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局工程質量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22 06:29:00
導語:建設局工程質量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學習實踐活動的要求,為查找解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監管工程質量為社會和人民群眾提供合格的建筑產品,我局組織人員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回顧
撤地建市以來,市建設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始終把建設工程質量問題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切實強化施工企業在質量方面的主體責任、強化監理企業在質量方面的社會督促責任、強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工程質量監管機構的行政監督職能。2001年以來,我市工程建設規模逐年增加,房屋建筑從2001年開工建設的39萬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110萬平方米,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完成了以市區黃果樹大街改造工程為代表的城市道路建設和塔山公園、金鐘廣場、若飛廣場等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截止到2008年10月全市新增或改、擴建城市道路約56.89公里,小城鎮道路65.48公里,新建、改擴建水廠6座,新增供水能力7.1萬噸/日,并配套建設休閑、娛樂廣場、公園、小游園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基礎設施,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高。隨著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市建設工程質量整體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為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提供了保證,為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合格的建筑產品。
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雖然市建設局在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建設工程質量控制涉及面廣,控制環節較多,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質量問題。為切實掌握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008年11月4日,課題調研組召集了部分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召開專題座談會,并深入各縣(區)進行調研,通過座談、調研,結合我局2008年9月開展的第二次綜合執法檢查情況,目前我市建設工程質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
(一)個別項目報建審批手續不齊全。有的建設單位為加快施工進度、要求施工單位盲目趕工,不按施工程序進行合理施工,造成工程質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些建設單位任意更改設計,或在建設資金未到位、場地不具備施工條件就進行招投標,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上,部分市政工程由于項目前期準備不足,考慮欠周到,項目立項時較粗、時有漏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增減工程量或進行設計變更,甚至有些工程邊設計邊施工,設計前不做地質勘探,帶來的后果是項目投資增加和難以保證、控制工程質量。其次,市政工程的作業面狹窄,施工場地很難做到封閉施工,人流難以控制,加之電力、電信、供水、燃氣、排污管道等各種管線同步施工的相互交織、彼此干擾,使得質量管理工作更為零散,工序間連續性差,多點位、露天施工增加了質量管理的難度。再次,市政工程施工中情況復雜,關系到各個方面,特別是拆遷工作經常滯后,致使工程不得不干干停停,不但影響工期,也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二)工程造價偏低,工程質量難以保證。
由于我市還處于欠發達、欠開發的基本市情,一部分建設單位為了節約投資,故意壓低工程造價,有的施工單位為了獲取工程建設項目,以不合理的價格投標,為工程質量埋下隱患。在獲得工程項目后,由于價格過低而無利可圖,所以在施工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小代大、以細代粗等現象時有發生,工程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三)施工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質量管理措施不落實,施工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一些施工企業投標承諾工程技術人員在工程開工后不能按要求落實到位,部分項目經理等管理人員與投標文件不一致,所承擔的任務與其資質不符,有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等不具備相應資格及上崗證書。有的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未全面貫徹執行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未嚴格按照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施工。
(四)現場監理人員素質偏低,責任心較差。現場監理未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監理規范》,未按照制定的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實施監理,對整個施工工程中的質量管理控制把關不嚴,造成建設工程質量較差,存在一些質量通病。部分工程項目監理機構的專業人員不配套,導致一個注冊監理工程師任多個項目的總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質量。個別現場監理未按規定對進場材料、半成品、構件等質量進行把關。少數監理人員自身素質不高,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質量問題,監理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廣度。
三、對策與建議
提高工程項目質量,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發揚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以科技進步為手段,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加強對建設工程各方主體行為的監督力度,加強建設工程各階段的質量管理、強化全面質量管理、完善工程監理制度并提高建筑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使我市工程質量水平再上新臺階。針對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今后的質量管理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前期規劃論證和設計工作,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先決條件之一。要認真抓好設計圖紙的評審工作,杜絕粗糙設計、設計漏項等現象,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做好開工前的拆遷工作,盡力做好施工前的“三通一平”工作,為施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施工的連續性,為提高工程質量莫定基礎。
(二)擇優選取施工隊伍。施工企業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主體,對工程質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施工隊伍的選擇上,除應考慮競標報價,還應實地考察施工隊伍的實際狀況。選取施工組織能力強,施工方法、工藝先進,機械設備精良,質量保證體系健全的施工隊伍,確保工程高質量。加強對施工企業工程項目部技術管理人員到崗情況的監督,施工中不準隨意撤換和減少重要崗位人員。加強對工程項目部技術管理人員相應資格和上崗證書的檢查,加強對施工中關鍵部位和重要工序的監督力度,嚴格要求施工企業按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完善和落實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從組織、制度、措施等方面嚴把每個環節的質量關,切實做到預防為主,積極主動,嚴格控制,細化管理。既要管結果,更要抓過程,將質量第一的方針落實到每個人、每道工序,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多創優質工程,多建市民滿意的精品工程。
(三)建設單位應切實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盡可能為施工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要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施工組織方案進行施工,對施工不力的隊伍,采取果斷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工作落到實處。
(四)加強對工程項目監理機構的專業人員的監督,加大對現場監理人員執行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情況的檢查力度,使現場監理人員在工程施工中認真履行職責,以保障工程質量。
(五)加大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力度。強化各質量責任主體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及國家有關工程技術標準、規范的意識,督促認真履行質量職責和質量管理程序,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等。同時嚴格依法查處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的違規、違法行為。進一步完善市場誠信檔案體系,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使工程質量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標準化、法制化軌道。
- 上一篇:會計職業立場管理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