1868.26萬元年,回收副產品年銷售收入達1426.6萬元[29]。久大集團年產100萬t真空制鹽項目在2010年底開工,總投資3.28億元,投產后制鹽工序能耗為89.60標煤t鹽,制鹽冷凝水實現全部利用,可實現年節能5.86萬t標煤,間接減排SO2852t、氯離子5500t,可重復利用水資源397.2萬t,從而實現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經濟社會效益突出[30]。自貢作為老工業城市,鹽化企業較多,因此自貢市大力開展鹽化產業循環經濟項目,如中昊晨光研究院的全氟丙烯、全氟異丁烯等都作為有毒殘液而焚燒。通過技術開發,這些物質或用于生產新產品或回收為產品;鴻化公司綜合利用粉煤灰生產水泥技改項目,每年將消耗粉煤灰和石灰22萬t,實現了廢渣資源的綜合利用,并將該裝置產生的CO2氣體作為聯堿生產的原料,返回生產系統中。值得注意的是,自貢市鹽化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¹認識不足。除了企業領導、政府主管部門外,還應讓廣大市民充分認識到推行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需,是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º資金缺乏。資金問題是制約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可持續性。有些企業在審核通過后,企業的持續清潔生產工作卻處于半停止或完全停止狀態。目前,自貢市形成了以久大制鹽為龍頭的舒坪工業集中區、以昊華鴻鶴為龍頭的沿灘工業園區、以晨光院為龍頭的晨光工業園區,自貢鹽化產業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從鹵水、制鹽到鹽化工、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化工全產業鏈的對接[31],工業園區的發展為企業集群發展提供了載體。舒坪工業園區主要以制鹽及鹽業配套加工產業、食品加工業和倉儲物流業為特色的工業園區;以久大鹽業為龍頭帶動的舒坪工業園區對自貢鹽化工企業的帶動,不僅是在前端提供豐富的原料生產,更大的意義在于帶動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的集群發展。目前,久大鹽業已經吸引二三十家企業為其日化產品生產進行配套[32]。舒坪工業園區已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關聯企業集中、協作配套緊密的鏈式產業集群的態勢。2003年富順晨光工業基地成立,目前園區聚集了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浙江成華聚氨酯有限公司、廣東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生產性企業96戶,其有機氟產業鏈是中國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鏈[33]。園區已被列為四川省首批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四川省新材料出口基地、四川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四川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四川省15250工程特色園區[34]。2011年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目前該園區正在積極申報四川省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11年中國化工昊華自貢產業基地0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成都簽訂。從2012年起昊華鴻鶴公司將高標準推進整體遷建至沿灘工業園區,陸續展開60萬ta聯堿升級改造、20萬ta離子膜燒堿升級改造、1.1萬ta五氟乙烷、3萬ta五氟乙烷、3萬ta二氟甲烷、14萬ta甲烷氯化物配套聯產8萬taPCE等6個項目。同時,在昊華鴻鶴公司老區續建氯堿系統節能減排技改項目,第一期總投資571000萬元,2012年計劃投資185100萬元[35]。自貢市鹽化企業的產業集群與工業園區正在不斷的建設中,產業集群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集群內沒有進入世界500強的大企業,企業帶動高新技術服務業不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聯動需要加深研究,工業園區還沒有升級為生態工業園區。

鹽化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

鹽化企業要要將低碳發展理念引入到企業生產、管理和營銷等各個環節,制定和實施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規劃,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延伸產業鏈,提高能源效率,促進鹽化企業低碳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應樹立節能降耗的典型企業,通過推廣節能減排最佳實踐0機制,建立鹽化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橫向擴散機制[37];鹽化企業自身則以標桿企業為參照,制定能耗限額標準,做好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制定適合本企業的能效改進措施,爭取盡早達到標桿企業的能耗水平,從而提高鹽化企業的能效水平。技術創新是鹽化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企業通過節能減排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在相關政策指引下進入工業園區,以集中、集約和集群的方式整合園區內相關企業的資源,開展循環經濟,形成一個資源循環流動的系統[36],從而通過技術創新促進鹽化企業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并將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使資源利用率最大、污染程度最小化集約和獲得經濟效益,實現低碳經濟的目標(圖1)。圖1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路徑.鹽化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碳減排,包括與發達國家之間的CDM項目、國內的自愿減排(VER)和碳交易。政府、鹽化企業和CDM咨詢服務機構要加大對CDM宣傳力度,讓企業和公眾了解CDM項目。政府要加大對企業申請CDM項目的政策扶持及資金支持力度,企業自身也要加大力度對從事CDM項目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力度,深入了解CDM申報流程和政策。VER是指經過認證機構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是自愿減排市場交易的碳信用額。鹽化企業應充分認識到VER項目比CDM項目減少了部分審批環節,提高了開發的成功率,降低了開發的風險。雖然減排量的交易價格比CDM項目低,但開發周期短。自愿減排市場為那些前期成本過高或其他原因而無法進入CDM開發的碳減排項目提供了途徑,也為其實現自身的碳中和提供了方便。目前國內碳交易市場還處于試點階段,鹽化企業應抓住機會并結合自身的有利條件積極參與碳交易,為企業開發節能減排技術獲得外部資金和技術支持,積累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成功注冊CDM項目奠定基礎。雖然自貢市鹽化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政府還應繼續出臺有關碳稅、碳金融、碳交易等方面的激勵與監管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如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對實施低碳發展的企業進行信貸支持、給予財政性獎勵資金促進重大先進技術的推廣等。政府主管部門還應該通過設立低碳基金0,用于扶持發展低碳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等模范企業,促進鹽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王艷紅工作單位:四川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