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體制會計控制對策

時間:2022-06-29 02:50:11

導語:電算化體制會計控制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算化體制會計控制對策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企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逐步由計算機記賬替代了手工記賬?,F如今,各單位雖然擺脫了手工記賬的繁瑣,但就目前實際情況,會計電算化產生的種種影響仍無法消除,下面從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會計電算化系統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

從傳統的手工會計到會計電算化系統,因會計信息處理方式和方法的計算機自動化,使得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和工作組織發生了質的變化,導致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體系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發生了變化。利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數據,企業內部控制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會計部門的組成人員轉變為由財務、會計專業人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的管理人員組成。會計部門不僅利用計算機完成基本的會計業務,還要利用計算機完成原先沒有的各種更為復雜的業務活動,如銷售預測、人力資源規劃等工作。

(二)內部會計控制方式發生了改變。手工會計,內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內部牽制制度。一般有幾個部門或幾個人分別控制,牽制性強,由于各種會計資料都是可見性文字、數據記錄,便于互相監督。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由于電子計算機具有很強的邏輯判斷和分析能力,使內部控制形式發生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手工會計下的一些內部控制措施在電算化后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如編制科目匯總表、憑證匯總表等試算平衡的檢查;另一方面,手工會計下的一些內部控制措施,在電算化后轉移到計算機內部,如憑證的借貸平衡校驗、余額和發生額的平衡檢查。

(三)內部會計控制對象發生了變化。在電算化會計系統中,單位會計的業務處理方法及處理程序發生了很大變化。伴隨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無紙化交易的推行,每一項交易發生時,有關該項交易的有關信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自動記錄,原先反映會計和財務處理過程的各種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書面形式的基本會計資料減少,有些甚至消失;原先在核算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必要的核對、審核等工作有相當一部分變為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原來書面形式的各類會計憑證轉變為以文件、記錄形式儲存在磁性介質上。因此,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的重點也由對人的控制轉變成對人、機的控制。

二、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隨著計算機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系統將向更深廣的方向發展,將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帶來新的機遇。但也隨之產生了一些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系統存在安全隱患。會計電算化離不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硬件易受損,系統一旦癱瘓,或受病毒侵襲、突然斷電等,恢復起來較困難。而數據處理的準確、高效主要依賴于財務軟件的質量和性能。但幾乎所有的軟件開發都很少把重點放在數據的安全保密上,而是放在了提供多功能的管理上。而這種重功能輕安全的現象在許多單位還普遍存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下,會計信息通過物理通信線路傳輸就有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網絡信息很有可能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攔截或者被人為篡改;網絡中存在的病毒和網絡“黑客”的侵襲都可能給網絡環境下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帶來危害。此外,由于會計數據主要是保存在計算機的磁盤或者外在軟盤、光盤中,一旦磁介質由于受熱、受潮、折損等原因出現損壞,保存的會計數據將會丟失,會嚴重的影響到會計工作。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內部稽核機制有所削弱。手工會計中,每一筆經濟業務,手續繁雜,需嚴格遵循有關的制約監督機制進行操作,如業務經辦與授權批準、收付款項與會計記錄的分離等,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復查機制,形成嚴密的內部牽制制度,在相互牽制、相互核對、檢查監督等重要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傳輸和校驗等工作。實行電算化后,許多業務處理程序被大大簡化,大部分處理由計算機完成,然而,一些內部牽制措施卻難以執行,會計人員難以直接參與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其審查、稽核機制被削弱。

三、會計電算化下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

由于會計電算化系統給內部會計控制帶來了種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有行之有效的對策才能保證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會計控制得以加強和改進,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提出相應的控制對策:

(一)加強網絡安全的控制。隨著網絡技術快速地發展,各單位要加強網絡安全的控制,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比如保持計算機在符合溫度、電壓、衛生等要求的環境下正常工作,網絡系統電算化的單位要使用防火墻軟件。為防止社會不法分子對單位內聯網的非法攻擊,可以根據網絡系統區域劃分的不同,設置多級防火墻。同時要安裝具有像瑞星、江民、卡巴斯基等高效實時監控功能防殺毒軟件,減少病毒及黑客的侵擾。

(二)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缺乏成為制約企業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影響的主要因素。為了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優勢發揮所用軟件的功能,處理日常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緩解技術壓力,降低咨詢維護費,建議實施電算化的單位對搞電算化方面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數名熟知財務軟件知識,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與維護能力的人員。這樣既可提高本單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水平,又可加強會計內部控制。企業通過會計內部控制活動,還可達到資產與資本保值增值的目的。

(三)完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嚴格的內控制度是會計電算化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必須要建立健全操作管理制度、硬件、軟件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以及適合自己單位的電算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等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要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的不斷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健全與更新內部控制制度。

(四)加強檔案管理。會計電算化系統有關的資料應及時存檔,并建立起完善的檔案制度。定期對所有檔案進行備份的措施,并保管好這些備份。為防止檔案被破壞,要制訂出發生檔案被破壞的事件后的應急措施和恢復手段。使用的會計軟件也應具有強制備份的功能和出現系統崩潰可及時恢復到最近狀態的功能。只有用功能完善的會計軟件,資料才不易丟失。

(五)加強崗位設置控制。加強崗位設置控制是電算化管理的重要一環。可以根據企業規模及會計軟件的核算功能,設立軟件操作員、電算主管員、系統管理員、系統維護員、檔案管理員等崗位。這些崗位可以一人多崗,也可以一崗多人,但必須建立在不相容職務的分離的條件下。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不相容的職務主要有軟件開發與軟件操作、數據錄入與審核記賬、系統操作與系統檔案管理等,通過加強崗位設置的控制,可以使不同崗位、不同職務互相監督、互相制約,達到防止會計電算化舞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目的??傊娝慊瘯嫯a生和發展突破了傳統會計觀念,其在會計工作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我們應該有信心迎接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