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立場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2 06:28:00
導語:會計職業立場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人們在各種場合下提及“會計”一詞時,往往會涉及三種不同的涵義:(1)會計學(Accounting);(2)會計實踐活動(Accountancy);(3)會計職業(Accountant)。大量的文獻已從理論和實踐等多方面對會計這一門科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對于會計職業本身的內容卻鮮有涉及,雖然從相當程度上說,會計職業的繁榮是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的一大動力。會計職業從行業行為上看和其他職業行為存在著差異,其他職業在不違反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其立場完全站在維護客戶利益的角度。如醫生全心為患者著想,律師完全站在委托人的角度進行工作。而會計職業所要維護的利益則是廣泛的,客戶(管理當局)、股東、債權人、有關利益集團都力圖對會計職業施加影響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會計職業立場就成為一個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會計職業需要回答,在有關各方面的利益均衡過程中,將站在哪個角度?從職業立場出發可把會計職業劃分為:(1)注冊會計師(PublicAccountant)和(2)企業會計師(IndustrialAccountant)。這兩類劃分面臨的是不同的職業行為立場選擇。
一、企業內部會計人員與管理當局的雇傭契約關系將決定企業會計師的立場選擇
對于謀求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來說,管理當局是企業目標的實施者。這就決定了管理當局希望與獲得會計職業的企業會計師建立有利于管理當局的契約關系。這一方面是會計具有某些管理職能所決定的,只有寄希望于會計人員和管理當局立場一致,才會產生出有利于企業經營的管理協同效應。另一方面,因為現代社會的經濟交易趨向于越來越復雜,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會計記錄、計量、報告都會對管理效率和最終的經濟利益分配,帶來明顯的經濟影響。管理當局希望在任何情況下,會計的活動都能服從于企業的整體目標。
雖然《會計法》和職業道德規范都提及企業會計師的監督和審核職能。但是由于雇傭契約的主導權不在企業會計師一方,而雇傭關系的存在,就喪失了作為監督職能實現的可靠保證——獨立性。企業會計師不能不考慮雇主的利益。因為只有盡力取得雇主的信任,才能獲得雇傭關系的發生和維持。從實踐上看,企業會計人員根本無法阻止管理當局的違規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會成為參與者。會計委派制可能就是一種轉變會計職業立場的制度安排。企業會計職業的立場選擇似乎遇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如果職業立場不在雇主這一邊,則會喪失雇傭契約;如果立場選擇相反,會計職業公允、真實可信的信念和理想就會受到損害。更復雜的情形在于,現代企業制度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更使企業會計行為涉及到與以下各方面更廣泛的關系:管理當局和股東、控股股東和少數股東、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國家的稅收部門和工會組織。
股東和管理當局之間的契約關系是現代企業制度中的關鍵,而二者的價值取向和利益目的不盡相同。股東因為不直接接觸企業的經營管理,只能通過企業的會計信息來了解企業的資產狀況及其盈利能力,因而力圖通過種種方式來影響企業會計師的立場,以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其可能采取的行動有:
第一,限制管理當局對雇傭企業會計師的定約權力,通過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參與選擇企業高級財務會計人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計師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會充分考慮到股東的利益。但是這種模式有可能帶來經營管理的低效率。而現代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企業管理全方位的高效率。作為企業管理體制中的核心——財務會計系統,需要服從處于企業運作活動中心地位的管理當局。一方面其管理決策需要的信息來自財務會計活動;另一方面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管理當局還要通過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來靈活傳導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以維護企業的利益。如果企業會計師的職業立場受到其他利益的牽制,無疑會對管理當局的經營效率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經營失敗的風險。
第二,通過職工持股計劃來影響企業會計師的職業立場。和上述措施一樣,雖然能有效控制企業會計師的職業立場選擇,但是也會給企業帶來管理低效率的嚴重后果,還要付出較為高昂的成本。
由于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使股東徹底擺脫對企業會計師職業立場的懷疑,尋求企業外部的會計監督就成為另一種自然的選擇。
二、企業外部的注冊會計師與企業之間的契約關系和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立場選擇
注冊會計師職業和其他職業的區別在于和客戶建立審計服務契約關系以后,受其職業行為結果影響的范圍要廣泛得多,包括委托人(股東)、債權人、投資者、潛在投資者、稅務機關和工會組織等。但這里有一個前提,即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立場不能受到客戶契約關系的影響,雖然委托人為審計服務支付報酬,但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立場只能以社會公眾為先導,注冊會計師必須萬分注重“獨立性”以體現和保證其職業立場站在社會公眾利益上。
但現實中的情況卻并不都是這樣,注冊會計師取得客戶契約的過程是一種市場化的運行機制。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存在著競爭,客戶委托業務時有很廣泛的選擇權。這樣必將影響注冊會計師職業立場的選擇:通過定約付酬獲得委托人的信任,可以立即得到穩定的業務收入,而從長遠計,只有堅定的職業立場,方可獲得職業聲譽的優勢地位。注冊會計師職業確也面臨著一些困惑:要維護廣泛的公眾利益,有可能會與付給抵押的客戶利益沖突;既要應付會計師事務所當前的生存壓力,又要考慮到維護職業聲譽的長遠利益。
這不禁使人懷疑,在客戶契約委托關系下的注冊會計師是否能維持職業立場的“獨立性”。因為不論從實質上還是形式上,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立場都會受到客戶契約的限制。客戶契約的建立、報酬的支付、長期客戶關系的維持,都說明了注冊會計師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密切,而注冊會計師爭取客戶的行為又削弱了其作為社會公眾利益維護者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加強法律監督、加重其職業行為法律責任的呼聲日益高漲。
外部利益集團由于注冊會計師與客戶的契約關系,不能完全信任其職業立場,在實踐上往往通過制度干預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要求。一是從專業技術規范的角度來限制審計人員的立場偏移。主要包括: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的制訂、運用,證監會和注冊會計師協會等職業組織的力量。這一做法的好處是從專業技術的角度,甚至從職業文化來影響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立場選擇。讓“政治化”的制度效應來保證其職業立場不至于由于客戶的契約關系而過分偏離“公眾利益”。二是注冊會計師承擔其職業行為的法律責任。實踐中不斷從法律程序和技術規范方面加重注冊會計師的責任。職業需求的基礎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承擔責任。承擔法律責任可有效限制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的立場偏移。客戶契約的存在使注冊會計師的立場最容易受到懷疑,導致會計師事務所更愿意拓展其職業立場明晰的管理咨詢業務,而不愿提供社會所需的審計服務。
注冊會計師既需要爭取客戶的委托,又要敢于對客戶說“不”,其實質就是一個職業立場的艱難選擇。每一個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時都要陷入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職業聲譽與職業命運、經濟現實與職業信念、法律責任與職業道德的考慮,這正是考驗其立場選擇。確定無疑的是,注冊會計師審計服務需求的基礎是以“獨立性”為代表的公眾信任,這將主導每個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的立場選擇。
三、結論
企業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面臨的是兩種不同契約關系下的職業立場選擇。企業會計師與管理當局的雇傭契約關系,決定了主導權不在會計職業人員一邊,期望職業立場實現純粹公允的信念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企業會計師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管理當局主導企業的財務會計系統是企業在競爭環境下對信息保持迅速反應能力、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條件,而企業會計師要履行相當的管理職責,就需要與管理當局為主導的體制配合,以形成企業整體的管理協同效應。會計作為信息系統并以企業管理所需為先導,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服務。在這一點上,企業會計師職業立場的選擇也就明晰可辨了。
微妙的職業立場則來自客戶契約下的注冊會計師。要做到既得到報酬又保持客觀、公允、獨立的立場,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必須認清公眾對其職業的需求來自注冊會計師“公允”的立場能得到普遍的信賴,這可以說是沒有選擇的。目前各利益集團通過干預會計職業的制度體系來表達自己的意愿,也是為了保證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立場不過分偏移。
- 上一篇:化學輔助作用教學管理論文
- 下一篇:建設局工程質量管理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