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環境監管
時間:2022-08-09 03:12:00
導語: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環境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部門除對垃圾處理場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測監督外,沒有對垃圾收集處理進行環境管理。垃圾環境管理行政部門、企業和公眾都要參與管理。垃圾處理不僅關系到城市的榮譽,而且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的健康安全。在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中,如何實施有效的環境管理,成為城市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環境管理的思路
首先強化職能。應強化現有垃圾處理場的基礎上,強化垃圾處理場的職能,賦予應有的權力,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達到國家級衛生城市的要求,以適應城市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
其次分類管理。試點城市實行垃圾分類收集是提高垃圾環境管理水平的重大舉措。垃圾環境管理實行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垃圾分類收集既提高廢品回收率又便于危險廢物單獨處置。垃圾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資源化、無害化的難度。它具有一次性投入和運行成本低,以及對人員素質和技術數量程度的要求低的特點。垃圾分類收集有利于垃圾資源化、無害化,但垃圾分類收集增加了垃圾收集設施和垃圾運輸車輛的數量,要求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垃圾收集,增大了環境管理的難度。
垃圾基本上分為有機垃圾、危險物質和可回收垃圾三類。上海將垃圾分三類:一是有機垃圾,即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二是干電池等危險廢物;三是廢紙、塑料、金屬等可回收的垃圾。垃圾分類收集要堅持“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應鼓勵廢物回收和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環境管理應從源頭抓起,逐步過渡到垃圾收集企業負責社區、小區、居民住宅等源頭的生產垃圾收集工作,避免多頭管理,多頭收費。垃圾收集和運輸應密閉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鼓勵采用壓縮式收集和運輸方式。盡快淘汰敞開式收集和運輸方式。結合資源回收和利用,加強對大件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應當以各地經濟能力、社會條件、分類收集現狀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為基礎,合理安排垃圾分類收集環境行政管理、企業環境管理和公眾參與管理措施。
再次政策指導。環境行政管理是按國家的垃圾分類收集的環境管理政策,組織開展城市垃圾分類收集法規、政策調研。要制定適宜的經濟、技術和社會政策,加強對城市環境管理的引導。推行垃圾分類收集,研究開發適合我國的垃圾處理技術,推進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第四全民參與。城市居民、單位必須按照所在地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積極配合有關單位進行分類收集。只有社會形成了封閉的“分類收集——再利用——消費——再分類收集”的資源循環利用環,建立起完整的系統,分類收集才可能持久。
二、環境管理的途徑
一是填埋。填埋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數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簡易填埋,忽視了處理中的環境管理。填埋導致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嚴重。衛生填埋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興建填埋場應當實施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二是堆肥。食物垃圾約占生活總量的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機垃圾具有分散、量大、處理困難、容易污染環境的特點,對其集中處理,如堆肥,不僅減少了垃圾污染,而且與其他垃圾成分分離,加快了垃圾分類,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處理。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發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產生大量甲烷,處理不好可能引發爆炸。堆肥場所應遠離地下水源地,易通風。三是焚燒。焚燒的成本很大,在我國應用不普遍。焚燒易產生局部大氣污染。四是再生。加工處理二次利用。
三、環境管理的措施
我國大中小城市基本配套建設了垃圾清掃、收集、貯存、運輸和集中處置設施、場所,大多數城市實行了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少數城市正在實施垃圾分類收集制度。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中的環境管理措施一般為“四結合”模式:與源頭控制、產生控制相結合;與收費管理等經濟刺激手段相結合;與行政處罰相結合;與提高環境衛生管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為了使環境管理措施發揮應有作用,應重點抓好垃圾分類處理和集中處理末端源頭和產生控制相結合的關鍵環節。市區兩級政府應利用經濟手段,制定出臺相關政策,來引導企業和市民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整合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加快完善環境基礎設施使用和服務收費制度,制定鼓勵源頭減量、分類收集、資源再利用的具體政策,通過行政管理和市場機制,激活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外部良好環境和內在的動力,推動減量化、資源化發展,以獲得經濟效益。
垃圾的環境行政管理要與企業管理和公眾參與管理結合,形成結構互補、功能配套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環境管理體系。政府應制定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辦法,居住小區、大廈和工業區具體實施,大類粗分,廚余垃圾就地綠化。國家頒布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防治城市垃圾污染環境做出了全面規定,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嚴格依法行政,提升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塑造清潔環保、健康安全、溫馨和諧的城市。
- 上一篇:江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透析
- 下一篇:小議城市與鐵路能耗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