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時間:2022-04-19 03:23:53

導語: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摘要:低碳經濟的出現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發展機會的同時也使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加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企業需要正確評估現狀,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在企業的籌資、投資、運營及分配等財務活動中充分考慮低碳經濟的因素,構建企業財務管理的新模式,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戰略,從而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

低碳經濟的早期思想起源于1999年,美國學者萊斯特•R•布朗發表的“主張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力爭構建零污染排放、無碳能源的經濟體系”。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03年英國政府發表的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從此,低碳經濟的思想就在全世界廣泛傳播,我國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也越來越重視。低碳經濟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低碳經濟的實質就是創新新能源結構,追求低碳經濟的綠色的GDP,主要表現在于技術創新的發展觀。中國政府曾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6%。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相應節能減排的相應政策。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應順應社會環境的變化,積極主動的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發展的優勢。

一、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內涵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涉及到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它是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給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包括經濟經濟環境、社會環境、金融環境、法律環境等,企業要想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就要采用低碳財務管理。低碳財務管理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減少煤炭等傳統高碳能源的耗用,促進經濟和環境的統一、協調發展。具體表現在:具有低碳財務發展目標;低碳財務管理理念;考慮低污染、低排放的資金籌集及資金分配措施。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企業要重視本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節能法律政策,不能為了單純的追求經濟利益,無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制定可持續的財務管理發展規劃,并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的調整財務管理的模式。

(一)追求的目標不同

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側重于追求企業的經濟利益,只重視經濟的再生產,財務管理的目標包括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這也是被大多數企業所認同的。低碳經濟時代企業將自身看作是整個社會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難以滿足低碳經濟的要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只反映了企業資金價值的增值,強調企業內部價值最大化,不能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也不能適應低碳經濟強調的生態環境并重的目標。低碳經濟倡導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目標在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強調社會責任。企業將自己看作是社會的一部分,當企業的財務活動有助于生態環境發展時,企業的環境價值將提高,則企業的綜合價值將增大;當企業的財務活動破壞生態環境時,企業的環境價值將降低,則企業的綜合價值將減少。以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將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不同

傳統的財務管理在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時候未考慮生態和社會效益,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在資金的籌集、投資、營運和分配方面均考慮了生態和社會效益,采取的財務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現在:首先,在資金的籌集過程中,傳統的財務管理在選擇資金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模式的時候只關注資金的來源,而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因素,籌資過程中對有關項目進行充分的分析、統籌安排,將企業未來實行低碳發展所需的資金納入籌集資金的預算中;其次,在投資決策方面,傳統的財務管理只關注所投資的項目的成本、利益,而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則會考慮低碳收益和環境成本;再次,從營運角度來看,傳統的財務管理更多的關注如經濟訂貨量、最佳訂貨周期、存貨周轉率等內部環境指標,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則要求企業在保持資金的高效利用的同時要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生態環境建設的有關法律制度;最后,從企業利潤分配來說,傳統的利潤分配方式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企業利潤,低碳經濟下的利潤分配過程則還考慮低碳經濟的因素,將企業的利潤分配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效的結合起來。

二、低碳經濟視角企業財務管理戰略制定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要求企業轉變財務觀念,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使其在管理及決策時重視社會效益,為企業的長遠利益考慮。為保證低碳財務管理戰略的有效制定和實施,企業還需構建綠色企業文化,建立激勵機制,使管理人員與企業的利益一致。企業根據國家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綠色的財務管理制度,創新財務管理內容。具體如下:

(一)在籌資方面,低碳經濟下的企業在籌集資本方式需要積極轉化思路,充分預測保護環境所需要的資金,考慮企業在低碳經濟發展下的人力資本、技術資本、知識資本,制定綠色籌資計劃,拓寬融資渠道,廣泛的收集各項資本以迅速的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規劃中,應該重視節約減排,充分把握相關的低碳發展的優惠福利和支持政策籌集所需的資金,加強企業低碳化技術改造,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也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在投資方面,在傳統的投資項目評價指標中,企業只將項目的內部財務效益作為計算指標,并沒有考慮項目的外部成本。在低碳經濟下,企業對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應該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即在考慮企業本身財務效益的前提下,還應該充分考慮企業因考慮環境因素而增加的技術成本、人力成本、設施運營費用,要考慮潛在隱藏成本(如廢棄物管理、環境保險等)、或有成本(如罰款、法律費用等)以及形象和關系成本(如公司形象、與監管的關系等)。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兼顧社會效益的投資策略。企業的投資方向包括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企業在低碳經濟理念的影響下,企業對內投資時應重視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對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投資。對外投資時,投資活動應該在充分考慮自身發展的前提下,結合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充分考慮環境保護,顧及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選擇投資方案時充分考慮所選擇的方案是否符合國家相關低碳經濟的政策,密切關注政府支持的新興產業,既要考慮目前經濟效益,更要兼顧長期利益。

2、構建低碳投資方案評價體系。在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在構建投資方案評價體系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環境成本和效益,在具體的投資項目選擇時,要綜合考慮項目本身給企業、社會所帶來的低碳貢獻,考慮項目是否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在資金營運方面,低碳經濟對企業的影響也表現在對資金的營運管理活動中。在資金營運過程中,可以添加碳資產周轉率作為資金營運評價指標,該指標反映企業碳資產周轉速度,是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凈額與平均碳資產總額的比率。碳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碳資產周轉次數越多,企業對碳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當然,該指標屬于相對數,應與業低碳投入的絕對數結合使用,這是由于我國還處于低碳經濟初期,企業對低碳投入相對較小,因此該指標大有可能是碳資產的絕對值小導致的。企業要想保證資金營運過程中的平衡,就要在資金安排時,注意合理調配資金,要減少因環境污染和破壞而引起的罰款,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時也能避免企業因破壞環境而失去部分市場份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四)在利潤分配方面,目前關于企業收益分配的觀點主要是按生產要素分配、對消費者分配等。在低碳經濟時代,在低碳經濟時代,企業的分配不能只考慮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等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全面考慮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生態環境和社會利益,擴大對低碳項目的資金積累。具體措施如下:

1.按比例提取綠色股利。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發展思路,這為正確處理低碳經濟和分配公平兩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理論指導。低碳經濟視角下的企業利潤分配,不僅要關注傳統的利益相關者,如:投資者、管理人員、債權人等,還要關注社會生態環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在利潤分配時,可以考慮提取一定比例的股利用于綠色公益金,即綠色股利。綠色股利可以由于普通股利之前發放,這種方式有利于增強投資者的環保意識,鼓勵投資者重視低碳投資。

2.設立綠色專項發展基金。利潤分配時將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建立綠色專項發展基金,有利于低碳項目的資金積累,適當的減少企業的債務風險,減少融資問題,保證低碳項目的順利開展,促進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

(五)其他方面,在低碳經濟視角下,不僅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融資渠道、投資決策、資金運營、利潤分配方面需要進行改革創新,企業的財務核算及報表列報、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也需要進行創新,更要構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保障機制,保證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順利進行。主要措施表現在:首先,傳統的企業財務報表上所反映的成本是實際發生的成本,并不包括生態環境成本,比如一次性筷子制造廠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成本包括包括鋸割、運輸和加工木材等成本,但并不包括因伐木而引起的環保成本;不銹鋼廠的財務報表上的成本不會包括后期治理因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成本。被砍伐的樹木和破壞的水、空氣環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而這些環境成本需要由企業承擔,低碳經濟下的財務核算就是揭示了企業因破壞生態環境而引發的成本,并將外部環境成本轉化為可計算的成本,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同時在附注中應增加披露有關企業生態責任信息,以有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會計信息。其次,培植低碳的財務管理文化。構建以和諧的生態價值觀為核心的綠色企業文化,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長久的經營管理活動的保障,企業應當加強對員工的環保意識的宣傳,使之充分認識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低碳意識。總之,低碳經濟下的財務管理是一個全世界都在努力達到的目標,它是改善生存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必然選擇。企業要想在低碳經濟環境下謀求更快更好的發展,一定要盡快適應環境,充分考慮各項環境因素,構建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并不斷的調整和更新企業財務管理理念和方式,從而帶動企業經濟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作者:彭瑤瑤 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梁浩.低碳經濟對我國企業財務的影響一基于財務環境起點論的分析[J].財會研究,2010(15):47-48.

[2]鞠成曉,肖文鋒.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探究[J].南昌大學學報,2014(1):66-67.

[3]王莉靜.淺議低碳經濟理念下的財務戰略[J].財會研究,2013(5):131-133.

[4]許英.低碳經濟下綠色財務管理初探[J].經濟師,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