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效并重 和諧發展 奮力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目標

時間:2022-03-21 04:18:00

導語:雙效并重 和諧發展 奮力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目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效并重 和諧發展 奮力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目標

2004年,##縣環境保護局按照“常規工作提質量、重點工作上水平、特色工作求突破”的思想和“抓班子帶隊伍、抓工作創一流、強素質樹形象”的目標,不斷強化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環境與經濟雙贏之路,始終把保護漢江、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夯實責任抓落實,扎實工作求實效,整體工作繼續保持在全市十縣區之首,先后榮獲全省環保系統“創佳評差”競賽活動先進單位;全省環境監察先進集體;全市環保系統“創佳評差”競賽活動先進單位;全市環保目標綜合考評獲市政府一等獎。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04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先進單位;被縣委授予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被縣政府授予全縣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依法行政先進單位。

一、抓班子,增強內部合力。縣環保局始終把領導班子建設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來抓,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主觀能動性,把班子建設成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堅強領導集體。一是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制定和完善了黨組議事規則、會議制度、民主監督制度和崗位執法責任制等25項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理事。在重大問題決策上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斷健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發揮班子集體的智慧。二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領導班子政策理論水平。局黨組高度重視理論學習,把學習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采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法,牢牢把握學習重點,保證學習效果,增強班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團結協作,努力維護班子內部穩定,在工作中主要領導既總攬全局,又對班子成員有明確分工,既嚴格要求,又關心幫助,使班子成員的事、責、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積極配合協助主要領導,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工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子成員彼此坦誠相待,形成了互敬、互信、互諒、互讓、互補的團結和諧的氛圍。四是為人表率,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對局黨組議定的事項,領導班子成員一身作則,率先垂范,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扎實有效。

二、抓隊伍,提高綜合素質。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善于做環保工作干部隊伍。一是抓好學習培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干部職工參加在崗學習教育,有10人參加了與環保業務有關的在職研究生和本、專科函授學習,有12人參加了計算機培訓學習,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明顯提高,為環保事業注入新活力。二是扎實開展行風政風建設暨“創佳評差”競賽活動。以學習貫徹行政許可法為契機,以創佳評差和行風評議為載體,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的工作環境。煥發了開動腦筋想實招、兢兢業業干工作的良好精神狀態,塑造了行業新風,提高了服務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三是推行競爭上崗,激活用人機制。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精心組織實施干部競爭上崗工作。全局15名干部通過激勵角逐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做到了知人善任,用其所長,切實解決了干好干壞、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問題。出現了目標同向、干部同心、困難同當、責任同擔、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局面。

三、抓宣傳,營造輿論氛圍。高度重視環保宣傳工作,堅持保護環境,宣教先行,牢牢把握宣傳教育工作的正確輿論導向,搶抓媒體時效,展示##環保,宣傳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是提高各級領導的環境意識。領導重視是搞好環保工作的關鍵。為增強各級領導的環境意識,主動向各級領導作好匯報,爭取理解和支持。由于各級領導對環保工作認識的提高。縣鄉兩級政府都建立了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把環保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二是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004年重點從加強環保法規的宣傳教育入手,面向社會,深入群眾,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教活動,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保工作,把環保變為全民的自覺行動,為有效開展環保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縣城設立宣傳咨詢點,局領導帶隊,走向街道散發宣傳資料3000余份、印制并散發《法律匯編》1000余冊,在縣城和各重點工業企業懸掛宣傳橫幅30幅,制作永久性標語108幅,接待咨詢130余人次。在電視臺開辦“綠色環保行”欄目,系列報道我縣環保工作動態。同時,充分利用“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及時受理投訴、舉報、咨詢,將國家環保法規及政策傳送到廣大群眾之中。三是提高企業經營者環境意識。企業是環境保護的重點,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利用給服務對象辦理審批手續和到企業檢查指導工作的時機,宣傳環保法規政策,實地查看解說,提供相關法規文件等形式,促使其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和依法辦事,提高企業治污自覺性,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確保環保達標。

四、抓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環境保護最終要體現在環境質量改善上。按照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要求,始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積極探索環境與經濟雙贏之路,礦產、黃姜等重點污染行業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全面加強,全民環境意識日益提高。全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一是專項行動工作成效顯著。在全國開展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等9個環保專項行動中,按照上級的統一安排部署,圍繞整治目標,突出整治重點,嚴明整治紀律,夯實整治責任,落實整治措施,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共出動檢查人員361人次,對141家重點排污單位和16個在建項目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發出整改指令書35份,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2家、在建項目5個,提出整改措施100余條,13家企業被責令停產治理,3家企業受到重罰,2家企業被責令限期關停,切實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屢查屢犯的環境違法案件和群眾廣泛關注的環境突出問題,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整治。二是環境執法監督效果明顯。在做好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工作的同時,按照縣政府安排,對小河、公館兩鄉鎮的非法采金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徹底取締了非法采金行為,并采取綜合措施,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整治效果。對日常執法監管工作毫不放松,切實加大現場執法監察頻次,對40家重點排污單位開展了排污登記工作;對13家黃姜加工企業,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強監督,凡無治污設施,排放不達標的,一律停產整頓,環保設施運轉正常后方可恢復生產;已驗收的企業,加大環保設施日常運行情況的監管,防止出現擅自停運環保設施和偷排直排現象,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出動監察人員281人次,對69個排污單位開展了現場執法監察,防止污染反彈;對新上項目,嚴把選址關、審批關、驗收關,切實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嚴防源頭污染。對32個建設項目進行了環保審查(批)和“三同時”驗收,建設項目的環評率、“三同時”執行率和竣工驗收率均達到了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產生。排污收費工作,采取領導分片包抓的辦法,共對69家排污單位依法足額收排費35.9萬余元,對本縣最大的中型國營企業拒繳排污費,經多次催繳未果的情況下,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到位。三是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成效明顯,在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中,始終堅持把環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有污必治,治理必須達標。在礦產領域全面加強環保基礎工作和“三廢”治理,縣內各礦產企業環保基礎工作得到加強,污染治理取得明顯進展,選礦企業尾礦實現“零”排放。在醫藥化工行業重點加快黃姜加工企業污染治理進度,為確保全縣13家黃姜加工企業廢水處理設施全面達標驗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兩次召開治污工作會,統一思想認識,夯實監管責任,力促調試達標。3家企業達標排放,5家企業通過市上監測,達到排放標準,做好了驗收準備;其余5家企業由于缺少資金和市場因素,致使設施無法調試。同時,還重點抓了醫療廢棄物處置監管、飲用水源地保護及農村水源污染治理工作,以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為主的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農業化肥施用量和農藥施用量分別減少10%和5%,旬河、蜀河等漢江主要支流水質保持在Ⅱ類標準。結合城區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中高考期間噪聲污染專項治理,發出并張貼通告50余份,組織執法人員45人次查處噪聲源18個,取得了一定效果。四是生態環境建設穩步推進。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南水北調”工程機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拓展縣域生態建設新途徑。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工程,不斷增強生態涵養能力,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以農村新村建設為契機,加強沼氣等新能源開發。深化生態示范區建設。在繼續抓好一鄉、三村生態示范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全縣6鄉100村生態示范鄉村建設工作已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林業工作的決定》,切實抓好“天保工程”和城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全面落實了全縣196萬畝天然林管護責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五是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鼓勵和支持全縣礦產企業和黃姜加工企業積極開發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探索與科研,對高污染行業進行綜合治理,著力解決資源開發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突出矛盾。加大礦石廢渣處理,積極引進低品位礦石浮選技術,有效提高了礦產資源開發質量,加大選礦企業技術改造,實現廢水二次利用,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真正實現廢“零”排放;針對礦業生產規模擴張而庫容壓力日益突出的問題,大力推廣節能磚生產項目。五聯構元公司利用選礦尾礦渣生產節能磚項目在試產成功的基礎上,籌建了年產6000萬塊節能磚廠。目前,全縣新上以選礦廠尾礦廢渣和頁巖為原料的節能磚廠共7個,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產2億塊的生產能力,其產品經專業鑒定完全符合環保標準,為有效利用尾礦廢渣、減輕尾礦庫容壓力、防治廢渣污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開辟了新途徑。在黃姜加工業領域,加大了輔產品的綜合開發和利用。運通公司和恒源生化公司經過大膽探索和科研攻關,在不影響皂素產量的前提下,提取黃姜淀粉,生產黃姜粉絲,開發生產黃姜酒,實現變廢為寶,減少了治污難度,增加了企業收益。下一步以黃姜干等為主的黃姜系列保健食品開發項目正在研究論證之中。黃姜加工企業將在低迷的市場形勢下再現旺盛生機。循環經濟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亮點。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五、抓廉政,形成清廉集體。按照中紀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求,局黨組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以法規制度建設為重點,以落實廉政責任制為目的,把廉政建設作為提高干部素質和改進工作作風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學習貫徹“兩個條例”,清政廉潔,樹立正氣。一是抓好班子的廉潔自律,積極落實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的規定。將黨風廉政建設主要任務細化、量化到領導,到各股、站,實行“一崗雙責”,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二是成立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局長為第一責任人。按照“六條禁令”和環保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與各股、隊、站簽訂黨風行風建設責任書和禁賭責任書,堅持領導班子成員每年報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度,形成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三是健全制度,嚴格督查,堅持標本兼治,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和落實。定期召集班子成員研究解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落實責任,履職到位,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得到全面有效貫徹實施。

六、抓落實,塑造環保新形象。環保工作線長面廣,為全面完成2004年度環保目標任務,縣環保局本著責任落實、責任考核、責任激勵的原則,采取領導包抓,落實責任的辦法,把各項目標任務分解量化、細化到崗到人抓落實,使各項工作責任落到了實處。一是夯實責任,整體推進目標任務的落實。按照建設“綠色##”的總體部署,始終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來落實,妥善處理環境保護與項目建設的關系。縣政府繼續堅持與各鄉鎮以及各環保職能部門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全面落實各鄉鎮各相關部門的環保責任。通過層層夯實責任,落實任務,督促各鄉鎮政府及各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環保目標責任制的各項要求,涌現出了一批保護環境和建設生態環境的模范鄉鎮和部門,守法生產,愛護環境的企事業單位也日益增多。二是夯實基礎,扎實推進行風政風建設暨“創佳評差”工作。2004年,全國環保系統開展了行風建設暨創佳評差活動,縣環保局按照上級的總體部署和統一安排,結合環保系統成立晚,隊伍整合時間短,自身支撐能力不足的實際,緊緊圍繞企業服務年活動和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為重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創佳評差競賽活動。先后舉辦了環保行政執法培訓班,行政許可法培訓班,排污收費條例培訓班3場次,進一步增強了依法行政意識。在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方面,緊緊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歷史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組織編制了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等8個項目可研,爭取項目資金110萬元。隊伍和自身能力建設步伐加快。組建了##縣環境監測站,充實了環境監測人員,爭取國家配套的監測設備和執法車輛陸續到位,能力建設逐步得到加強。

2005年,##縣環境保護局決心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護漢江政治水、生命水水質安全為“抓手”,以推進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城鎮、生態旅游等五大生態工程建設為重點,為全面發展河源生態經濟、建設山青、水秀、天藍、人富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