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經濟發展策略

時間:2022-08-10 11:44:09

導語:林下經濟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下經濟發展策略

1林下經濟模式的概念和發展

早在1986年,我國的科研人員就針對農林系統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之后又在實踐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直到2003年我國才開發出“林下經濟”一詞,原因在于我國出現洪澇災害之后,黨和國家密切關注林地的發展動向,以前以森林資源為生存根本的現象應該得到改變。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加大了對于林下經濟的發展密度,尤其是以東北和西南林地為首要發展對象,在多種經營方式的帶動下,林業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緊接著國務院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重要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針對林業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體系日益完善,林業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帶來了新鮮血液,真正實現了規模化、專業化的林業技術水平。

2林下經濟模式存在的問題

2.1生產技術水平偏低

我國的林下生產技術在世界行列中還處于比較低下的階段,例如在滅菌、家禽防病、廢物利用等方面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研究對象也僅僅停留在大型牲畜的層面上,部分家禽對于林地資源的影響研究方面幾乎呈現空白狀態。

2.2開展工作不夠深入

對于林下經濟的工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和理論中,缺乏實際系統性的研究成果。對于林業系統中的品種、分類、選種、養殖等技術沒有能夠進一步深入的研究,缺少大量的實踐資料進行分析,最終會造成計算不準確、實施不到位等現象。

2.3國家支持力度不夠

雖然國家已經通過一系列舉措大力加強了林下經濟的發展,但是對于偏遠地區的林業系統來說可謂是鞭長莫及,部分措施不能在當地得到很好地落實。由于偏遠地區往往沒有行業帶頭人,使得實施效果雜亂無章,經常出現自產自銷的局面,這顯然不利于林下經濟的發展。

3林下經濟模式針對問題的策略

3.1加強領導工作

在群眾自愿的情況下,加強領導的管理工作,開發預警機制,以免受市場的風險。各個與農林行業有關系的部門,應該對旗下的產業進行技術監督與指導工作,加強新技術的引進工作,拓寬金融渠道,讓員工能夠從林下經濟中獲得豐厚利益,激發員工積極性,切實有效推動經濟發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國家應該對于林地生態系統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消除由于科技所造成的技術不成熟等問題。同時,各級政府也應該組織各個地方下派相關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也可以通過在當地舉辦林地科技講堂的形式,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展開深入的技術探討,指導并把控工作人員實際生產的環節,從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員的覺悟和意識。

3.3國家加大支持力度

國家應該對農林養戶提供一些合理的扶持政策來提高其積極性,比如可以通過低利息貸款的方式放寬貸款條件,擴大面向農戶和林業職工的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農戶也可以通過抵押的方式申請貸款,這樣一來就能盤活林下經濟,使群眾從中受益,最終目的是使得林下經濟整體情況有所好轉。

4結束語

通過針對林下經濟的種種問題展開討論不難發現,眼下中國的林下經濟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林下經濟提起的重視,不只是要加強與林下經濟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加強對于偏遠地區的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在未來更好的發展綠色資源經濟。

作者:闕錟淵 鄒燕珍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