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審計工作創新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4:57:00

導語:計算機審計工作創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審計工作創新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計算機審計的普及和發展,傳統審計手段很難揭露電子化條件下的會計信息失真和經濟犯罪問題,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在審計工作申面臨著巨大挑戰和創新。因此,系統學習審計風險方面的理論知識,更新審計監督理念,培養創新意識和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審計人才,創新審計方法、審計內容和審計程序是當前計算機審計所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計算機審計瀋計理念;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審計程序

審計署前審計長李金華曾說,在網絡經濟時代,如果不搞計算機審計,將會失去審計資格。不懂得電腦的審計人員因審計數據的異化就無法有效地進行審計,不懂得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特點和風險就不能識別和審查其內部控制,不懂得使用計算機,就無法對計算機內存儲的會計資料進行審查或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會計、審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知識,而且還要掌握電算化會計方面的知識和計算機審計技能。計算機審計系統的創新包括審計理論創新、審計技術的創新等,其核心是審計觀念、審計思維方式的創新。

一、審計理念的創新

(一)培養前瞻性的思維觀念

審計工作的創新,在于審計人員,審計人員創新的根本在于審計理念的更新。審計人員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用超前的眼光把握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從中產生新的思想,發現新規律,尋求新辦法,拓寬思維空間,把審計監督寓于管理和服務之中。

(二)強化審計監督理念

經濟的信息化、網絡化、虛擬化,使得網上交易非常普遍,且經濟交易、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這在客觀上也要求對這些無形化的網絡會計實體進行適時監督。通過網絡審計可改變事后審計而成為事前、事中、事后緊密結合一體的審計方式,變靜態監督為動態監督,從單一的現場審計轉變為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相結合,大大增強審計的及時性。審計人員借助強大的網絡系統,對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憑證、電子賬簿和電子報表實施遠程的在線的審計抽樣和審計測試,保證審計監督作業的即時性、連續性和經常性。加強審計監督的力度,以制度來約束企業的管理者和各個崗位。

(三)樹立“審出效益,審出水平”的審計新理念

計算機系統下的審計工作,不是僅限于財務,還有銷售、采購、存貨、人力資源等各子系統,而上述各子系統之間緊密相連。只有樹立全面審計的觀念,才能真正做好計算機系統下的審計工作。通過對會計電子系統的查漏補缺,從而推動企業經營的其他環節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在財務收支方面不固守于“審會計”,而是“審效益”的創新審計理念,充分關注財務部門每一項財務收支及其活動在經濟上的節約,投入產出的效率和達到預期目標的效果,通過審計,審出效益,審出水平。

(四)對審計權利的依法設定

審計監督權必須依法設定,審計監督權的邊界由法律確定,這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不能因為行使審計監督權而侵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市場主體的合法權利。權力容易導致腐敗,必須接受監督,所以,審計署黨組決定在審計系統自我檢查的基礎上引入外部檢查是英明之舉。

二、審計隊伍自身修養的創新

(一)多種途徑培養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審計人才

審計發展的關鍵是人才的培養和加快審計人員的知識更新以適應審計發展的要求,由于計算機審計涉及到多學科,大多數企業的現有人員僅僅具備的是某一方面的技能,缺乏綜合運用的能力。開展計算機審計需要一批既掌握現代審計理論與實務又了解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專業人才。目前審計署干部培訓中心開展的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堵養及與之相關的在審計人員中進行的計算機知識的培訓工作,正是為了適應這一現實需要。由于計算機系統和會計準則也在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審計部門應該通過內部交流,外部培訓,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審計人才。

(二)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

在手工會計核算情況下,審計人員憑借自己的經驗、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各種審核檢的方法,就可達到目的。然而在會計計算機信息系統下,由于審計線索、內容和審計技術的改變,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審計知識,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通訊、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借助計算機輔助技術來達到審計目的,掌握系統分析設計和系統評審技術,對會計信息核算系統可能出現的錯誤及舞弊要有敏銳性,只有具有專業素質和多學科背景的人才,才能真正做好審計工作。

三、審計內容的創新

(一)了解計算機審計內容

1993年9月1日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令第9號《審計署關于計算機審計的暫行規定》第二、三條明確指出:凡使用計算機處理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的被審計單位,審計機關有權使用計算機技術,依法獨立對其計算機財務系統進行審計監督。計算機審計的內容包括:第一,內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軟件控制技術;第二,記錄在各載體上的數據資料,包括紙性、電磁性的憑證、賬簿、報表等;第三,應用軟件及其技術檔案,包括各種管理財政、財務及其有關經濟活動信息的計算機應用軟件。

由于審計的目的不同,審計的內容也不相同。網絡技術的應用給計算機審計的發展帶來了契機與挑戰,網絡時代審計的創新遠遠不應局限于審計對象、審計技術、審計業務上,用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審計,除以上內容外,還包括內部控制系統的審計、系統開發審計、應用程序審計、數據文件審計等。

(二)不斷完善審計內容

在計算機審計軟件應用下,隨著憑證、賬簿等紙質載體的消失,以及計算機系統本身強大的核對、檢查和內部控制功能,除了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還需要由人來監盤實物庫存、實地觀察物資的流動及其記錄外,傳統意義上的查賬已無存在的必要。

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審計,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使得計算機系統的組織管理控制、系統開發與維護制度、計算機操作制度、硬軟件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文檔控制、計算機處理與數據文件的控制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是通過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審計來確定對計算會計信息系統結果的信賴程度,即通過對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損益、現金流情況的分析和主要財務、業務指標的計算分析,看計算機會計信息系中會計記錄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如輸入、輸出的授權控制、業務處理的審核等,和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護資產的完整性。判斷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能在何種程度上防止或發現會計報表中的錯誤及經營過程的舞弊;對系統開發的審計是事前審計,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一方面要檢查系統的開發活動是否可行與恰當,系統的開發方法是否科學先進

和合理;另一方面還要檢查開發過程中是否產生了必要的審計線索,以及這些審計線索是否規范;對系統應用程序進行審計,一是要對嵌入應用程序中的控制措施進行測試,看其是否按設計要求在系統運行中起作用,即測試應用控制系統的符合性;二是通過檢查程序運算和邏輯的正確性達到實質性測試的目的;對系統數據文件進行審計,一方面是對數據文件進行實質性測試,即對各會計賬戶余額、發生額直接進行檢查,同時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審核,另一方面是通過對系統數據文件的審計,測試一般控制措施和應用控制措施的符合性。再者,審計人員可利用計算機方便地獲取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文件,通過必要的數據轉換,使其成為審計人員可識別的數據文件形式,再進行各種數據的重新組合和處理,以達到審計目的。

四、審計方法的創新

審計方法的采用主要取決于審計的內容,對不同的審計內容可采用不同的審計方法,由于審計對象的多樣化,計算機信息系統各成體系,審計方法也應因地制宜,靈活運用。最常用的審計方法有篩選法:如按某關鍵字查、按滿足邏輯條件查、按設定的金額條件查、按時間條件查等,計算機會很快將符合條件的信息篩選出來;比較法:審計人員可以利用數據之間本身具有的關聯性,對被審計單位不同性質的關聯數據進行比較;計算法:有些數據之間的關系不能夠直接比對,但可以用一定的計算關系式、借助于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功能來審核其真實、合規性;分析法:審計人員只需要提出思路,編寫適當程序,就可以對電子數據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視分析以及編程判斷法等。審計方法從會計電算化角度考慮主要有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開發審計和計算機應用程序的審計。公務員之家

在審計過程中,既有計算機數據,也有紙質的賬冊、憑證。內審時,由于經營情況比較熟悉,可以采用計算機抽樣或者建立數據模型來輔助審計,找到審計的關鍵點和線索。通過計算機的海量搜尋,可以進一步擴大和延伸審計范圍,從而可以抽取足夠多的樣本。還可以充分運用數學方法、統計方法、會計方法、控制方法等多學科來交叉進行,從而達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五、審計程序的創新

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就是會計軟件,審計程序設計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計算機系統整體水平的高低,審計程序主要審計會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控制的及時性、正確性和可靠性,以及軟件的糾錯能力和容錯能力。

(一)計算機條件下的審計程序

計算機條件下的審計程序按照《審計法》的規定,一般審計程序可分為4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審計結論和執行階段、異議和復審階段。

準備階段主要是調查被審計單位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狀況并擬定科學合理的審計計劃;實施階段是審計工作的核心,也是計算機審計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據準備階段確定的范圍、要點、步驟、方法,進行取證、評價,綜合審計證據,借以形成審計結論,發表審計意見;審計結論和執行階段,主要是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后,整理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報告時,除對被審單位會計報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慣生發表意見,做出審計結論外,還要對被審單位的計算機系統的處理功能和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審計報告完成后,先要征求被審單位的意見,并報送審計機關和有關部門。審計報告一經審定,所作的審計結論和決定需通知并監督被審單位執行;異議和復審階段,被審單位對審計結論和決定若有異議,可提出復審要求,審計部門可組織復審并作出復審結論和決定。特別是被審單位計算機系統有了新的改進時,還需組織后續審計。

(二)努力探索新的審計程序

計算機審計程序也可以使用一種實時化、主動式的審計程序。如系統克隆、實時數據采集、自動報警、電子函證、網上調查、專家庫咨詢、數據模擬、人工智能分析、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等。也可以運用模糊數學、運籌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新興科學成果結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把審計指標進行量化和優化,建立適用有效的網絡化、智能化審計系統輔助審計。另外,還要解決好審計軟件與財務軟件的數據接口、網絡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兼容的問題。規范從審前調查、制定審計方案、數據采集、轉換、清理,一直到數據審查、分析的各個步驟的控制目標、控制標準和實現方法。從系統論、信息論的高度來研究計算機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