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會計原則認識運用論文
時間:2022-05-23 06:01:00
導語:突破會計原則認識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的會計結構中包含謹慎性原則的必要性;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現代會計中的具體運用;防止過度謹慎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在處理企業不確定的經濟業務時,應持謹慎的態度、構成當今世界通用的會計結構的主要因素、權責發生制原則中包含謹慎性原則、現代會計以費用和收入的發生為依據,進行期間損益的計算、實現原則中包含謹慎原則、在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上也貫穿著謹慎性原則、謹慎性原則的本質、提取壞帳準備、允許采用后進先出法對發出或零用的存貨進行計價,低估存貨成本、我國不少企業的折舊率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謹慎性原則作為一種原則性規定,是較為抽象的,并帶有一定的模糊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以國際會計慣例為基礎,從會計結構的角度,詳細的論述我過新會計制度采用謹慎性會計原則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以及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現代會計中的運用;在采用謹慎性原則的同時,應防止過度謹慎的做法。
關鍵詞:謹慎性原則必要性運用過度謹慎
謹慎性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是指在處理企業不確定的經濟業務時,應持謹慎的態度。也就是說,凡是可以預見的損失和費用都應予以記錄和確認,而沒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則不能予以確認和入帳。
1我國的會計結構中包含謹慎性原則的必要性
構成當今世界通用的會計結構的主要因素有:四項會計假定,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和收入實現原則。在四項會計假定的基礎上,企業按權責發生制計算費用和收入,按配比原則計算損益,這些假定和原則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是通用的,在這樣的會計結構中,實際浸透社謹慎性原則(或謹慎思想)。
1.1權責發生制原則中包含謹慎性原則
現代會計以費用和收入的發生為依據,進行期間損益的計算。現行的權責發生制會計是由確定性計算和非確定性計算構成的,其計算結果也自然包含著確定的數值和不確定的數值。預見計算時,會計人員必須選擇特定的一個數值,如果是單純的預見計算,從理論上來說就要使預計值和事實確定值的誤差盡可能縮少,為此應選取中值。然而,會計只要以持續經營假定為前提,在與利潤分配的聯系中就必須選擇不使利潤過大表達的數值。這種選擇標準就是一種謹慎原則。在預見計算中采用謹慎原則時,預見計算帶來的利潤過小表達的可能性雖然很大,但它并不是有意識地謀求表達過小的利潤。只要以白喊預見計算的權責發生制為前提,謹慎性原則就必然有一席之地。
1.2實現原則中包含謹慎原則
實現原則是指應在企業售出產品或勞務時確認營業收入的原則。實現原則最確切的意義是非現金資產或權利轉變為貨幣,實現原則的本意是防止利潤的提前記入和提前分配,因為任何提前記入和提前分配都有會使企業嗇不確定性的風險。為了保護與企業有利害關系者利益。排斥這種不確定性風險,現代會計的計算結構采取了以權責發生制和實現原則為前提,補之以配比原則的形式,事實上已把謹慎原則滲進了會計框架中,并賦予它們合理的地位。
1.3在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上也貫穿著謹慎性原則
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應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會計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最有利于或最適合于本企業的會計處理的方法,這也是以謹慎生原則作為指導的。例如為盡早收回固定資產的原始投資,以利企業更新創造,折舊方法上以加速折舊法代替直線法;工程收益計算中以完工標準代替工程進度標準;銷售收入確定以貨款收回標準代替分期付款標準等,都是體現謹慎性原則的。
1.4謹慎性原則的本質
企業之所以樂于接受謹慎性原則,是因為它對企業而言是有利的。謹慎性原則有兩個本質:
第一、以保護企業為主旨。謹慎的會計處理可以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避免風險和損失,按謹慎的會計處理可能會與某些企業的廠長經理的短期利益發生沖突。在實行承包經營和企業中,某些廠長經理總希望在自已的任期內完成承包指標,出現了少計費用,多計利潤的現象。但謹慎性原則是從風險上考慮保護企業的,在時間上盡可能快地將資產轉化成費用,從收益中獲得補償。
第二、收入和費用的時間性分布。謹慎性會計處理原則并非從性質上否定某些收入和費用的發生和存在,而是通過謹慎的會計處理方法改變這些收入和費用計入各個會計期間的時間金額分布。
2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現代會計中的具體運用
謹慎性原則被運用與我國的現代會計中,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提取壞帳準備。在商業信用的情況下企業的產品售后往往不能立即收到現金,而通常采用賒銷方法,由于市場的變化,購貨方存在著破產倒閉或其他情況,這些情況一旦發生將以為著貸款可能無法收回,其直接后果將使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到影響。為了避免貨款發生上述情況,我國現代企業會計允許相應采用收帳款余額百分比法提取壞帳準備金,以抵消可能對企業發生的破壞作用。
2.2低估存貨。由于受到市場價格因素的影響,企業以前購進的存貨的價值可能低于當前市價,造成企業面臨潛在的存貨損失。這時,可通過低估存貨損失,高計產品當期銷售成本,從而減少當期利潤的辦法來得到補償。其具體方法有:第一是當企業的產品發生滯銷時為了抵償存貨報廢發生損失對企業的消極影響,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價而影響經營利潤,企業可以提取削價準備。按財務制度規定,提取削價準備的企業,每月應按庫存商品期末余額的一定比例集體削價準備,年末再按為銷售而儲備的庫存商品余額的3‰-5‰進行清算。計提時,作增加商品當期銷售成本,企業發生削價損失時,沖減削價準備。第二是在市場物價持續上漲時,允許采用后進先出法對發出或零用的存貨進行計價,低估存貨成本。后進先出法的優點是領用或發出的存貨成本最接近當時的市價,不僅可以使存貨的價值得到完全的補償,而且由此計算出來的盈虧最體現當時的實際水平。
2.3加速折舊。總的來說,我國不少企業的折舊率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不能適應企業技術更新,發展生產的內在要求,為此現行新會計制度在強調采用直線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同時,允許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第一、許多固定資產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產能力大,早期的營業收入大,為做到收入與成本恰當配比,就應讓這些資產具有最大經濟效用的早期多計提折舊;第二、因技術進步而生產的無形損耗,使得固定資產的大部分價值應在短期限內收回;第三、是加速折舊因減輕了前幾年的所得稅負擔,等同是國家為企業提供變相的無息貸款,有利于機器設備的更新改造;第四、由于維修費會隨著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增加而增加,在加速折舊法下,每年折舊和維修費用的綜合要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穩。因此,允許一些行業,一些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中選定一種方法進行加速折舊,是完全必要的,既體現了國家的出產業政策,又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3防止過度謹慎
謹慎性原則作為一種原則性規定,是較為抽象的,并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對這一原則的確存在著可能對它進行隨意結實和濫用的潛在危險。例如,有時可能會把謹慎性原則理解成“寧可多計損失,不能預計收益”,導致對應當入帳的收入不入帳,對應當按規定標準集體的成本費用,故意擴大集體的范圍和標準等。對此,我們應當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過度謹慎加以限制。事實上,會計準則內部也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我們可以參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檢查屬于本期的收入和成本費用是否已經計入本期;按一貫原則檢查計入成本費用的開支是否遵守了一貫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另外,還應在會計要素準則中具體規定謹慎性原則的處理方法,這樣做,既可按國際會計慣例進行會計處理,有可防止對謹慎性原則的曲解的濫用,防止過度謹慎。
不可否認的是,謹慎性原則在我國會計實務上加以應用,應該說是對會計一般原則的認識和運用的一個突破,也是證明我國現代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重要標志之一。
- 上一篇:鄉鎮政府代表工作匯報
- 下一篇:會計政策規避處理錯誤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