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服務業誠信因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4 09:40:00
導語:會計服務業誠信因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介服務業的特征決定誠信經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多年來由于市場競爭不規范,政府對企業誠信監督機制不健全等,中介服務行業違背誠信經營行為時有發生,嚴重阻礙了中介服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論述了影響誠信的四個主要因素。
中介服務業是隨市場經濟的發展應運而生,并為市場正常運行提供服務的各種組織。但中介服務行業違背誠信經營行為時有發生,據工商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企業每年因失信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855億元,誠信問題已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市場經濟是以貨幣為媒介,以誠信為基礎的信用經濟,穩定可靠的信用關系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沒有誠信機制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也就不可能有中介服務業的迅猛發展。由此可見,研究影響中介服務業誠信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現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進行分析。
一、組織形式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對會計中介服務業的組織制度進行了改革,實行政企分離,使會計中介服務機構獨立于政府部門,目的就是為了營造誠信約束、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執業質量。1993年我國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法》規定,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可以采用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制兩種,但中國現有的5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有限責任制。有限的責任,巨大的收益,使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違紀成本遠遠小于違紀收益。從經濟學角度看,這進一步刺激了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違紀行為,從而影響了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誠信。在國外,會計中介服務機構大多實行合伙制,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因為是負無限責任的,所以促使合伙人在執業過程中更注意保持獨立性和職業謹慎,加強風險防范和控制,提高執業水平,提高審計質量,從而更好地保證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誠信。
二、生存環境
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社會中介組織應該公平競爭,其競爭的根本是服務質量和服務誠信。但我國由于中介機構多是伴隨政府機構改革而分離出去、由各部門改制而成,在行政隸屬、業務范圍上與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正是由于這種較強的行政依附,使得中介服務機構在實際處理問題時難以保持中立立場,喪失誠信約束,背離了社會中介組織“誠信、客觀、公正”執業的服務宗旨,無形中影響了中介機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另外,大型國有企業的“內部人控制”現象,使得聘用會計師事務所完全由企業領導決定。企業領導為了自己的業績,以提高收費標準相拉攏,以項目的承接相要挾,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放棄原則、弄虛作假。反過來,由于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是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企業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放棄誠信。此外,中介服務機構有時也是迫于政府部門的壓力放棄了誠信。比如說,政府為了地方經濟發展、局面穩定等方面,往往要求中介機構做假,而中介機構在執業情況檢查、開業、停業等方面又要受當地財政機關的管理。縱觀這些因素使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不能也不敢違抗當地政府,只能放棄誠信約束。三、人員素質
首先,在中介服務業的誠信建設中,企業家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企業調查系統結果表明,96%的調查對象認為,企業誠信問題與主要負責人的品行、操守、道德直接相關。國內外企業的成敗經驗也證明,凡是企業領導者遵紀守法,誠實經營,重視信譽,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風氣就正,事業必定興旺;相反,必然誠信缺失,人心渙散,直至企業倒閉。
其次,從業人員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同樣影響誠信。我國大多數會計中介服務機構內部從業人員學歷相對較低,且未經過專業訓練,缺乏誠信意識和應有的職業道德,以致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常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做出違規舞弊、低價競爭、虛假評估等不規范行為,嚴重損壞了中介服務行業形象。現如今,會計中介服務業的誠信問題已為全世界所關注,近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相繼都有驚人的會計舞弊和審計失敗事件披露,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慘痛教訓后,國內外相關的監管部門和會計公司都在尋求重拾誠信、提高執業質量的有效途徑。
四、法律規范
近年來,由于對中介服務業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和行業自律,導致中介服務業逐漸喪失誠信約束,違規現象頻頻出現,缺乏對中介服務業違紀現象的有效懲罰和制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攪亂了中介市場的良好秩序,影響會計中介服務業的健康發展。目前,針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處罰主要是行政處罰和對個別責任人的刑事處罰,處罰力度不大,不能有效震懾因喪失誠信造成的違規現象。而在西方一些國家,如果中介服務機構違規,則往往要被判處巨額的賠償,背上沉重的債務甚至破產,所以誠信經營被西方企業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要想從根本上杜絕違規現象,就要建立標準的誠信指標考核體系,對中介企業和人員的注冊、登記、認證、資格獲得等做出詳細規定,制定服務標準體系和行業管理體制,使中介服務活動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政府管理部門與行業協會一道發揮行業管理與協調職能,加強中介服務業規范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誠信環境,針對中小企業的中介服務,要制定專門的服務規則,并建立成果、質量的監督和檢驗機制。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經濟交往的基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誠信經營就是生產力,是核心競爭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從建設和諧商業發展環境、促進中介服務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構建教育、自律、監管并重的誠信建設工作機制,推動中介服務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明,付茂華.建立重慶市服務業及中介服務業誠信評估體系的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6月.
[2]范富強.房地產中介服務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J].福建建筑,2007年第7期.
[3]趙濱,陳淑芳.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問題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2月.
- 上一篇:語文化整為零管理論文
- 下一篇:語文科學檢測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