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人流物流傳播疫病的風險控制
時間:2022-01-06 10:42:18
導語:豬場人流物流傳播疫病的風險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重視合理的豬場選址及布局
豬場建設地應遠離村鎮、交通要道及其他畜牧場3km以上,遠離屠宰場、化工廠及其他污染源。向陽避風、地勢高燥、通風良好、水電充足(萬頭豬場日用水量100~150t)、水質好、排水方便、交通方便。最好配備有魚塘、果園或耕地。豬場布局應設置4區,即外部管理區、生產配套區(飼料車間、倉庫、獸醫室、更衣室等)、生產區和種豬運動區;生產區應包括繁殖區、保育區和育肥區,每區應相距50m以上;配種舍、妊娠舍、保育舍、生長舍、育肥(或育成)舍、裝豬臺建設,應按從上風向下風的方向排列。配種舍應設有運動場。
1.1外部管理區和生產配套區的布局與設置
該區與社會往來密切,有經營管理、物資供應和產品輸出三大功能,包括辦公室、宿舍、倉庫、飼料工廠、車房及生產區外的其他設施,病原及其他不良因素常進入此區。豬場大門需設消毒池并配備消毒劑,對進出車輛要進行消毒;要設立人員消毒通道,對進入人員進行登記消毒;豬場周圍禁止放牧,并協助當地周圍村鎮做好免疫工作;豬場最好設有圍墻、防疫溝及防疫林。管理區應定期消毒,垃圾要在指定地點集中焚化;在各辦公處應有洗手盆、肥皂、貯存垃圾的容器等完善的衛生設備;對生活區的污水應另設水塘貯積;管理區和生產區之間應設置屏障,實行嚴密的間隔,嚴格控制進入生產區的通道,防止無關人員由管理區進入生產區。
1.2內部豬群生產區的布局與設置
凡進入本區的人員、飼料、豬種均應分別經過檢疫、消毒;豬舍內各工段和隔離舍,應嚴格做到人員、用具、豬群三固定,提供工藝中舒適的無應激因素的舍內環境;應在配種、妊娠、分娩、保育、生長、育成等各工段門口設置消毒池,內貯消毒液,供往來人員出入消毒;每一工段在清出舊豬群后,應徹底消毒,空置幾天后,方可接受新豬群;豬場生產區內應盡量減少人流和物流,或盡量為單向工作流程,沒有交叉或者回流,以保障豬群免受疫病的威脅。
人媒傳播是疫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方面。預防人員傳播疫病是個難題:一方面,人是傳播病原的重要媒介;但另一方面,假如在這方面控制的過于嚴格,又會帶來現實的后勤問題。人的衣物、皮膚、毛發和靴子可機械性的攜帶病原,也可在體內通過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攜帶病原。要想控制這種傳播,就要限制人員流動。進入生產區的人員最起碼要穿著干凈的衣物,并更換靴子和外套,最好還能進行淋浴。在豬場內要安置靴子消毒池,里面盛放消毒劑。要求工作人員在串舍前至少要消毒靴子,并用抗菌肥皂洗手,但應盡量少串舍或不串舍。盡量避免人員在不同生產階段的豬舍間移動,必須時也應先進入低日齡飼養區,后進入高日齡飼養區。依照傳統,人員進入健康豬場前至少要隔離2d,期間不能接觸任何豬只。特殊情況下可結合淋浴、更換衣物等措施,也可隔離一夜或更短的時間。
3重視避免物流、車流傳播疫病的風險
有許多車輛會接觸各類豬只,車輛在豬場間的串舍可能造成病原傳播。運豬車輛的傳播威脅最大,但同時,其他車輛,包括料車、服務車輛、運輸糞便和死豬的車輛,以及員工的自用車,也會構成傳播威脅。豬場應實行物品的最小限量入場,入場物品必須經紫外線照射和藥物擦拭或噴霧等雙重消毒。進入生產區物品必須經再次消毒至最小外包裝。個人物品嚴禁帶入生產區內;有條件的豬場,各階段豬只的飼料可采用散裝的全價顆粒料,由豬場專用罐車運送;場外車輛嚴禁入場,本場生產專用車輛(包括司機座位)經嚴格消毒后入場,場內專用車輛嚴禁外出。進入生產區的本場車輛因經再次的嚴格消毒處理。還可通過有效的場區設計,合理安排裝豬、卸豬臺,將物品發送安排在圍墻之外等,以降低物流、車流傳播疫病的風險。
4重視避免飲水傳播疫病的風險
飲水也會傳播病原。水源污染、水箱不加蓋和供水系統內長出生物膜,這些都會造成感染風險。經飲水傳播的病原主要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等。預防飲水傳播的方法是采用一種經證實有效的廣譜消毒劑,在不同批次間進行徹底消毒,飼養過程中也可在飲水中添加。沙門氏菌常常通過食品在豬間傳播,如果給豬為泔水,又未經適當處置,就很容易傳播沙門氏菌病和口蹄疫病,應該盡量避免。
5重視無生命物體傳播病原
無生命物體也能夠攜帶、傳播病原,如注射針頭、藥劑瓶、器材(如超聲波掃描儀)、靴子和衣物等,豬舍消毒不嚴,可將病原從上一批豬傳給下一批豬。總之,通過人流、物流傳播豬疫病的風險很大,且疫病種類繁多,沒有一個萬能的措施能杜絕所有風險。豬場需要及時重視存在的具體風險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作者:吳現時
- 上一篇: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整合探討
- 下一篇:管理會計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