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風險預防

時間:2022-04-11 09:22:00

導語:會計風險預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風險預防

會計風險是指因會計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或操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等造成銀行資金財產遭受損失的可能。銀行的一切經營成果必須通過會計行為反映。因此,加強會計風險管理,維護健康的會計秩序,是銀行各項業務經營活動安全開展的前提和保證。會計風險形成的因素包括:

1、會計制度不健全,產生“無法可依”的風險。

2、崗位分工不合理。由于會計人員少,在人員分工上存在一人多崗或“一手清”等現象,“三分管”制度、崗位復核留于形式;有的雖然設置了必需的會計崗位,但沒有相應明確的崗位職責和牽制手續,造成了崗位之間銜接不緊密。

3、執行制度不嚴格。嚴格執行會計制度,依法辦理會計業務,是做好會計工作的根本所在。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人對會計基本制度不懂或知之不深,執行制度馬虎、隨意,違反制度操作業務等。如他行票據未收妥就入帳,付款業務未記帳先付款,任意退票、壓票、拒付等等。

4、監督檢查不嚴肅。目前有些基層行在會計工作中重經營輕管理,存在檢查監督力度不夠,態度不嚴肅等現象,弱化了會計的基本職能,加大了產生風險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加強風險防范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三項原則”:預先控制原則。

預先控制就是要加強會計規章制度的健全。各行要嚴格按照會計基本制度,制定落實會計人員崗位職責、規范操作規程。要經常對各操作環節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風險存在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并以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職責,制控在先,使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分權制約原則。首先要按會計基本制度要求配足、配齊會計人員,明確各自職責。其次要做到人員崗位分離和操作權限分離,使崗位和權限彼此牽制,相互制約;權益統一原則。對會計風險的防范要長遠著眼,毫不松懈。主管行長要對行長負責,加強檢查指導;會計主管要對主管行長負責,督促制度落實;內勤主任要對會計主管負責,實施有效監督;一般人員要對內勤主任負責,自覺執行操作規程。要做到獎罰分明,一旦發生的會計風險應采取行政與利益并罰,要一追到底,毫不手軟。

二、建立“三道防線”:崗位監督防線。

會計崗位自身監督是防范會計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督促會計出納工作一定要符合規范化要求,做到凡有人操作的環節,就要有監督和控制,保證經辦每一筆業務準確無誤。其次要抓好對要害部位、要害崗位的監督。著重抓好工種牽制、人員交接等工作,經領導批準不得擅自換崗、替崗、混崗操作,不得違規辦理各項業務;檢查督促防線。業務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營業部各崗位的業務指導與監督,狠抓制度落實,切實負起對營業崗位會計出納工作的管理責任和業務監督責任。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制定落實各項內控制度,并保證貫徹到底。二是要提高人員素質,將從嚴監管與學習培訓、技能測試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從嚴考核,做到責任分明、獎懲分明;再監督防線。紀檢、監察、稽核部門作為再監督的主體要進一步強化對會計活動再監督職能。

三、把好“三道關口”:柜面審核關口。

嚴把憑證的受理審核,杜絕假冒變造憑證進入!嚴把憑證的入帳處理,嚴格按程序依次記帳;嚴把憑證的解付,謹防資金流失;事后監督關口。首先要加強內勤主任坐班制度。不僅要抓好出納庫包、有價單證、“印、押、機、證”三分開、庫房鑰匙單線平行交接等工作,而且要及時做好逐日稽核,詳細記載工作日志。其次要加強會計檢查輔導工作。有效的會計檢查輔導能以實際事例來說明問題,使會計人員操作更規范,防患于未然;相互制約關口。計算機操作員之間要做到密碼相互保密,且不定期進行更換。對聯行、同城票據交換,記帳等重要會計崗位要建立崗位輪換制度,不搞一貫制,同時要嚴格辦理業務交接手續,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四、開展“三種教育”:愛崗敬業教育。要經常組織會計人員進行政治學習,用馬列主義、思想武裝職工,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影響,正確對待手中權力和工作便利條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形成艱苦奮斗,敬業愛崗,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的氛圍;法律法規教育。可利用正反兩方面典型事例開展教育,大力宣揚先進典型,樹立正氣,凈化環境,從而激勵干部職工積極向上,克己奉公,照章辦事的習慣;業務素質教育。要鼓勵會計人員勤學、勤練,并經常組織一些業務測試、技術比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造就一支業務精通的會計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