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融合

時間:2022-11-09 08:54:32

導語:企業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融合

【摘要】隨著企業面臨的風險多樣化和復雜化,企業風險控制的要求提高,建立高標準、高要求的財務預警體系勢在必行。風險控制高要求下,企業不得不將運營控制融入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在實踐管理中,將運營控制融入企業風險控制架構中,以運營控制為基礎建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或將財務風風險控制融入到企業運營控制架構中,以防范財務風險為目標建立運營體系。運營控制與風險控制的雙管齊下,可助力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順利實施。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控制;運營控制

一、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融合的必要性

(一)運營控制簡述

運營控制,是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在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或者在參與經營活動的員工之間,利用他們工作的關聯性和連續性,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所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控制流程,旨在最大限度地運用企業現有資源為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最高價值。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運營控制也可以指為企業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系統進行設計、運行、評價和改進。可見,運營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工作的管理總稱。按控制對象區域的不同,運營控制可分為:市場運營控制、用戶運營控制、社區運營控制和商務運營控制;按運營過程階段的不同,運營控制可分為:運營計劃控制、運營組織控制、運營實施控制和運營管理控制。

(二)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的關系

對企業而言,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本身存在的差異并不是很大,運營控制和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交叉的系統,二者之間具有極強的關聯性,需相輔相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完善與革新。運營控制產生之初,就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而經營風險的存在是形成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部分,故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在經濟形勢下殊途同歸,二者之間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風險控制與運營控制的目標一致。業主權益最大化一直是企業集團追求的目標。任何管理和控制活動的有效性反映在最后的財務結果中。人們普遍認為,與其他企業相比,獲得較高質量利潤和更強盈利能力的企業,必須具備更高的風險控制水平,并在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監控措施。從而保證了企業活動的效率和有效性,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要實現風險控制目標,離不開有效的操作控制,這兩個目標是相同的。

2.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降低金融風險水平,運營控制系統是企業集團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營的負面新聞、產品質量、或者是其它原因導致企業失敗的,雖然原因表面上有所不同,但由于深層次的原因,除了經濟低迷、市場動蕩等宏觀不可控因素外,大多是企業運行控制體系的失靈。經營效率低下和生產過程出現問題等原因造成的,風險管理本應規避的風險發生了。因此,有必要充分發揮運營控制在企業經營各個環節中的作用,避免這一環節的風險,避免風險轉移到下一個經濟環節。

3.操作控制系統是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必要環節。完善的運營控制體系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保證財產安全,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這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應達到的基本狀態。從這個角度出發,盡管運營控制和風險控制各有側重,業務控制側重于業務活動的過程控制,風險控制側重于整個組織各個方面的風險管理,而操作控制是財務風險管理的必要環節,對金融風險的理解和管理是企業運作控制的動力,相反,如果沒有良好的經營控制,往往會導致各種錯誤和欺詐,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二、以運營控制為基礎建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因企業運營過程產生的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在融合運營控制的情況下,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不免要考慮運營控制成本、運營風險預警、經營活動項目決策、經營風險損失處理等運營控制相關因素,且需在上述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五個基本步驟中分別考慮運營控制對各自要素的重要影響和輔助途徑。

(一)風險管理目標

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選擇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法使風險成本最小,企業利益最大。這里的風險成本除主要指運營風險成本外,還需考慮其他的風險成本,如企業投融資風險、企業利潤分配風險等。

(二)風險分析

因企業整體財務風險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企業營運風險,故在運營控制對運營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運營風險的高低,可估計企業的整體財務風險。但為使風險分析更為深入準確,企業還需對其他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三)風險預警

運營控制設置運營風險預警,企業層面設置財務風險預警,通過“運營風險預警”和“整體預警”二級預警可加強防范企業風險的實際發生。

(四)風險決策

不管是企業的營運活動決策還是其他項目決策,根據風險評價結果,通過風險管理技術的優化組合,選擇投資少、安全系數高的方案,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

(五)風險處理

風險管理是指對風險管理的技術和經濟方面進行分析、檢查、糾正和評價,并對風險可能或已經造成的損失采取適當的對策,盡可能選擇風險處理成本最小的方案,減輕損失對企業的沖擊。事后,管理層需對風險發生的原因進行反思并改進,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制度,增強企業抵御未來風險的能力。

三、以防范財務風險為目標建立運營體系

運營管理是企業集團生產服務價值鏈條的基礎環節。企業要提高內外部競爭力,就必須從最基礎的運營管理工作做起,堅持“效率、質量、安全”的原則,構建功能完善、技術先進、內控嚴密的運營體系。

(一)集約化運營體系

業務集約化和專業化處理的改革方向下,現代企業降低了企業業務分散、人員勝任不專業的分散管理風險和產品質量風險。風險控制導向下的企業集約化運營體系,應持續提高業務集中處理程度,不斷創新項目業務進行模式,構建“技術先進、風險可控、因地制宜、穩健高效”的集中授權管理體系,這種風險導向下的集約化運營體系可實現對經營業務操作風險的集中監控。

(二)自動化運營支持保障體系

構建符合企業要求的自動化運營支持保障體系,可持續提升系統客戶服務能力和生產作業效率,實現流程建模和需求分析雙線并舉。為達到風險控制目標,企業必須始終堅持以優化業務流程和處理系統為主線,減少冗余處理環節,逐步建立標準化、模塊化的工作流程。自動化下的體系運行將運營流程納入程序,減少了人為主觀操縱舞弊風險。

(三)運營風險管控體系

運營風險管控體系是企業風險控制的最基礎體系,企業要持續強化風險事前控制的同時,要不斷創新生產經營中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模式,逐步建立以場外集中驗證為主,輔以現場驗證的工作模式,通過探索研究,提高企業經營質量和風險管理水平,建立全面、科學的經營管理評價指標體系也是可能的。

參考文獻

[1]向德偉.論財務風險[J].會計研究,1994(4):21-25.

[2]Rodney,Turner,師冬平.運營控制與項目治理[J].項目管理技術,2005(8):59-61.

[3]康正發.基于運營控制視角的電商信用管理案例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

作者:宋亞蕓 梁日新 單位:吉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