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和管理探析
時間:2022-03-31 03:01:35
導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和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不斷的完善,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思考如何降低審計風險,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和管理方法具有必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深入分析會計師事務所存在風險的多方面原因,以降低審計風險為立足點,提出對風險管理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方法,最終減輕審計風險造成的危害。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風險管理
一、前言
會計師事務所是獨立于財務報表和被審計單位之外的第三方審計單位,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為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信息,證實財務報表的公允合法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要維持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而且要體現第三方審計單位的公平公正性。隨著我國相關法律的逐漸完善,企業和個人越來越重視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社會公眾與財務報表方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期望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交出審計報告,還要求列出在審計過程中的疑點、錯誤。社會公眾和財務報表方對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期望差距”,雙方在認知的差異一定程度程度上增加了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風險,這也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來源之一。
二、會計師事務所存在審計風險的原因
(一)社會經濟大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相關法規直接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在社會方面,我國相關法律逐漸完善,投資方嚴重依賴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并對其的法律責任與義務有著強烈的期望[1]。投資方的決策行為基于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財務報表中的資料信息,因此要求他們所提供的資料必須具有真實可靠性。然而,一旦投資方的投資行為出現經濟損失,會計師事務所就很容易與投資企業一起成為被訴訟方。(二)審計單位自身。對被審計方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確定,致使在審計財務報表中出現嚴重的錯報、漏報,在客觀上這份財務報表已然存在風險隱患。如果注冊會計師在測試時沒有發現其中錯報、漏報的情況,那么無形中就增加了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和所擔負的法律責任。(三)被審計單位。投資方的投資行為是依據審計方提供的財務報表和被審計方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一旦投資方遭受到重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挽回他們的部分損失,就很可能將注冊會計師訴訟至法庭。然而,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經常為了獲得投資,而粉飾其公司的財務報表,采取欺詐的行為,這種欺詐的行為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重要根源。假如注冊會計師沒有識別出財務報表中的虛假信息,那么社會公眾以及相關監督部門就會直接追究其法律責任。
三、審計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審計工作中避免出現錯報、漏報情況。重大的錯報、漏報風險直接對審計風險產生影響,會計師事務所要利用好新審計風險模型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實現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2]。注冊會計師在工作中盡量避免出現錯報、漏報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要完善審計流程,加入檢查風險機制,有效的控制風險,以最小的代價降低審計風險。(二)健全有效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對審計風險的控制有賴于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健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選任專業水平高的注冊會計師;2.強化質量控制體系;3.建立內部意見分歧協調機制。只有讓注冊會計師以專業標準來進行審計工作,才能促進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從而降低審計風險。對一些重大技術專業知識,內部審計人員無法解決的問題,應咨詢相關的專業機構,同時也要保護好審計客戶的隱私,采取嚴密的保護措施。(三)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活動的靈魂。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活動時,要確保能客觀的進行評估,在充分考慮客戶的各種條件后,再承接這份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當前,會計師事務所應改變承接業務的模式:先由審計客戶向審計委員提交申請書,再有審計委員進行公開招標,最終確定承接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費用由客戶委托審計委員向事務所支付[3]。這樣,審計委員存在于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客戶之間,確保了事務所審計活動的獨立性,不受客戶方面的牽制,提高了財務報表的審計質量,更能作出真實公證的財務報表,也減少了事務所的審計風險。(四)營造良好的審計風險管理監管環境事務所的監管機制是確保營造良好監管環境的必要前提。事務所應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行事,對于違法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實施責任追查制[4]。營造良好的審計風險管理監管環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建立風險管理制度;2.完善事務所的監管機制;3.建立事務所的評估機構。在做到上述三個方面后,還要建立第三方的監控體系。通過這些方式,營造了良好的審計風險,有效的降低了事務所的審計風險,將審計的風險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圍內。(五)健全審計風險評估機制。審計風險觀的核心是對審計風險的評估與預測,審計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前提條件,因此要健全審計風險評估機制。會計師事務所要對審計客戶的企業經營風險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行評估,確定審計項目的可行性,將風險評估貫穿于審計項目實施的整個環節。注冊會計師要規范操作,嚴格遵循審計工作的相關規章制度。(六)健全審計業務系統。在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審計信息中的不確定性帶有審計風險,應及時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以便及時的采取措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對審計報告要仔細檢查,審計報告是對審計工作的總結,是審計風險及責任的重要依據,因此要提高注冊會計師對審計報告的責任意識,不能隨意給出審計報告。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質,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事務所業務承接能力,確保審計人員具備分析技能,并熟知我國的相關法規。對于重大項目的審計,要由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預審,再進行小組預審,規范審計程序。(七)提高審計項目風險管理。在審計項目實施階段,事務所應提高對審計項目的風險管理。要對事務所當前的內部環境有所掌握,改進內部審計經營狀況,同時考察審計業務承接的外部環境[5]。要規范事務所管理,了解財務狀況,對審計項目進行整體規劃,使事務所發展的同時,還能控制項目風險管理。完善項目風險管理制度及對審計風險進行管理,提高事務所的工作效率,不斷改進審計運營模式,創新審計工作的發展途徑,減少項目帶來的審計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審計風險是所有會計師事務所都無法避免的問題,找出規避項目審計風險的管理辦法,以及控制審計風險和健全風險管理具有必要的現實意義,營造良好的審計風險監督管理體系,加強會計師的職業技能,因此要從內外部兩方面來采取措施,提高事務所抗風險的能力。最后,還可以建立三級復核監測制度,嚴格劃分復核檢測實施時不同主體的責任,使控制審計風險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張明敏.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與風險管理的研究[J].商,2016(9):132-132.
[2]楊書想.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6):28-29.
[3]謝衡青.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與風險管理的研究[J].經濟視野,2017(9):139-139.
[4]郭春光.河南大匯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問題的調查分析[J].經貿實踐,2019(02):236.
[5]張友娟.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學習,2018,No.193(19):145-146.
作者:石磊 單位:昆山品岱電子有限公司
- 上一篇: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幾點思考
- 下一篇: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