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案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7-16 10:51:52
導語:高職會計案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降低枯燥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任何課程學習中,學生是否充滿學習熱情,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但由當前的高職院校看,生源比較復雜,良莠不齊,不少學生學習積極性本就不高。而會計課程,理論性內容多且抽象,核算也較為復雜,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欠缺吸引力,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若要提高教學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就需要改變單一的灌輸方法,營造愉悅而自主的學習氛圍。其中,案例教學法則是有效的方法,以真實情景為背景,借助現代媒體、圖片等多樣輔助手段,融合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降低了純粹灌輸的枯燥感,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智慧點燃起來。如在“企業財務會計”中,分析不同結算方式的程序與等會計知識時,如果采取灌輸的方式,逐條講解,學生會感覺枯燥乏味,產生不耐煩的情緒,不能很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即便當時看似理解了,但在實際應用中則不能很好地操作。而采取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建立學習小組,扮演“收款單位”“收款單位開戶行”“付款單位”“付款單位開戶行”不同角色,模擬再現結算過程,并注意角色互換。這樣,會計學習與操作變得更生動、富有趣味,學生會更積極地參與,也在模擬實踐中熟悉各操作程序與注意事項,有的學生還能提出預設之外的問題,學會舉一反三,把握其他結算方式的運用方法。其次,突出學生主體,由知識轉變成能力。會計學科融合了理論性、操作性、業務性與方法性,學生僅僅學習課本上的“死”知識,把握純粹的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面對形式多樣的實際問題,照搬現有理論知識就很難解決問題,甚至束手無策。因此,在高職會計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引導他們將知識內化成真正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案例教學法是借助再現或模擬生活情景,將學生納入特定的案例場景之中,使其通過自主思考與討論等方式展開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現實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深入理解知識,也增強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同時,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不再代替學生思考與總結,而是退居幕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以主人翁的身份自主閱讀與分析案例,在老師的引導與啟發下,主動查閱與提取所需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形成可行方案。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深入認識案例問題,把握其中蘊含的理論知識與方法,也有助于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索、質疑討論,優化與完善原有的知識結構,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提高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會計案例教學法中,不再是老師單向講授概念,而是經過師生交流、學生合作交流、小組討論(辯論)、班級討論等多向互動,形成各種知識、多種信息、多樣觀點、多元經驗的碰撞,得到新的思維啟迪,豐富教學內容,營造出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學習氛圍,轉變師生角色,促進雙向交流,推動會計教學的高效發展。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精心準備,靈活呈現案例
1.優選教學案例
在案例教學中,案例是載體與基礎,若要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結合課程目標與班級實情,優選教學案例,做好教學準備。首先,依據會計理論與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取與編寫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教學案例,設計思考問題,如分析“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原則”這一知識點時,引入“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的案例,突出成本的重要性,并讓學生認識到成本和其他工作的關聯性;其次,會計課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應用性,因而選取教學案例時,教師要注意實踐性與實務性,體現會計事業特定情景特點,便于學生參與,感受真實事件,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分析與評估案例,明確有效的解決策略,強化實務能力。另外,為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教師還要設計綜合性較強的案例,引導他們由單一知識走向綜合剖析問題。此外,還要講究梯度性,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便于學生整體參與。如在“基礎會計”基礎課程中編寫相對簡單的思考案例,在后續的“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等課程中則選取難度有所提升的教學案例,循序漸進。同時,注意案例的實效性,不斷更新富有時代特色、充滿生活化氣息的鮮活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2.靈活呈現案例
在案例教學中,優選案例后,教師還要考慮案例的呈現方式,避免單一僵化,要根據會計學習內容與學生實際,運用形式多樣的案例展示方式,給學生煥然一新之感,提高教學吸引力,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參與案例分析與討論。首先,對于一些篇幅長、情節較為復雜的案例,教師可用文字材料的方法事先發給每位同學,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與思考,進行做好案例分析準備,而對篇幅較短的案例,則可以用口頭語言生動敘述,促使學生認真聆聽,主動獲取信息;其次,對于具有較強故事情節的案例,還可以請一些喜歡表演的學生在課前準備案例,用表演的方式生動模擬案例情境,發揮學生主動性與創造性,也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其他同學的學習注意力。另外,在現代會計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與時俱進,適當運用圖文并茂、聲像合一的現代多媒體手段靈動而逼真地再現多元案例,給學生豐富多彩的視聽感受,激發他們對案例材料的研究興趣與探討動機。
(二)自主分析,小組合作討論
展示有關案例之后,當同學們了解相關信息,提煉有關事實后,教師就需要引導他們遷移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案例問題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角度剖析。對于有疑惑的問題,或者難度較大的案例,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或班級交流,甚至辯論,讓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在思維碰撞中拓寬思路、得到啟發,加深知識理解。其次,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要適時點撥與引導,保證討論的順利開展。如討論過程中,有的同學偏離案例實際時,教師要靈活調控,讓學生把握討論方向,將他們的思維拉回到討論主題中;有的學生雖然有創意性想法,但不能準確地表達出,或者觀點不明確、不全面,抑或出現思維障礙,教師就需要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及時啟發與引導,助其理清思路,使其多角度思索,更清晰、更全面地表達觀點,解決問題。如教學高職“會計學原理”中“會計恒等式”理論時,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的理解“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方面”,為了加深理解,強化學生印象,教師先給出相關案例:某企業想建立下屬原料工廠,第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通過思考分析,學生明白該企業首先得具備一定的資金。再一起探討資金的來源:自己投入,也可以是個體、單位或者外商進行投入。同時,如果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還可以從金融機構借入。而后引導學同學們歸納資金來源的常見渠道:其一投資者投入,其二向債權人借入,上述兩項組成了“權益”。爾后繼續啟發,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企業籌備了足夠的資金之后該怎樣運用,學生各抒己見,提到了建廠房、買原材料、購置設備等等。教師則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予以總結,引導學生明白企業建廠房、買設備等屬于資金運用過程,最后形成,因而可以總結歸納出如下結論:資產=負責+所有者權益。
(三)評價反饋,綜合歸納總結
在案例教學中,因學生能力水平、知識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他們對于案例的理解會有所不同,錯誤見解、正確看法、與片面觀點可能同存。若要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問題,獲得系統印象,綜合性評價與全方位總結就是不可或缺的,有助于學生再次梳理思路,進一步深入問題,使學習內容得以深化與升華。因此,在高職會計教學中,采取案例教學法時,教師還要注意討論后的評價總結,反饋信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首先,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進行多方位的點評與總結。比如概括案例分析的難點與重點,恰如其分地評價同學們提出的不同方案,肯定新穎看法與獨特分析,捕捉閃光點,或者提出其他方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現不足與問題,學會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決策。同時,關注學生討論過程中的素質表現,適度點評。比如是否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言,是否善于提煉信息,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是否全面、有理有據等等。其次,引導學生自主評析不同想法與觀點,對不完整或錯誤的看法提出修改與補充意見,或者對某些問題進行抽象概括,歸納總結策略性、方法性、普遍性結論,以便同學們更完整、全面地理解案例,在深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表達與決策能力。如在教“會計核算”有關內容時,當學生閱讀分析、討論交流所給的錯賬案例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錯賬的常見情況,并依照不同錯誤探尋會計核算中常用的錯賬更正法:畫線更正法、紅字沖銷法、補充登記法。這樣,通過案例分析與歸納總結,同學們會形成更清晰的思路,明確各種錯賬更正法的適用情況,便于實際操作中準確運用。最后,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撰寫案例分析報告,促其回顧案例,歸納課堂所學知識與方法,認識形式多樣的會計問題,把握有效處理的思路與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問題與意見。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另外,還能夠給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會計知識的把握與實際操作情況,便于教學方法的調整與改善??傊?,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互動式、開放式、啟發式與實踐性的、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會計內容,設計與選取典型的、符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的案例,靈活呈現,由注重“教”轉化突出“導”,讓學生在自主分析案例與交流討論中發掘相關理論知識,也得到一定的操作技能與實踐方法,為學生今后實際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安國鋒 米瑛 單位:保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論文
- 下一篇:機修廠工藝設計論文