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利用外資結構促進經濟增長論文
時間:2022-09-01 09:41:00
導語:優化利用外資結構促進經濟增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起著一定的帶動作用,但是**市在引進外資中存在諸多問題消弱了外資對經濟的正向效應,因此本文提出**市應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拓展引進外資方式,建設引資帶和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以及鼓勵外資并購改造國有企業。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經濟增長政策建議
**市引進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穩定的正向均衡關系,但由于**市利用外資的過程中,存在諸如引資結構不合理,引資主體、方式和來源單一,投資成本過高和市場及配套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削弱了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效應。因此,**市在進一步引進外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積極改善投資環境
(一)拓寬基礎設施融資渠道
無論國際上還是我國國內,在外資流入多的地方,基礎設施都是較完善的。相應的,結構合理、配套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F代化的大規模生產經營活動對于能源、交通、通訊、醫療等基礎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市應繼續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同時要加強現有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和維護管理。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期限長,回收慢,僅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付是遠遠不夠的,可以考慮讓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國際上常用的BOT,TOT的融資方式,可以進一步緩解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制約”,減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壓力。
(二)注重營造投資軟環境
**市實行的“一廳式”和“一票式”辦公,以及投資服務中心和投資商及企業投訴服務中心的成立,是**市整頓投資環境、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的重要舉措。應增強政策的透明度,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行政效率、規范行政行為,建立結構合理、管理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行政審批管理制度。切實保障客商的合法權益,避免“重招商輕管理,重承諾輕兌現,重宣傳輕服務”的現象。
二、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拓展引進外資方式
(一)應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應加強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現代農業方面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注重由工業領域的利用外資向服務貿易領域的轉變,積極推進商業零售試點、旅游、外貿、金融、保險等領域的利用外資。要以農業產業化、基礎設施、會展旅游等項目為重點,引進一批對全市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大、有利于促進就業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項目。例如果業深加工、畜牧業深加工等現代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旅游開發項目等。此外應加強**市與港澳臺地區優勢互補,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商貿、物流和信息中心,**市的科技優勢、旅游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突出。2002年,“西部大開發**投資發展協調委員會”和2005年國內首家香港**商會的成立,為**擴大與外合作搭建了發展平臺。
(二)拓展引資方式
**應深入實施“以商引商、以外引外”的招商新模式,充分利用港澳臺地區以及外資項目商的各種優勢,擴展平臺。通過實施委托招商,以外引外,實現借力引資。不僅可以降低招商成本,還能提高招商引資的速度和效果,以最低的投入,實現最佳的引資實效??梢栽诟郯呐_地區設立招商聯絡點,市政府還可以委托港澳臺地區、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的外商、華僑以及商會作為招商顧問或者招商代表。著力引進一批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旗艦型項目,逐步實現“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轉變。強化產業、園區、企業專題推介,建立健全考核監督機制,提高項目簽約的成功率和外資到賬率。
三、建設引資帶和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
(一)建設引資帶,形成梯度引資網絡
**市目前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和諸多產業園區,旅游度假區等,在此基礎上應確立不同層次的引資帶和引資區域,形成點、線、面相互交錯的引資網絡,實行錯位競爭和重點支持戰略相結合的外資政策。
首先,形成南北兩條引資帶。南面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引資亮點,拓展曲江旅游度假區、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韋曲航天科技產業開發區和郭杜教育科技產業開發區的引資能力。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中心,進而帶動長安區,形成南面的一條引資帶。這里高校眾多,應以高科技和人才為比較優勢吸引技術含量較高的外商直接投資。北面以**經濟開發區及其內屬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為增長亮點,輻射周邊的區縣,擴大引資規模和范圍,使經濟開發區的引資能力得到拓展。向北延伸到未央湖旅游開發區、未央工業園、閻良國家航空技術產業基地和高陵**涇河工業園。從這五個引資點聯結成北面的引資區域,目前**市從北郊張家堡到南郊韋曲的二號地鐵線已全面動工,更有助于加強北面與南面的經濟聯系,形成南北的一條引資帶,與東西面形成產業和資源的優勢互補。
其次,從南北引資帶分別逐步向東西實行傳遞機制。西面的工業區僅有戶縣**灃京工業園,相對于南、北郊較少,應加快“西咸一體化”戰略的實施,打造“大**”,實現“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步”“科教同興”“旅游同線”“環境同治”。東面相對比較落后,應該積極發展浐河經濟開發區和灞橋科技產業園,加快打造**浐灞生態區的進程,應以吸引外資和內資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其融資不足問題。在政策上應該有所傾斜,除了稅收優惠政策,還應該創造引資“直通車”的方式,在經營管理機制和審批機制上給予優先,通過財政優惠和其他優惠政策并進的方式吸引外資。在此基礎上以引資帶為線,以各經濟開發區為點,在全市形成一個分層次、梯度推進的引資網絡。
(二)建設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
現有的大部分經濟開發區建設沒有形成為外商投資配套的產業鏈,也沒有形成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而現代工業產業鏈的構成,包括原材料加工、銷售、服務等多個環節,一個企業不可能包攬所有項目,必須依靠整個產業集群來共同完成。產業鏈和集聚效應可以降低信息和原料成本,并且通過增強企業間的優勢互補降低了經營成本,它的穩定性和短期內難以復制的特點有效的鞏固了東道國的區位優勢。當前跨國公司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根據之一便是這種由一些相關聯的公司、專業化的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相關機構在某一地域或某一產業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所形成的集聚效應。因此,**市應當充分發揮各個經濟開發區的作用,根據各自的特點和發展規劃,制定不同的引資戰略,優化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和重復定位,促進開發區產業集群的形成。同時,以各開發區為中心,以其產業集群定位為目標,制定周邊區縣的產業配套計劃,培養為外商直接投資配套的產業鏈,優化投資環境。
四、鼓勵外資并購改造國有企業
**市應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作為推動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的重要舉措之一。況且國有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相對較弱,對于外商直接投資的吸收能力也比較弱,合并和被兼并是提升國有企業技術最有效的方式。**市在鼓勵外資并購改造國有企業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一)完善外資并購的法規建設并進行管理
國外對外資并購問題有著一套完備的、能夠對跨國并購進行有效規制的法律體系。國外的外資并購法律以反壟斷為最高準則,并且大多數國家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實行的是同一法律體系。但是我國長期以來對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采用的是不同的政策,因此我國的外資并購法律,也可考慮借鑒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驗,制定單獨的法律體系,加強對外資并購國有企業的規制和管理。該法律體系應包括反壟斷法、跨國并購審查法、公司法、社會保障法、破產法等。公務員之家:
(二)建立公開的信息平臺,使外資并購透明化
外資并購國有企業過程的暗箱操作,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原因?,F階段我國在國有企業轉讓方面還無法做到信息公開和交易透明,這會直接影響到外資并購國有企業的效率。要建立完全公開的信息平臺,促使國有產權交易透明化,政府應該建立一個完全公開的網絡信息平臺,及時全面的披露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的相關信息,包括國有企業的基本情況(資產負債、經營狀況等)和產權交易信息??梢允构娂皶r地了解到相關國企產權交易的信息。這不僅為外資并購提供了便利,也使并購過程處于公眾的監督之下,可以有效避免各種不合法、不規范的交易發生,使國有資產增值保值。
(三)完善和發展中介機構
跨國并購涉及的問題很多而且復雜,包括資產、財務、政策、法律等。在西方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并購活動都是由中介機構組織參與完成的,而**市現在缺少高水平的中介機構。因此,應加快培育外資并購的中介機構及高素質的從業人員,提高外資并購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史冬梅。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效應及其對策分析[J]理論導刊,2007,01:22~23
[2]趙晉平。仍將平穩增長2005年-2006年中國利用外資現狀及走勢[J]國際貿易,2005,12:27~31
[3]柏文喜。“西部大開發”與中國加入WTO對西部地區利用外資的影響與對策建議。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5:330~335
[4]李志軍,翟北秦。陜西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及啟示[J]國際經濟合作,2005.7.34~37
- 上一篇:學習討論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匯報
- 下一篇:秘書創先爭優黨課分析材料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