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規則國際對比
時間:2022-11-29 10:09:00
導語:無形資產規則國際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大環境下,順應時勢,我國的無形資產準則積極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在很多方面已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大同,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二者還有一定的差異。本文試從比較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會計準則對研發費用及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的處理不同之處著手,加以分析,以說明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依據和其國際化進程,并提出建議。
一、無形資產準則的國際比較
1、內部產生無形資產的計量不同。國際會計準則認為為評價自行開發無形資產是否符合確認標準,要求企業應將自行開發過程劃分為兩個階段,即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或費用應在發生當期確認為損益,而將開發階段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開發費用應予資本化,并給出了開發產生的無形資產確認的六個條件,基于此,國際會計準則第三十八號指出,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成本是首次符合無形資產的基本確認條件和以上開發費用資本化的條件后所發生支出的總額。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中把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于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2、不同類資產交易方面的規定不同。國際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與不同類無形資產或其它資產的交換或部分交換而取得,這些無形資產的成本應以收到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該公允價值等于所放棄資產的公允價值經過轉出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調整的數額。而我國會計準則規定,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有關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規定確定,不涉及補價的,換入無形資產應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價值,支付補價的換入無形資產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收到補價的換入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應按公式計算確定。
二、我國無形資產準則中存在的問題
1、如何處理研究與開發費用。對自創并依法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如何確定存在較大爭議,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待研究與開發的會計處理。從理論上講,無形資產的成本應包括無形資產研究開發取得和持有期間的全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費用支出。但問題在于研發活動是否成功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相應的,其將來能否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存在著重大的不確定性,應該在什么時間、依據什么標準、什么方法對研發費用進行處理,爭議頗大。正由于此,我國會計準則從謹慎性原則出發,規定研究與開發費用應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如按我國會計準則,對研發費用實行全部費用化又會產生一些問題。首先,對一些知識性無形資產,大量的前期開發、培訓或相關試驗費用支出無法資本化為無形資產,不能作為無形資產成本進行計量,自行開發無形資產在賬面上只能夠反映注冊費、律師費等為數不多的費用,使得企業賬面上反映的無形資產不夠全面完整,賬面價值往往大大低于實際價值;其次,從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無形資產的培育而言,對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不利于我國企業的長遠發展,因為全部費用化會使研究與開發費用支出期間的利潤減少,不能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業績,企業的整體價值可能因此被扭曲。
2、如何科學、辯證的對待公允價值。我國無形資產和國際無形資產對不同類資產交易方面的規定不同,兩者最本質的不同在于我國準則強調的是使用“賬面價值”,而國際準則強調用“公允價值”。從會計理論的角度上看,“公允價值”是了解情況的的交易雙方都認同并自愿接受的價格。是一種“最公正”的價格。我國也曾要求企業在不同類非貨幣性交易中采用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但經過實踐后,又改按“賬面價值”取代“公允價值”。為什么會發生如此的政策改變,究其原因,在我國使用公允價值,難度太大,由于目前中國會計信息失實嚴重,如果采用可靠性弱的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會助長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現象。因此,只能用賬面價值代替公允價值,以犧牲相關性換得可靠性。但是公允價值又有著賬面價值不可比擬的優點,即它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通過公允信息,可以了解企業當前所持有的資產負債的真實價值,從而評價企業的機會和風險,及管理當局的管理業績,從而做出投資和其他決策。如何在我國會計準則中正確的使用公允價值,又是一個尚待解決的難題。
三、對積極借鑒國際無形資產準則的兩點建議
1、區別企業類型,處理研究與開發費用。國際會計準則采取的有條件的資本化克服了費用化的弊端,是一種較為公允的做法,它可以使企業本期的成本和收益的確認更符合配比原則,從而使盈利更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也有利于企業加大對研發費用的投入,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但是機械的照搬國際會計準則,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費用得以資本化,也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首先,會計國際化并不要求各國直接采取國際會計準則,而是充分尊重各國的現實環境,求同存異;其次,考慮到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業務管理能力不高,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公信力不強等實際情況;再次,會為某些企業利用開發費用資本化會計政策調節損益留下空間。因此筆者建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對一般企業自創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仍應費用化,考慮到高科技企業的特殊性,對高科技企業的研發費用應當實行有條件的資本化,并對何種企業屬于高科技企業做出具體的規定,并在會計報表中,披露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具體金額,并說明資本化的依據。
2、適時使用公允價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國會計準則中曾引入公允價值是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追求會計國際化,融入國際化的世界經濟體系。但公允價值的使用是有條件的,即健全而成熟的生產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發達的專業評估技術,以及高素質的評估隊伍。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那么公允價值的使用將受到限制。在一個條件不具備的經濟環境中過多地使用公允價值,反而會產生不好的經濟后果,從中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看,尚沒有達到可正常使用公允價值的條件,如使用它,有可能使部分企業的利潤缺少真實性和可靠性,而且會給交易雙方留下可操縱的空間。但是,從長期看,隨著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相關性要求的提高,公允價值的運用必將日益增多。會計準則的制定者一方面要向國際會計準則看齊;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中國國情。鼓勵使用公允價值,但條件限制也可使用賬面價值。所以,我們必須密切關注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在適當時大膽運用公允價值,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 上一篇:管理局總會計師工作匯報
- 下一篇:電管部主任年度工作小結
精品范文
10無形資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